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覺得國際外交中最珍貴的是誠意,最忌諱的是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近期,中日兩國高層的一場會晤本被寄予緩和關系的期待。
可會晤結束還不到24小時,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就公然撕毀對華承諾,一系列激進操作甚至超出了當年特朗普的行事尺度。
她為何敢如此明目張膽地背信棄義,那些連特朗普都不敢觸碰的紅線,她又為何執意要踩?
![]()
會晤的和平表象
就在不久前的APEC峰會外交場合,中日高層如期舉行會晤,會談中,日方明確表態將尊重一中原則,重視對華關系,愿意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貿易摩擦、區域安全等分歧。
為區域和平穩定貢獻力量,這番表態讓不少關注中日關系的人看到了緩和的希望,畢竟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國,兩國在半導體產業鏈、汽車貿易、農產品進出口等多個領域有著深度綁定。
2023年雙邊貿易額仍維持在35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保持良性互動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但現在回頭看,這場會晤更像是高市早苗的緩兵之計。
她在會談中展現的溫和姿態,與其上任后一貫的激進風格形成鮮明反差,事實上,在會晤前,高市早苗已經在軍事、外交領域埋下了激進伏筆。
上任僅3天就與美國總統通電話,敲定軍費分攤的初步方案,會晤前1天,還私下會見美國駐日大使,確認日美軍事合作細節。
這些動作都被會晤的和平氛圍暫時掩蓋,而不到24小時后的翻臉,徹底暴露了其對華政策的虛偽本質,所謂的承諾,不過是她爭取時間、麻痹外界,為后續激進操作鋪路的工具。
![]()
24小時翻臉
會晤結束還沒滿一天,高市早苗就接連打出組合拳,每一招都直指對華承諾的核心,甚至做出了當年特朗普執政時期都不敢輕易嘗試的冒險舉動。
比如公然挑戰一中原則底線,盡管在會晤中明確表態尊重一中原則,但高市早苗很快就在參議院答辯中模糊表態,稱將持續關注臺海局勢,支持臺方提升自我防衛能力。
這番言論雖未直接突破紅線,卻隱晦傳遞出支持分裂勢力的傾向,與會晤時的承諾完全背道而馳,要知道,一中原則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政治基礎。
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中早已明確這一核心共識,任何企圖動搖這一基礎的行為,都是在觸碰兩國關系的高壓線。
當年特朗普政府雖采取關稅戰、科技封鎖等強硬態度,但始終不敢在一中原則上做出挑釁,深知這會引發不可控的外交風暴,而高市早苗卻如此急于撕毀承諾,其冒險程度可見一斑。
另外還有加速軍事松綁,突破戰后約束,高市早苗緊接著簽署政令,修改了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劃大綱》等3份核心安保文件,不僅將中國定位為最大戰略挑戰。
還明確配合美國提出的2024年起五年內將駐日美軍軍費分攤提升至每年200億美元的要求,這一數額較此前翻了近一倍。
更激進的是,她在施政演說中公開鼓吹將自衛隊改組為國防軍,計劃未來五年將防衛預算提升至GDP的2%,相當于每年增加約100億美元軍費。
用于采購遠程巡航導彈、升級航母艦載機等進攻性武器,這一操作直接突破了二戰后形成的國際秩序對日本的軍事約束,相當于徹底拋棄了和平憲法第九條的核心精神。
特朗普當年雖推動美國盟友增加軍費,但從未敢鼓勵日本突破戰敗國身份限制,畢竟這會引發東亞鄰國集體警惕,而高市早苗上任僅10天就敢邁出這一步,其激進程度遠超外界預期。
最后是綁定反華同盟,推進排他性戰略,她在記者會上高調宣布,將在年內推動日美韓非四國舉行首次外長級會晤,全力推進所謂的印太戰略,計劃聯合打造供應鏈安全聯盟。
將關鍵技術產業與中國脫鉤,明眼人都清楚,這一戰略的核心是遏制區域新興力量,而中國正是其主要針對目標。
當年特朗普提出的印太戰略更多停留在口號和框架層面,并未真正推動形成緊密的軍事同盟體系,也不敢輕易提出技術脫鉤的極端主張,擔心損害美國企業的利益。
而高市早苗卻急于將日本深度嵌入這一陣營,甚至不顧日本企業在華巨大利益,試圖通過多邊綁定對華形成戰略施壓,這種主動挑動陣營對立的做法,比特朗普的單邊主義更具破壞性。
![]()
高市早苗的底氣何在
高市早苗之所以敢在不到24小時內撕毀對華承諾,甚至做出特朗普都不敢做的激進舉動,核心底氣來自兩個方面,比如依附美國的霸權支持。
近年來,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發展,不斷拉攏日本等盟友,給予其更多軍事和外交上的松綁空間,允許日本出口進攻性武器、支持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候選國等。
![]()
高市早苗深知只要依附美國就能在區域事務中獲得更多話語權,甚至可以借助美國的力量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這種挾美自重的心態,讓她敢于無視對華承諾,肆意挑戰區域和平底線。
另一方面是國內右翼勢力的推動,高市早苗本身就是日本右翼勢力的代表人物,其政治生涯始終圍繞擺脫戰敗國身份,強化日本軍事力量展開。
上臺后,她需要通過激進的外交和軍事政策,迎合國內右翼勢力的訴求,鞏固自己的執政基礎,當前日本國內老齡化嚴重、經濟復蘇乏力。
右翼勢力借機煽動民族主義情緒,將國內矛盾轉移到外部,而高市早苗的激進操作恰好迎合了這一趨勢,在這種政治訴求的驅動下撕毀對華承諾突破戰后約束,就成了她快速獲取支持的捷徑。
但她顯然忽略了一個關鍵事實:時代早已不同,當年特朗普的單邊主義和霸權行徑,最終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反對,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也因此受損。
而高市早苗的激進操作,不僅會遭到中國的堅決反制,比如在貿易領域采取對等措施、限制敏感技術合作,還會引發韓國、俄羅斯等周邊國家的強烈警惕。
韓國已明確表示反對日本過度軍事擴張,俄羅斯則加強了北方四島的軍事部署,最終只會讓日本陷入孤立境地。
![]()
中日會晤不到24小時就撕毀承諾,高市早苗的操作不僅刷新了國際外交的無信下限,更將日本推向了地緣沖突的風口浪尖。
那些連特朗普都不敢做的事,她之所以敢做,本質上是被政治野心蒙蔽了雙眼,誤將依附霸權、挑動對立當作發展捷徑,但歷史已經多次證明,背信棄義的行為終究會付出代價。
一中原則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東亞和平穩定是區域各國的共同訴求,任何企圖挑戰這一底線的人,都將遭到歷史的唾棄。
對于日本而言,撕毀對華承諾、加速軍事擴張、綁定反華同盟,不僅換不來所謂的安全,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經濟上失去中國這個龐大市場,安全上引發區域軍備競賽,外交上淪為美國的棋子,未來,中日關系的走向將更多取決于日方的實際行動。
如果高市早苗執意一條道走到黑,繼續在激進的道路上狂飆,那么中日關系必將遭遇更嚴重的挫折,而日本也終將為自己的短視行為承擔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