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時候會看到兩種極端說法:要么把中國空軍吹上了天,好像已經能跟美國平起平坐;要么說得一無是處,仿佛差距隔著代溝。我國著名軍事專家張召忠對此有過非常中肯的提醒:千萬別被宣傳誤導,要清醒認識現實。那么,中美空軍的真實差距到底在哪里?
![]()
一、硬實力的對比:存在代差,但正在追趕
先說裝備。美國空軍是當今世界唯一真正具備“全球到達、全球打擊”能力的空中力量。光是現役的第五代隱身戰機F-22和F-35,美國就擁有上千架,這規模其他國家加起來都趕不上。更重要的是,人家這些戰機已經實戰部署了十幾年,積累了豐富的使用經驗。
反觀我們,殲-20的正式列裝無疑是里程碑式的成就,讓我們成為全球第二個自主研發并裝備五代機的國家。但客觀來說,我們在數量上和實戰經驗上仍有差距。
而且,航空發動機這個“心臟病”問題雖然正在逐步解決,但與世界頂尖水平仍有距離,這直接影響了戰機的性能和出勤率。
![]()
再看戰略投送和威懾力量。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戰略運輸機隊(C-17、C-5等)和三位一體的戰略轟炸機隊(B-2、B-1B、B-52)。這種全球力量投送能力,是幾十年技術和戰略積累的結果,不是短期內能復制的。
我們的運-20已經大批量服役,極大地改善了戰略投送能力,但整體規模和經驗仍需時間積累。轟-6系列的各種改進型號雖性能不斷提升,但與美國超音速、隱身的戰略轟炸機相比,平臺本身仍存在代際差異。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