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聯合國確認蘇丹1300萬人流離失所,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流離失所危機。
然而,當我們的目光聚焦于烏克蘭和加沙時,這場規模空前的苦難卻在全球輿論場上近乎隱形。
這場死亡人數遠超俄烏、慘烈程度不輸加沙的戰爭,為何在連一點水花都濺不起來?這場戰爭與俄烏有何不同?
![]()
一個抱著孩子在歐洲地鐵躲避轟炸的母親,能讓世界震驚,但當一個非洲家庭在達爾富爾的沙漠中被屠殺時,世界的反應卻只是“哦,非洲嘛……不奇怪。”
這種反應背后,是金發碧眼和非洲黑人在災難面前截然不同的“價格”,同樣是生命,為何他們的價值在天平上如此不等?
![]()
就在幾天前,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的最后一座孤島法希爾陷落了,被一支叫“快速支援部隊”的武裝圍困整整18個月后,城破了。
城里最后一所還在運作的“沙特婦產醫院”,遭到了蓄意的反復攻擊,超過460名手無寸鐵的患者、他們的家人以及醫護人員,在醫院內被屠殺。
士兵進城后,對特定族裔的平民展開了挨家挨戶的“清洗”,超過2000名平民遇難,而那些僥幸逃出城的人,正在沙漠中徒步跋涉。
![]()
聯合國說,在短短兩天內就有2.6萬人逃離,他們“嚴重脫水、受傷,并深受心理創傷”,與此同時,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早就警告,蘇丹有數百萬人正處于“5級饑荒”的邊緣。
這不是因為糧食不夠,而是因為沖突雙方都在將人道主義援助當作武器,他們搶劫、封鎖救援車隊,把饑餓當作戰術。
一場比烏克蘭流離失所人數更多、比加沙殺戮更直接殘忍的人道主義災難,一場讓1200多萬人失去家園的戰爭,為什么在我們的信息繭房里,連一點像樣的水花都濺不起來?
![]()
這事兒得稍微回顧一下,大家知道吧,現在有倆蘇丹,這倆以前是同一個,但他們的南方和北方人種、信仰、風俗什么的本來差別就大。
北方是阿拉伯人,南方是黑人部落,雙方本來就不太合得來,盡管資源非常豐富,但一直不好好過日子,一直鬧。
1956年蘇丹獨立后,兩邊就沒完沒了的鬧騰,內戰不斷,前后死了幾百萬人,到了2005年,雙方終于打不動了,在美國的調停下,終于分家了。
![]()
這也就回到了我們開頭那個問題,一場由國際玩家拱火、規模超過俄烏、慘烈不輸加沙的戰爭,為什么就像在互聯網上被無視了?
這個答案,很冰冷,但也很真實,因為在今天這個“注意力經濟”時代,一場災難能不能上頭條,從來不取決于你死了多少人、有多么慘。
它只取決于一件事:你對大玩家們,有多“重要”,國際關注是一種極其稀缺的資源,它只投向有價值的地方。
![]()
蘇丹的悲劇,在大國博弈的棋盤上,暫時沒有“價值”,說白了,就是你這個地方,夠不夠格讓五常下場。
為什么我們死盯著烏克蘭?因為那不是烏克蘭在打仗,那是北約和俄羅斯在掰手腕,它直接關系到歐洲的安全格局、美國的全球霸權、以及全球的能源和糧食價格。
這是“主桌”上的游戲,為什么我們死盯著加沙?
因為那是中東火藥桶的引信,它牽扯到美國的核心盟友以色列、牽扯到全球石油美元的穩定,牽著蘇伊士運河的航運,還牽扯到全球西方和伊斯蘭世界的意識形態對立。
![]()
現在你再看蘇丹,請問它有什么?
