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河南開封國際交流中心琴韻悠揚、茶香暗浮,“多彩中國 佳節好物”文化和旅游貿易促進活動(非遺老字號專題)在此啟幕。
本次活動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封片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開封市商務局、中國旅游報社、中傳創展(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搭建了一個集展示、推介、交易、合作于一體的國際文化交流平臺。
活動在非遺項目《宋風四雅》的沉浸式展演中拉開帷幕,再現北宋文人的生活雅趣,引領觀眾穿越千年,感受宋式美學的獨特魅力。
據開封市副市長肖文興介紹,目前開封擁有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93名、非遺項目339項、老字號企業130家,成為連接歷史與當下的文化紐帶。此次活動既是一次全國非遺老字號精品的集中展示、一場文旅貿易的深度對接,更是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開封將堅守傳統技藝的文化根脈,以創新驅動擁抱時代變革,讓珍貴文化資源“活”起來,讓古老技藝“潮”起來,助力支持引導非遺傳承人、老字號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向杰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中華老字號是文化貿易中最具特色、最具親和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核心資源。本次活動的舉辦,正是服務文化強國戰略、順應時代潮流、回應企業需求的具體行動。省文旅廳將助力非遺老字號企業守正創新,打通“出海”過程中的堵點、難點,探索“走出去”的新路徑、新模式,推動文化貿易從初級的“產品貿易”向更高層次的“品牌輸出”與“文化價值傳播”躍升。
在推介環節,九大非遺老字號項目及文旅產品依次亮相。百年白記花生糕、寧夏麻編、卡利姆茶業、洛陽圍棋等品牌代表分別登臺,從傳統技藝、產業創新、國際傳播等角度,講述了非遺在當代的活化路徑與出海實踐。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劉東現場推介了以汴繡、木版年畫、清明上河園為核心的非遺主題入境游線路,為海外游客打造沉浸式宋文化體驗。
![]()
此外,相關行業專家圍繞知識產權保護、非遺產業發展、文化出海模式與法律風險防范等議題展開深度交流,為非遺老字號國際化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與實踐參考。(杜元釗 楊曉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