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正在押韻?金價新劇本開啟,布局正當時
最近逛菜市場總能聽見大爺大媽們湊一起聊金價:“樓下金店又調價了,我去年買的手鐲現在算下來賺了不少!”路過商場的黃金柜臺,也常能看到年輕人對著古法金吊墜挑挑選選,連隔壁工位的同事都在問“現在買金條靠譜不”。從街頭巷尾的閑談 to 理財軟件的推送,黃金這枚“硬通貨”似乎又成了大家眼里的香餑餑。其實不光普通人在關注,翻開官方數據才發現,一場由政策、市場和全球趨勢共同書寫的金價新劇本,早已悄然開啟。
一、官方“加倉”信號:央行連續11個月增持藏深意
要說黃金市場最穩的“風向標”,當屬央行的儲備動作。2025年10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我國黃金儲備達7406萬盎司(約2303.523噸),較8月末增加4萬盎司(約1.24噸),這已經是央行連續第11個月增持黃金 。
同期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9月末外匯儲備規模達33387億美元,連續22個月站上3.2萬億美元大關,前三季度除7月外均保持增長態勢 。一邊是外匯儲備的穩定打底,一邊是黃金儲備的持續增持,這種操作絕非偶然——在全球金融環境復雜的背景下,黃金作為抗風險資產的價值愈發凸顯,而官方的持續布局,無疑給市場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
二、經濟基本面:穩增長下的避險需求托底
黃金的走勢從來都和宏觀經濟緊密掛鉤。2025年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在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披露,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經濟增量達39679億元,同比多增1368億元,總體保持穩中有進態勢 。
但細分數據里藏著更細致的信號: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漲0.6%,其中9月漲幅達1.0%,已連續5個月擴大 。這種“經濟穩增長+核心通脹回升”的組合,讓黃金兼具了抗通脹和避險的雙重吸引力。正如市場分析指出的,經濟中的不確定性因素,正成為黃金需求的重要支撐。
三、民間需求升溫:消費與投資齊發力
普通消費者和投資者的行動,更能反映市場的真實熱度。世界黃金協會2025年10月30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三季度中國金飾需求達84噸,環比季節性回升21%,盡管同比仍有下降,但按金額計算,三季度金飾消費總額達665億元,同比顯著增長 。輕量化的硬足金產品、融合寶石琺瑯的創意設計,讓年輕人愿意為高金價下的黃金產品買單。
投資端的表現更為亮眼:前三季度中國投資者購入金條金幣達313噸,同比增長24%,創下2013年以來的同期最高水平。中國黃金協會4月28日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趨勢,2025年一季度金條及金幣需求同比增長29.81%,上海黃金交易所、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成交額同比增幅均超40% 。從婚慶采購到理財配置,黃金正在走進更多人的資產清單。
四、全球大背景:央行購金潮與趨勢展望
把目光投向全球,黃金的“吃香”程度有增無減。世界黃金協會10月30日的報告顯示,三季度全球央行凈購金量達220噸,較二季度增長28%,前三季度總購金量達634噸,雖低于近三年峰值,但仍遠高于2022年前的平均水平。高盛也預測,2025年和2026年各國央行黃金凈購買量將分別平均達80噸和70噸,新興市場央行的儲備多元化需求是主要動力 。
對于未來走勢,世界黃金協會7月15日的年中展望指出,若全球經濟出現滯脹或衰退風險,下半年金價可能再漲10%-15%;即便維持當前宏觀預期,金價仍有0%-5%的上行空間 。而10月末的金價回調,被業內解讀為高漲幅后的正常調整,長期來看,美元走弱、降息預期等因素仍將支撐黃金的戰略價值。
從央行的持續增持到民間的熱情參與,從國內經濟的穩增長信號到全球的避險需求升溫,當前的金價行情,既有歷史規律的“押韻”,更有新環境下的“新劇本”。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黃金價格始終存在波動風險,正如央行強調的,增持是長期戰略行為,普通投資者更應理性布局,結合自身需求把握機會。畢竟,在資產配置的棋盤上,黃金從來都是“壓艙石”而非“暴富捷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