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又出爾反爾,對華發起了301調查,美財長同步發聲稱,中方不給稀土就要重新啟動關稅。那么,美方此舉究竟有何用意?中方又是如何應對的?
當地時間10月31日,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將繼續就2020年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調查。換句話說,特朗普政府認為中國可能沒有完全履行當年的采購承諾。這一決定意味著,美國將依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重新啟動調查程序,這也是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發動貿易戰的法律依據。雖然兩國領導人剛剛會晤,但美方的行動無疑給中美關系蒙上一層陰影。
![]()
要知道,特朗普在這次釜山會晤前還曾暗示,如果談判順利,他可能放棄這一調查。現在來看,這只是一句空話。談判剛結束,美國就重啟301調查,說明他們并未打算緩和緊張局勢。要知道,301條款本質上是一種單邊手段。美國可以自行認定他國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然后單方面征收懲罰性關稅,這種機制早已被國際社會批評為破壞多邊貿易規則。
如今,特朗普再次拿出這張老牌,更多是出于國內政治的考慮。美國內部經濟增長放緩,制造業和農業的不滿情緒不斷上升,而中美貿易摩擦恰好成為他轉移矛盾的工具。通過指責中國“違約”,他可以向國內選民展示自己“強硬”的姿態,為即將到來的政治考驗造勢。
與此同時,當地時間11月2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公開威脅稱,如果中國繼續限制稀土出口,美國將重新加征關稅。他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表示,美國希望中國成為“可靠的合作伙伴”,否則將“動用最大杠桿”,再次提高對華關稅。這種說法表面上強調合作,實則充滿威脅意味。所謂“最大杠桿”,其實就是重新打出關稅牌。美國明知這種做法對雙方經濟都會造成損害,卻仍然拿出來作為談判籌碼,暴露出其在經濟政策上的焦慮。
![]()
不過,美國目前的經濟狀況并不允許貿然加稅。美聯儲已經連續降息兩次,以緩解國內通脹與增長放緩的雙重壓力。財政部數據顯示,美國制造業訂單連續三個月下降,消費信心指數創近五年新低。特朗普政府若此時重新提高對華關稅,無異于自斷經濟命脈。因此,美方的威脅更像是一種姿態,意在對中國施壓,讓中方在稀土出口和貿易議題上讓步。
而從中方角度看,中國在稀土問題上的立場一直明確。稀土屬于戰略資源,實行合理的出口管控,完全符合國家利益和安全需要。中國此前宣布暫停部分稀土出口限制,為期一年,這已經展現出足夠的誠意。但美國仍然質疑中方“是否會遵守承諾”,并指責中國“壟斷市場”。這種邏輯顯然有悖常理。美國自身同樣掌握稀土資源,卻因成本高、污染大而長期依賴進口。如今,卻反過來要求中國承擔供應責任,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對等的要求。
說白了,如今美國只是想將經濟競爭與地緣政治混為一談。稀土不僅是貿易問題,更被美方視為國家安全問題。特朗普政府屢次強調要“降低風險”,要“擺脫依賴”,但與此同時又希望中國保持開放供應。這種矛盾態度說明,美國并非真的希望實現公平競爭,而是想繼續通過政治手段維護自身優勢。
![]()
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里,特朗普政府還會繼續以301調查和關稅威脅作為主要手段,在談判桌上制造壓力,但這種策略的邊際效應已經越來越低。美國的國內經濟環境、政治分裂和國際信譽都讓這種“極限施壓”難以奏效。中方在多次博弈中已經積累經驗,對美方套路了然于胸。面對新的301調查,中國不會慌張,而是會用更成熟的方式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