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是國人服用的天然藥物,歷千年而不衰。近年來中藥肝損頻發,打破了人們的“天方言”“不藥而治”。從“安全”到“肝損”,隱患和風險到底體現在哪里?值得思考。
一、中藥飲片引起肝損傷的原因
(一)藥物本身的因素
(1)藥材本身含肝毒性成分: 何首烏、雷公藤、千里光等中藥飲片含吡咯里西啶生物堿,生物堿在人體肝臟內的代謝產物存在肝毒性。代謝產物可以與肝細胞內生物大分子物質結合,影響肝細胞正常的結構,造成肝細胞的損傷及死亡。隨著肝細胞受損的進一步累積,肝功能逐步出現異常,例如:轉氨酶的升高、膽紅素的代謝障礙等。 大黃、虎杖、決明子均含有蒽醌類衍生物,長期大量使用可能傷肝。
(2)藥材質量問題:包括藥材品種混淆,如將有毒的“關木通”誤作“木通”使用;將有毒的“土三七”誤當作無毒的“三七”使用。產地差異,不同產地的同種藥材,其化學成分和毒性可能有很大差異。炮制不當,中藥炮制(如蒸、煮、炒、炙)是減毒增效的關鍵步驟,如附子、半夏等需特定炮制減毒,炮制不達標則毒性殘留。儲存不當藥材發霉,如產生黃曲霉素、變質也會產生肝毒性物質。污染,如藥材霉變產生黃曲霉素,或種植過程中農藥、重金屬殘留等問題。
(3)藥物相互作用:飲片之間的聯用可能產生相互作用。兩種或多種中藥飲片同用可使進入體內的藥物經肝臟代謝變化產生差異,比如黃藥子與大黃聯用,2種藥物進入肝臟后可能相互作用加重肝臟毒性。
(二)使用的相關因素
(1)服用劑量不當:飲片超劑量或長期服用是造成中藥肝損的常見原因之一。如何首烏,小劑量具有補肝腎等作用,大量使用或長期服用易使藥中的成分沉積在肝臟中,沉積劑量越高,越會導致對肝細胞具有毒性,使肝細胞受損。有動物試驗發現,隨著何首烏超量增加,動物肝臟損傷指標水平的轉氨酶(AST、ALT)會大幅增加,由此驗證了量的多少和肝損傷關系。
(2) 不合理配伍:違反中藥“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原則,或與西藥聯用不當(如含鞣質的中藥與肝酶代謝類西藥合用,可能增加肝臟負擔),可能引發毒性疊加或代謝紊亂。
(3)藥證不符: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如果藥性與病情和體質不符,不僅無效,還可能“雪上加霜”,損傷臟腑(包括肝臟)。例如,給濕熱體質的人誤用溫補藥材,可能導致肝膽濕熱加重。
(4)煎煮不當:煎藥的器皿材質選擇不當,也會造成肝損。一般建議搪瓷或砂鍋來煎煮中藥,如果用鋁鍋或鐵鍋煎煮會影響藥物的療效,甚至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這些物質長期攝入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包括肝腎損傷、神經系統損傷、骨骼異常等。煎煮方式不當可能增加肝損傷風險,這與藥物成分釋放、毒性物質生成及代謝負擔密切相關?。若未按特殊煎法(如久煎、先煎)處理,可能導致肝毒性成分(蒽醌類、呋喃去甲基二萜類)過量釋放;煎煮時間不足或過量也會使肝臟代謝壓力增大,如川楝子、雷公藤等,未充分煎煮易致中毒性導致肝損害?。?
二、如何合理使用中藥飲片避免肝損傷
(一)專業指導
(1)中醫師的辨證施治
中醫師在中藥飲片使用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根據病人的具體病癥、機體的狀況等進行辨證施藥、合理組方。中藥處方必須以安全、有效的原則為準,充分發揮中藥飲片治療效果的同時,降低對病人肝臟帶來的不良影響。
同時關注特殊人群:部分人群因基因差異,肝臟代謝酶活性異常,對某些中藥成分的解毒能力下降,易導致毒性物質蓄積,引發肝損傷;本身患有慢性肝病、腎功能不全的人群,肝臟代償能力較弱,服用中藥后更易誘發或加重肝損傷;孕婦、哺乳期女性、老年人及兒童的肝臟功能尚未完善或有所減退,對中藥毒性的耐受度較低,更易出現肝損傷。
(2)藥師的把關
藥師在調配過程中要對飲片配伍、藥量進行審核,對于會造成肝損類的中藥飲片,需特別關注其使用劑量。在工作中發現不合理處方要及時和醫師進行溝通交流,及時修改處方,以免導致患者因錯誤服用中藥飲片從而誘發肝損傷的現象出現。同時應對患者進行中藥飲片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的指導。
(二)正確的煎煮
煎藥器皿的選擇:煎藥的器皿以砂罐最好,因其受熱均勻,不會使中藥的有效成發生化學變化,如果沒有砂罐也可用不銹鋼、搪瓷等器皿代替。但是不宜用鐵鍋或鋁鍋等器皿。在煎煮過程中,應嚴格遵醫囑,按照正確的煎煮方法煎煮中藥,避免對肝臟產生損害。
(三)患者的自我管理
在中藥飲片使用過程中,要關注身體狀況變化,一旦感到身體出現疲乏、食欲下降、惡心嘔吐、小便黃赤等反應,考慮為藥物性肝損傷的“先兆”,應及時就診,就診時向醫生提供服用的中藥處方及煎煮方法,以供醫生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藥物治療和處理辦法。定期監測肝功能,出現乏力、黃疸立即停藥。?注意日常飲食,加強體能鍛煉,避免過度勞累等有助于提高機體抵抗力和體質,減少中藥飲片致肝損傷的風險。
中醫用藥事關百姓的健康和安全,衷心希望醫與藥共同努力,以科學引領,以智慧開門,使傳統中醫安全用藥之門得以開啟,從而使中醫藥在新時代,展現新的色彩,護佑百姓的健康。
作者: 馬瑩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藥學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