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有個誤區:覺得物理提分就是瘋狂刷題,天天讓孩子埋頭試卷,可成績卻一直在三四十分。大部分學生習題做了一沓又一沓,一碰上復雜的物理場景就腦袋發懵。
物理要提分,關鍵不在刷題量,而是拆題能力。其實想在物理拿高分,得先學會把題目庖丁解牛!
第一步:拆題型。
拿到物理題,首先要判斷類型——是力學、電磁學、熱學還是光學題?比如看到“物體在斜面上滑動”,馬上就能反應過來這是力學問題;題型一明確,解題的大方向也就有了。
第二步:拆條件。
物理選擇題也是暗藏玄機!一定要先圈出關鍵信息:單位是否匹配?(像“kg“和“g”、“m“和“cm”混用很常見)有沒有隱含條件?(比如“光滑平面“意味著摩擦力為零),選項有沒有邏輯陷阱?(比如問“平均速度”,選項卻用“平均速率“混淆)
考試考“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求一段時間內的位移”,有學生快速算出答案,說:“注意到功率恒定這個隱藏關鍵條件,公式用對就不會錯!"
物理大題更是提分關鍵,分三步拆解:
1.拆問題:題目究竟在問什么物理量?(求加速度?求電場強度?)。
2.拆已知:給出了哪些數據?哪些是迷惑干擾項?
3.拆步驟:先運用哪個物理定理?再用哪個公式推導?比如“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題,一定會先畫出受力分析圖理清關系。
拿“探究單擺周期與擺長關系”的實驗題舉例
問題:驗證周期與擺長的定量關系,求實驗中周期的測量值。
已知:擺長數據、計時次數、計時總時間。
步驟:根據單擺周期公式確定計算方法——處理計時數據得到單次周期——分析實驗誤差來源。
過程寫得條理清晰,批卷老師都夸:“這答題邏輯太嚴謹,一看就是真懂物理!"
三刷錯題,并同時總結題型
力學題——先進行受力分析,再選運動學公式。
電磁學題——標注電場、磁場方向,找電荷運動軌跡
實驗題——明確實驗目的,梳理實驗步驟和數據處理方法。
每道錯題都要重新深度拆解。當時是哪一步物理原理理解錯了?哪個條件被忽視沒用到?下次遇到同類型題目怎么避免再犯錯?
當你把這些都做完,總結出物理題型,我跟你說,在物理學習上孩子你成了!
文章來源:柴森物理、南京擇校
關注南京擇校矩陣媒體
與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長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