它只有兩個軍閥在打架,它背后的代理人阿聯酋、埃及也只是“區域玩家”,它對美、俄、歐的核心利益沖擊不夠直接。
在那些大國戰略家的眼里,烏克蘭和加沙是C位的核心沖突,必須時刻盯著,而蘇丹,只是一個“角落”里的麻煩,只要火不燒到紅海的主航道,就暫時“沒空管”。
![]()
媒體,尤其是西方媒體,是喜歡好萊塢劇本的,一個故事要火,必須正邪分明,至少得有個“主角”讓我們代入。
蘇丹的劇本,壞蛋A,布爾漢,代表腐敗的舊軍政府,正在暴打壞蛋B,赫梅蒂,代表野蠻的民兵屠夫,雙方都在屠殺平民、都在搶劫人道主義物資。
你讓西方老百姓支持誰?你讓他們給誰捐款?你讓媒體把誰塑造成“英雄”?沒法寫,一個“兩個魔鬼打架”的故事,是吸引不到觀眾的,觀眾只會覺得:“太亂了,離遠點。”
![]()
很多人可能覺得,蘇丹在非洲,離我們十萬八千里,他們打成一鍋粥,跟我們有什么關系?恰恰相反。
如果說中國在非洲有幾個“鐵哥們”,蘇丹絕對算一個,蘇丹的這場內戰,對中國的全球利益,尤其是在“一帶一路”上的布局,是一次極其嚴峻的壓力測試。
很多人不知道,蘇丹曾是中國“走出去”戰略的樣板。
![]()
尤其是在石油領域,中國在蘇丹投入了巨額資金和技術,幫助蘇丹建立了完整的石油工業體系。
從勘探、開采到煉化、運輸,在鼎盛時期,蘇丹一度是中國在非洲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之一,這事兒在2011年變得極其復雜:南蘇丹“分家”獨立了。
這個“分家”分得非常尷尬:蘇丹90%以上的石油儲量,被劃歸到了南蘇丹,但是,南蘇丹是一個內陸國,它不靠海。
石油只能通過一條1500公里長的輸油管道,橫穿北蘇丹也就是現在打仗的蘇丹,從東部的蘇丹港裝船運往中國。
![]()
看明白這個死結了嗎?中國在南蘇丹開采的石油,必須看北蘇丹的臉色才能出口,我們在南蘇丹的巨額石油投資,和在北蘇丹的管道資產,同時被卡住了脖子。
這還只是石油,中國幫蘇丹修了麥洛維大壩、修了鐵路、修了港口,我們在那里有大量的工程師、工人和僑民。
![]()
2023年4月開戰時,中國海軍被迫再次上演了一次“紅海緊急撤僑”,我們的軍艦緊急靠泊蘇丹港,在戰火中接走了上千名中國公民。
這說明什么?說明我們的利益已經遍布全球,我們的風險敞口也遍布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的“失序”,都會直接威脅到我們公民的生命安全。
![]()
當“國家”這個保護殼消失之后,人性會退化到什么地步?
當社會秩序崩潰,文明只是一層薄薄的脆殼,那個時候,你手里有多少黃金、多少美元、多少套房子,都沒有任何意義。
你銀行里的數字一文不值,因為銀行已經是一片廢墟,你引以為傲的知識和技能也毫無用處,因為你的老板可能已經死在了逃難的路上。
唯一有意義的東西只有兩樣:你手里的槍,和你背包里的罐頭,這就是“失序”的代價。
![]()
和平與秩序,是這個世界上最昂貴、也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奢侈品”,我們所習以為常、甚至不屑一顧的安全感,是正在沙漠中跋涉的1250萬蘇丹人,耗盡一生也無法企及的天堂。
蘇丹自1956年獨立,就政變不斷,軍事統治是常態,年輕人從小見慣沖突,加入哪邊就為口飯,住誰的地盤,就得聽誰的。
快速支援部隊管金礦和走私,給工作,蘇丹武裝部隊發薪水,當兵是年輕人唯一出路,不是忠心,是換飯票。
![]()
雙方宣傳狠,蘇丹武裝部隊說對手是土匪,快速支援部隊說對手腐朽,在斷網區,老百姓只聽一方話,仇恨和怕死招兵快。
深層是習慣,蘇丹動蕩幾十年,軍事集團給點安全感,贏了還能分杯羹,這不是選擇,是抓救命稻草。
國際上為什么不管?蘇丹沒地緣價值,不像烏克蘭挨北約,也不像加沙牽石油和猶太人,大國算賬,介入虧本。
![]()
雙方都不是好貨,手上血多,支持誰都站不住腳,呼吁停火,沒杠桿,阿聯酋、伊朗、埃及各挺一方,成了代理戰。
調解難,美國從“黑鷹墜落”后,不愛管非洲,媒體也累了,烏克蘭和巴以吸走注意力,災難多了,人麻木。
![]()
結語
蘇丹的悲劇是一面鏡子,映出的不只是人性的冷漠,更是一個時代的價值排序。
當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被忽視者”,沒人是一座孤島。
關注,或許無法改變一切,但無視,等于默許這個冷酷的規則繼續運轉。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