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全運會跳水男團決賽落幕,廣東隊再次奪得金牌,總分比湖北隊高出超過一百分,優勢相當明顯,從1997年設立這個項目起,廣東隊連續八次都拿下冠軍,這次出場的隊員包括奧運冠軍陳艾森和謝思埸,以及世界冠軍何超與朱子鋒,整個隊伍實力很強。
![]()
廣東跳水的強大不是最近幾年才有的,早在1981年,就有廣東運動員為中國隊拿到第一個跳水世界冠軍,從那以后的幾十年里,廣東持續為國家隊培養人才,到現在已經出了12位奧運冠軍,男女項目全都有所覆蓋,別的省份可能某個單項特別突出,但廣東做到每個項目都有人能擔起重任,這才是真正的實力體現。
![]()
很多人覺得跳水這件事靠的是天生條件,但廣東這邊更看重整個培養體系的作用,從八十年代起,廣東就一步步建立起“小隊員進青年隊、再上成年隊”這樣一層層往上走的培養鏈條,就算隊里的主力選手退役了,下面也早就有人能夠接上來,完全不用臨時找人應急,比如這次比賽里的黃建杰和郭昊宇,國家隊其實早就關注他們了,不是到了比賽才匆忙湊數的。
其他地方的情況就不同,湖北、四川、陜西這些省份偶爾出現個別優秀選手,卻難以支撐起整個團隊的實力,北京和上海過去表現突出,如今投入減少,人才接續不上,廣東的情況不一樣,廣州、佛山和東莞這些城市每年持續向省隊輸送有潛力的運動員,教練隊伍穩定,經費保障到位,運轉順暢。
![]()
在這批冠軍里,有陳艾森和謝思埸這樣的老運動員,也有全紅嬋和陳藝文這些00后選手,他們還沒參加個人項目比賽,之后的成績還不好說,但謝思埸和陳艾森估計在明年巴黎奧運會之后就要退役了,接班的人能不能跟上隊伍,成為大家關心的事,廣東這個培養體系已經運行四十多年,不是只靠幾個有天賦的隊員就能一直維持下去,得依靠一套完整的機制,還得有人不斷向上進步。
最讓人佩服的不是拿金牌的數量,而是中國體育把項目做成流水線,讓一代代運動員持續成長,他們不依賴偶然出現的天才,而是通過一套完善的制度來培養人才,當別的國家還在尋找天賦異稟的選手,中國已經在系統化地塑造冠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