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潘長江看中北京一套緊臨長安街的房子,面積足足有266平,進門就是100多平的大客廳,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空中花園,即使當時這些都只是描寫在圖紙上,潘長江仍然是毫不猶豫地買下了,而事實證明,這個決策還是非常有眼光的。
1998年,潘長江剛剛在春晚上收獲一波熱度,北京樓市卻還遠未火熱,他坐在售樓處,看著那張標著“266平米”的戶型圖,眼睛里全是光。
![]()
工作人員還在描繪未來的空中花園和寬敞大客廳,旁邊的購房者都在猶豫,他腦子里卻只剩一個念頭:這套房,得買。
那會兒北京的房價在很多人眼里還很“離譜”,大多數同行還在琢磨要不要把錢存進銀行,誰也沒想到幾年后,這套緊挨長安街的樓中樓直接翻了好幾番,潘長江回憶起當初簽字的那一刻,只覺得自己像是誤打誤撞進了“財富快車道”。
其實他的投資理念一直很簡單:房子要大,窗戶要亮堂,綠化好,最好樓下有個花園能曬太陽,跟那些愛折騰基金、股票的同齡人比起來,他甚至有點“土”,但實際結果卻讓人不服不行。
2003年非典那陣子,很多人擔心北京房市會跌,潘長江卻跑到四環邊上看中了一套別墅,還是“一梯一戶”,又靜又安全。
誰勸都不聽,等別人反應過來時,這幢別墅已經成了他后來事業的“基地”,在這里,他一邊拍戲一邊寫劇本,生活和工作徹底分開。
“我不懂什么投資理財,就是喜歡住得舒服一點。”他曾這樣跟朋友開玩笑,買房子的標準全憑感覺,甚至還因為不習慣貸款,提前把房款全還清,事后才知道這其實不怎么劃算,但他一點都不后悔,覺得“安穩最重要”。
有人為了一夜暴富拼命炒股攢基金,他卻只把錢存定期,連銀行理財顧問都勸不動他,偶爾聽信建議買了點基金,結果半年不到就賠了五萬塊,他立馬全贖回,嘴上念叨著“賠一次就記一輩子”,自此連理財產品的廣告都懶得看。
潘長江不是沒有想過做生意,妻子楊云也曾合伙開過夜總會,結果朋友來捧場一律免單,最后賠得關門大吉,他連連擺手說“我這人不適合做買賣,朋友多也沒用,免單還免不過來呢”,從此徹底死心。
![]()
在圈里,大家都知道他有點“傻”,每次說起投資,總有人嘲笑他“只會買房”,可回頭看看那些“聰明人”折騰半天還不如他幾套房子升值快,潘長江自己也樂得不爭辯,覺得踏實最重要。
“我其實是宅男型,錢花在家里才舒服。”他坐在自家挑高的客廳里聊起生活,墻上掛著女兒潘陽的畢業照,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來,和外面嘈雜的北京完全是兩個世界。
但潘長江的財富密碼真不是靠計算和冒險,更多的是“反直覺”,他沒趕上互聯網的風口,也沒參與什么資本運作,所有的決定幾乎都圍著家人和日子轉,買房是為了住得舒服,提前還貸是為了睡得踏實,所有的投資都只是順著自己的性格往前走。
他直言自己性格“就是喜歡安全”,銀行理財經理每次推薦新產品,他都搖頭拒絕,“我就是銀行最不受歡迎的那種客戶,錢存定期,別的都不碰”。
而每次說到自己和趙本山的區別,他總是笑著自嘲,“我腦子慢,做不了那么大買賣”,趙本山搞公司、連鎖、劇場,他只喜歡安安靜靜拍戲、演小品,做著自己擅長的事,不爭不搶。
雖然在理財上有些“摳門”,但對女兒他倒是很大方,一向是“你喜歡什么就做什么,別委屈自己”,當女兒決定回國考試,他全力支持,等潘陽進了演藝圈,他也沒給太多壓力,“只要你喜歡,爸媽都支持”,家庭氛圍一直很松弛。
之所以對錢看的這么重,跟他過去的生活離不開關系,小時候家里人多,吃了上頓沒下頓是常事,五歲那年還生了一場大病,父母為了給他治病跑遍了東北,最后靠老中醫的針灸才慢慢恢復過來,家里一貧如洗。
![]()
那時候劇團工資發不下來,他白天推三輪送貨,晚上在街頭賣藝,經常因為個子不高被觀眾起哄,結婚以后帶著媳婦和女兒住在簡陋的小屋,楊云為了照顧家里還得打好幾份工。
正因為這樣的底子,潘長江早就養成了“能攢就攢,能省就省”的習慣,錢花在家里不心疼,花在外面就再三猶豫,哪怕后來看起來“傻”,但他認準的路從不拐彎。
等到事業漸漸起色,他也沒想著一定要大富大貴,只想把家里人照顧好,日子越過越踏實,演藝圈的熱鬧和喧囂在他身上看不到太多痕跡。
他和妻子的感情低調而穩定,楊云一直是他最堅強的后盾,生病住院時,楊云一個人扛起家里所有的重擔,哪怕日子再難,兩個人也總能找到辦法扛過去。
潘長江不炫耀自己的財富,也不追求外在的光鮮,拍戲、演小品、偶爾上上綜藝,更多的時間都花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吃飯、聊天、散步,這種簡單的幸福,他一直很珍惜。
即便到現在,他也沒變成那種“生意人”,對外界的風浪總是保持距離,所有的選擇都圍著家庭和安全感轉,別人怎么看他,他都不在意。
這種慢條斯理的生活方式,也許并不適合每一個人,但對于經歷過苦日子的潘長江來說,已經足夠了。
參考來源:潘長江自稱有傻福 只會攢錢買房卻趕上好時候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