
![]()
![]()
凌晨兩點四十八分,一記警報打破了 Harvard Medical School(簡稱 HMS)波士頓 Longwood Medical Campus 校區的寧靜。追隨警報而至的校警在樓道里發現,兩名帶面罩者疾跑而出,而撞擊聲在四樓走廊隱約回蕩。雖然無人受傷、設備完好,但這起事故正如黑夜中的一聲炸裂,驟然將科研殿堂中的“免疫”假象擊穿——當“象牙塔”也響起爆炸聲,意味著什么?這起“蓄意爆炸”不僅引發安全警示,也觸動了科研環境、校園管理、留學生安全等多個維度的深思。
![]()
一、事件詳解:時間、地點、響應、調查
1. 時間與地點還原
在 2025 年 11 月 1 日凌晨約2 :48 a.m.(美國東部時間),HMS 校內位于 220 Longwood Avenue 的 Goldenson Building發生火警警報。當校警抵達現場時,目擊兩名身份不明人員從該樓逃離。隨后,進入樓內后發現該樓第四層一處走廊區域經爆炸發生。
2. 調查與處置情況
校警進入后立即啟動搜查行動,同時召喚 Boston Fire Department 的防火縱火調查組(Arson Unit)。該組初步判定此爆炸為“蓄意行為(intentional explosion)”。
探查中未發現其他爆炸裝置或持續威脅。
“受損”區域僅為第四層一段走廊,小范圍;大樓結構、實驗室以及設備均未受到實質破壞。HMS 官方聲明稱:“該小段走廊已清理,建筑可正常使用。所有實驗室、設備保持完好。”
校方于事發次日向全體師生發出郵件,表示校警將加強巡邏、提升校區安全存在感,目前并無持續公共安全威脅。
3. 涉事主體、公開信息
警方公布了兩名疑似逃離者的監控畫面:其中一人頭戴連帽衛衣、另一人戴滑雪面罩或類似遮擋物,兩人皆面部被遮,形跡可疑。調查目前為“非常活躍狀態(very active)”,涉及校內警察、波士頓警察、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等多方合作。
![]()
圖源:fox news
二、震蕩意義:名校安全、科研環境、一絲裂縫
這起爆炸雖規模不大,卻在體制與認知層面投下了一個問號:即便是全球頂級醫學科研機構之一,這樣的“象牙塔”也可能遭受有意破壞。對于外界、尤其是國際學生群體和科研人員而言,其背后的意義值得留意。
1. 科研場所非天然免疫
人們常將頂尖高校與實驗室想象為“高墻深鎖、資料封閉”的安全環境。但這次事件提醒我們:實驗樓的走廊、設備室、警報系統、人員流動都可能成為意外或故意事件的環節。 “自由探索”固然重要,但安全管理、風險預案同樣不可松懈。
2. 校園安全不能被名校光環遮蔽
當“哈佛”二字出現,很多人便安心。可這次事件提醒:品牌強不代表漏洞少。校方雖迅速響應、無傷亡,但事前預防、監控覆蓋、逃生路線、突發事件機制等仍然是必須審視的環節。對于留學生而言:了解宿舍安保、實驗室安全通道、校警聯系方式,并非可選項,而是基本功。
3. 危機雖未發生,但“假設”更重要
幸運的是,此次無人員傷亡、無重大設備損毀。但如果下次不是巧合?留學生、科研人員應明白:真正的安全不是“從未遭遇問題”,而是“遭遇問題時能夠快而有效地應對”。因此,日常演練、安全培訓、熟悉流程都是關鍵。
![]()
圖源:boston news
三、對海外留學生與科研人員的三條行動建議
基于本次事件的細節與邏輯,對正在海外學習、科研、生活的群體,這里提出三條具有實操參考意義的建議:
① 主動熟悉“所在實驗室/學校”的安全制度
入組或入院后,主動查詢實驗室安全手冊、應急疏散流程、火警位置以及逃生出口。
與導師或實驗室安全負責人確認何時進行安全培訓、滅火器位置、緊急聯系人。
留意“非研究時間”的安全管理(如夜間值班、清潔時間、校區巡邏頻率),不要將“白天看見有人”當作安全保障。
② 建立“安全日程機制”而非臨時應付
將安全相關事項納入日常時間表:如每月自查一次實驗室通道是否暢通、每次新課題/新設備是否做風險評估。
夜間或假日進入實驗室前,確認是否有校警巡邏、是否錄入訪客系統、是否知曉最近警報/警情。
與同組同學建立“安全伙伴機制”:夜間實驗、加班、設備維護時,互報位置、互留聯系方式。
③ 留學生視角:跨文化安全意識與資源利用
留意所在國家/地區的校園安全文化:如美國高校可能有警車巡邏、校園警報系統。理解并尊重當地規范,而非依據母國習慣推測。
利用大學提供的安全服務:比如 HMS 提供“校園安全與身心健康資源”頁面(官網鏈接已公布)。
在社群中分享安全經驗、互助群體:建立“海外實驗室安全交流群”“夜間返宿互通微信群”等,以將“我一個人”變為“我們一起守護”。
![]()
圖源:NYT
名校光環下的平安選擇
當赫赫聲名的哈佛也在凌晨響起爆炸聲,那一刻,科研殿堂的“象牙塔”仿佛也被現實拉回地面。此次事件沒有釀成慘劇,但它提醒我們:安全不是幸運,而是制度與預備的積累。對于即將赴海外、正身處海外的學子與科研人員而言,選擇一所明星名校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那所名校里,能否為自己筑起一座“安全的堡壘”。
你是否已經認真查閱自己的實驗室安全流程?你是否在夜間加班時知道該按哪條路逃生?你是否與同組同學建立起“安全互助機制”?別等下一次“警報”,別等下一次“爆炸”成為現實發生——愿學術探索的旅程精彩紛呈,也愿每一位跨國學子都穩健平安。
![]()
![]()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伙伴反饋收不到更新,這里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推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