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2日,重慶涪陵二中學生劉某邑在租住房屋內死亡事件,引發社會各界強烈關注。
11月3日,重慶市涪陵區發布該事件的調查情況通報。據警方結合現場勘查、走訪調查、視頻偵查及尸檢等,排除刑事案件。其中,尸檢結果判定,劉某邑符合心源性猝死。
情況通報顯示,劉某邑今年17歲。事發后,涪陵區委政法委、區教委、區公安局、區衛生健康委成立了聯合調查組,對該事件展開依法依規調查核查,并請權威專業機構參與。
據調查,3月12日2時56分、3時2分,涪陵區120、110先后接到劉某邑家屬電話求助,稱劉某邑在藺市街道租住房屋內突發疾病。接報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派出所值班民警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醫務人員到場后,發現劉某邑已無生命體征,經現場搶救無效,于3時48分宣布劉某邑臨床死亡。隨后,法醫、刑偵民警到達現場開展調查詢問、現場勘查、尸表檢驗等工作。
遭遇暴力非正常死亡? 警方尸檢:心源性猝死
據悉,為照顧劉某邑學習,68歲的劉某邑爺爺劉某平帶著劉某邑租住在涪陵二中附近的藺市街道。事發前一天晚上,劉某邑獨自進入房間入睡。事發當天2時50分許,劉某平為其蓋被子時發現異常,遂打電話求助。
警方對劉某邑租住的房屋現場進行了勘查,未發現有搏斗痕跡、門窗破損等異常情況,初步排除刑事案件。
同時,據公安機關依法對劉某邑尸體進行的尸表、解剖及毒化檢驗,排除常見毒物中毒、機械性窒息和機械性暴力損傷死亡,其尸體出現的多處“淤青”系尸斑。
“組織病理學檢驗發現,劉某邑心臟存在向心性肥大、左心室壁厚度2.3cm(重度心肌肥厚)、室間隔厚度1.8cm、卵圓孔未閉(直徑0.4cm)、陳舊性心外膜炎等較嚴重的心臟疾病,伴有慢性胃炎、慢性小腸炎;檢驗顯示多個器官散在出血,系急性死亡時組織器官缺血缺氧導致毛細血管破裂的組織病理改變。”通報中對劉某邑的尸檢如是描述。
![]()
涪陵警方出具的尸檢結果通知書。
另據權威醫療檢測機構6月11日出具的基因測序檢驗報告顯示,有1個雜合突變結果為致病性變異。綜合以上檢驗結果,判定劉某邑符合心源性猝死。
在收到基因測序檢驗報告后,涪陵區公安局出具了尸檢鑒定文書,并將《鑒定意見通知書》當面送達劉某邑父親及母親陳某夫婦簽字確認。家屬對尸檢結果有異議,遂聯系了第三方鑒定中心開展二次尸檢。
10月30日,第三方鑒定中心出具鑒定報告,鑒定意見為“被鑒定人劉某邑符合因慢性心外膜炎、左冠狀動脈高位開口、左前降支中段肌橋、卵圓孔未閉致急性心肌缺血而死亡”。涪陵警方遂于11月3日向劉某、陳某通報了鑒定結果。
此外,警方還調取查看了劉某邑學校及周邊的公共視頻,并開展走訪調查,詢問老師、同學及其他相關證人38人次。
調查發現,劉某邑于2月27日16時12分課間休息時,因無意劃傷一同學臉部引發矛盾,被該同學回打一耳光,后經調解達成和解。其余時間按時上下課、經常和同學一起打籃球、下象棋,學習、生活正常,未發現有被毆打的情形。
結合現場勘查、尸體檢驗、視頻偵查、調查訪問等情況,排除刑事案件。
網傳遭遇校內外暴力欺凌 調查:不實言論
對于其父母反映及網傳的“劉某邑遭受校園欺凌致死”、“監控視頻被刪除、篡改”等言論,警方及聯合調查組也就相關情況進行了調查。
其中,網傳的“劉某邑遭受校園欺凌”,實為劉某邑在教室玩耍籃球指甲不慎劃傷一同學臉部后,雙方自行商定,由該同學回打一耳光了結此事。
事發當晚,班主任接到劉某邑家長電話反映后,立即通知了雙方家長于次日上午到校協商解決此事。最終,學校在雙方家長在場的情況下詢問清楚事情來龍去脈后,并對該同學的不當言行進行了批評教育,對兩名學生進行了情緒疏解和心理引導。該同學也當面向劉某邑道歉并取得了諒解,雙方達成和解。
同時,經警方調查,在該事件發生前后,劉某邑均未與該同學發生過言語肢體沖突和矛盾糾紛,也未遭受過其他同學欺凌。
其父母反映的“劉某邑2月27日上午體育課在操場被毆打的監控視頻被篡改”的情況,經提取學校多角度監控視頻查看后,也為不實,劉某邑在操場未被毆打。
此外,對于其父母反映的“劉某邑在3月9日晚回家路上遭遇惡意報復毆打”的情況,警方也對沿途的商家、居民進行了了解,并查看相關視頻。調查結果為“未發現有吵架斗毆等情況”,被反映二人系路人,與劉某邑無接觸行為。3月10日,劉某邑也按時到校上課,并未發現身體及行為有異常情況。
警方拒絕立案、醫護拒絕施救? 調查:未發現相關情況
聯合調查過程中,劉某邑父母還向調查組反映過“公安機關拒絕立案”、“遭遇警方強行執法”、“社區醫院接到急救電話后拒絕施救”等情況。情況通報中也就上述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闡述。
“公安機關拒絕出具立案通知書,且兩次申請立案均被拒”系劉某、陳某夫婦對事件初查排除刑事案件的情況不認可,且在劉某邑死因鑒定結論尚未得出、受案調查階段,先后兩次提出刑事立案訴求。警方認為該階段無法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
6月11日,權威醫療檢測機構基因測序檢驗報告出來后,涪陵警方結合前期調查以及尸檢情況,得出調查結論,認定劉某邑符合心源性猝死的特征,遂作出不予立案決定;6月17日,劉某、陳某夫婦就不予立案決定一事申請復議,涪陵公安認為該事件不予立案的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法律依據適用準確,遂作出維持不予立案的決定。
家屬反映事發當天遭遇警方暴力執法,“民警強行刪除親屬手機里涉及劉某邑尸體的圖片和視頻,并打砸手機”。經查看執法記錄儀,事發當日凌晨,民警在處置過程中,全程開啟執法記錄儀,未發現民警輔警有搶奪手機強行刪除照片、視頻以及打砸手機的行為。
就“藺市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到急救電話后拒絕施救”的反映,也系不屬實。
經聯合調查組查詢相關通話記錄、出診登記,藺市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在當日3時8分趕到現場后,檢查發現劉某邑心跳呼吸消失,頸動脈搏動消失,瞳孔散大固定,對光反射消失,遂施以心肺復蘇、吸氧、建立靜脈通道、推注腎上腺素等搶救措施。
搶救時間持續40分鐘后,劉某邑仍無生命體征,現場醫務人員于3時48分宣布其臨床死亡。
來源 | 封面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