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時隔183天后,全紅嬋的第一場正式比賽!
18歲的她,同樣逃不掉其他跳水選手經歷的發育關,很明顯鏡頭里的體型比以前大了許多。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11 月 2 日晚的廣東奧體中心游泳館,當全紅嬋和新搭檔王偉瑩同步扎進水里,水面只泛起一層細微波紋就迅速平復。看臺上瞬間炸了鍋,有人攥著應援橫幅蹦起來,有人舉著手機追著拍 —— 那個消失了 183 天的 “水花消失術” 大師,真的回來了!
最終 235.86 分奪冠,領先老搭檔陳芋汐組合僅 0.9 分的微弱優勢,把這場復出之戰的緊張感拉滿。
誰能想到,半年前還在巴黎奧運摘金的全紅嬋,會突然陷入輿論漩渦。今年 5 月世界杯奪冠后,她因為腳踝舊傷和身體發育問題淡出賽場,這一歇,各種刺耳的聲音就冒了出來。
最先被攻擊的是她的身材。有人翻出訓練視頻截圖,放大她的側影陰陽怪氣:“這是發福了吧?肯定沒好好訓練”“以前多靈動,現在跟個小胖子似的,跳水生涯要完了”。更難聽的話直指她 “管不住嘴”,完全沒人記得,這個剛滿 18 歲的姑娘正經歷跳水運動員最可怕的 “發育關”—— 身高從東京奧運時的 1.43 米竄到 1.6 米,體重跟著漲了十幾斤,而國際泳聯早就說過,這年紀的選手增重 5-8 公斤都是正常規律。
更荒唐的是,連她的生活細節都被拿來挑刺。抖音里說句 “我是全紅嬋,不是全紅嬋” 的自我介紹,被罵 “中二沒文化”;采訪時直白說 “想喝可樂”,又被批 “不懂禮貌”;甚至以暨南大學新生身份參加迎新會,都被傳成 “要退役”,評論區還在揪著她的體型不放。
那段時間,全紅嬋的啟蒙教練陳華明看得心疼,忍不住替她解釋:“孩子家族遺傳就不好控制體重,加上腳踝舊傷練不了高強度,體重才波動的。她每天貼滿膏藥訓練,哪來的懈怠?” 可這些話,根本傳不到那些噴子耳朵里。
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全紅嬋沒辯解過一個字,倒是教練陳若琳替她扛下了所有。有記者追問 “全紅嬋成績不穩怎么辦”,這位拿過 5 枚奧運金牌的傳奇教練擲地有聲:“這是我的課題,我對她有信心”。一句話,把所有壓力都攬到自己身上。
陳若琳太懂這種煎熬了。她當年也是熬過高聳的發育關,才在 24 歲的 “高齡” 拿下里約奧運金牌,最苦的時候靠節食控重,奪冠后第一句話就是 “終于能好好吃一頓了”。如今輪到全紅嬋,她量身定制了一套 “魔鬼方案”:
每天清晨六點,全紅嬋的鬧鐘準時響起,第一件事就是站到體重秤上 —— 不是一天一次,而是早中晚加訓練后一共十幾次,精確到克地盯著數字。為了減掉脂肪又保住肌肉,她比隊友多練一小時體能,訓練服能擰出水,后背貼滿的膏藥換了一貼又一貼。有次隊友拍視頻,她累得直接趴在池邊喘氣,手邊還放著沒喝完的蛋白粉。
![]()
技術上更是摳到極致。針對最頭疼的 207C 動作,教練組用高科技拆解出 12 個關鍵節點,對比她巔峰時的數據一點點調。從起跳角度到空中轉體速度,再到入水時的手部姿勢,每個細節都練上百遍。9 月底她發了段訓練視頻,鏡頭里她入水的瞬間,水花小得像被水面 “吞” 了進去,評論區瞬間從 “唱衰” 變成 “等你復出”。
最讓人佩服的是她的心態。記者問她 “身形變結實了”,她坦然笑說 “是胖了點”;訓練累到極限,就拍段翻跟頭的視頻自我打氣;國慶節別人休息,她還在泳池里泡著,配文 “加油”。沒有被 “天才” 標簽綁架,也沒被輿論壓垮,這股韌勁比金牌更動人。
![]()
11 月 2 日的決賽現場,全紅嬋一出場就成了焦點。看臺上舉著 “全妹加油” 橫幅的阿姨,說自己搶光了她所有場次的門票;隊友比賽時,她站在邊邊角角使勁鼓掌,鏡頭掃到她就靦腆笑一下。
但一踏上 10 米臺,她立刻切換成 “戰斗模式”。首輪壓軸出場,和只合練了一個月的王偉瑩同步起跳、同步翻騰,落水時像復制粘貼,直接拿了 76.5 分登頂。第二輪 407C 動作,她起跳高度遠超搭檔,空中身體繃得像鋼板,入水時水花幾乎隱形,裁判毫不猶豫打出 78.72 分,看臺上的教練都忍不住點頭笑了。
最后一跳定勝負時,全場安靜得能聽見呼吸聲。當兩人完美入水,計分器跳出最終分數,廣東隊替補席瞬間炸了!全紅嬋和王偉瑩緊緊抱住,她蹦著跳著,眼里閃著光。
![]()
頒獎儀式上,這姑娘又暴露了 “顯眼包” 本性。拉著隊友原地蹦跳模仿粉絲尖叫,集體擺 “大字造型” 上臺,還蹲下幫師妹調整站位。可當觀眾扔來她最愛的烏龜玩偶,她又瞬間變回小孩,在場內跑著撿,身后的何教練笑著跟在后面收拾,畫面暖得人心化了。
賽后她發了條朋友圈,就三個字:“我真棒”。沒有長篇大論,卻藏著 183 天的委屈、堅持和喜悅。網友評論得實在:“法拉利還是法拉利,就算車身重了點,引擎照樣強勁!”
全紅嬋的復出奪冠,打了所有質疑者的臉,但更該讓人清醒的,是那些藏在屏幕后的 “鍵盤裁判”。
他們總把運動員當成 “金牌機器”,既神化他們的天賦,又容不下一點正常起伏。忘了全紅嬋只是個 18 歲的孩子,會經歷青春期發育,會受傷痛困擾,會有普通人的小欲望。就像周繼紅說的:“體重是女子跳臺運動員的天敵,哪怕多 100 克,動作都會受影響”。可這些運動規律,在噴子眼里,都成了 “不努力” 的證據。
![]()
好在時間給出了最好的答案。當全紅嬋捧著金牌反復撫摸時,那些罵過她的人或許不會道歉,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明白:真正的王者,不是永遠站在巔峰,而是在跌落時能重新爬起來。
如今全紅嬋用全運會金牌證明,真正的冠軍從來不是完美的符號,而是在挑戰中不斷重塑自我的強者。
雖然有些人的嘴拿金牌都堵不住,但全紅嬋會用行為向他們證明,就算體型發生了改變,自己照樣可以憑借努力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