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請問,我經朋友介紹,關注您的公眾號有一陣子了,受益頗豐,但在操作層面上還是很模糊。先和您介紹一下家庭情況:家有2娃,大的26年一年級,老人和我們一起。豐臺1套老破小自住,對口豐臺二小,300出頭購入,現掛牌價250。通州1套一居室出租(月租3000),280購入,現掛牌價200。將兩套出手后,總預算700。目前有朝陽、海淀工居證,可能5年內能拿下京戶。
訴求:想給兩孩子中上的學區,同時解決6人居住問題。請問有沒有適合的學區/小區推薦,或者有沒有其他更好的建議。
A:
1、學區的選擇只能家長自己定,外人不太好建議。本來北大地學區就至少算北京中上,但這兩年受十二中招生規則的影響,不太算了,溢價率降了有一半。但如果是在附近置換的話這里就算性價比高的了,只是基本都是老房,帶電梯的都不多,看看是否合適吧。
2、另外您家目前還是非京籍,常規建議是慎重在東西海買學區房。因為買了也有可能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對口牛校的被調劑的概率大,如果只是得到個學籍,相對于挺高的學區溢價就不太劃算了。
而且您家是倆寶,如果大寶被派入普校,二寶將來是否申請同校啊?申請的話就都是普校了,不申請的話又面臨分別接送的問題,所以考慮好再買。畢竟現在溢價率降了點兒也不多,700萬總價的話仍然在25%左右。買的話只能是看房時一房一算,盡量買溢價低的。
3、朝陽的話看哪個頭部校的學區了。優勢是朝陽的政策對非京籍業主相對友好,孩子入學時的順位在京籍無房戶的前面。再加上朝陽的學位沒有東西海緊張,所以對口入學的概率高。而且名校又都是九年或單校,小升初時省心。
不過以700萬預算,也不太好買到溢價率明顯低的,只能是試試吧。望京陳分前幾天聽網友說買到了比較劃算的,不到600萬買的利澤西園,溢價很低。其他的看您家的通勤了,看房時算算賬就行。
4、簡單就是這情況,明年入學,現在您才考慮學區房晚了點兒。今天已經11月了,離信息采集也就半年時間,賣房+買房的夠緊張的,賣兩套房就更緊張了,做好規劃。而且您家也最好定個大致的范圍吧,東西海朝那么多學區呢,總不能大面積撒網吧?
僅供參考。
二
Q:
請問,我的情況是這樣。
(一)現狀:
1、倆娃,大的三年級,小的幼兒園大班,目前在昌平北七家未來科學城這邊上學。
2、在未來科學城這邊有一套房,100平,房貸余150萬,想賣500萬以上,難度挺大。
3、我在朝陽區和平里青年溝路附近上班,能承受月供1.5萬左右。
(二)目標:讓孩子到東城區和平里四小、九小或青年湖小學上學。
(三)路徑:
1、賣掉房子,到東城區和平里附近買個50平左右的小兩居,湊合住+上學。
2、不賣房子,到東城區和平里附近買個20平左右的學位占坑房,純為上學,到學校附近租房。
(四)訴求:
想請章哥幫忙分析一下:
1、如何實現明年孩子到東城區上學這個目標更好一些。
2、幫忙推薦一些小區。
對了,目前手頭并無多余的資金,若不賣房,就需要把現在的房子進行二次抵押,不知道是否可行?
A:
1、如果主要目的是為了孩子上學,其中大寶還是跨區轉學,那常規建議就是指買個占坑兒房就得了。優勢就是節省資金+降低保值風險,用完了學位就看行情,覺得走勢不好就出手得了,相當于用置換成本買了倆學位,跟當年的擇校費差不多意思。
另外居住的話可以用現有房子換租,這樣能占東城區的便宜。雖然房子在未來科學城,但換租也肯定不吃虧,只是占便宜少點兒而已。
2、占坑兒房就別限定小區了,直接去當地中介,讓他們給找房。看房時每套房都算算賬,盡量選溢價相對低的,但占坑兒房的溢價率都高,只能是盡量找著看了。
3、可以二抵,這問中介就行,他們都有合作的渠道。自己找代辦的也容易,還能省點兒差價呢,可以先隨便找幾家問問費用,真辦的時候再定一家口碑好的。
4、不過您家大寶已經三年級,說明是2023年入學的,那年是北京有史以來的入學最高峰,而無論您家哪年轉學都是同一屆,好學校都大概率沒有學位。所以做好被派到普校甚至出區的準備吧。只能說是東城的派位很公平,其他的就只能看運氣了。
僅供參考。
三
Q:
我的問題是海淀紫竹院片區老破小是否置換,具體情況我下面發您。16年為孩子上學買入西三環紫竹橋臨街58平小兩居帶電梯老破小,無小區環境,當時大概7.4萬一平,目前跌了50萬左右。好處是距離我單位很近,照顧孩子上學很方便,孩子目前五年級,面臨小升初派位。
孩子逐漸長大覺得小兩居不方便,老人變老可能過幾年會同住(老人目前附近租房住),所以考慮置換。在看老破小三居,目前周邊(主要是北洼路上)帶小區環境或者管理好的樓都單價7萬以上,最近紫竹橋西南角臨街的昌運宮有一套78平西南朝向三居,基本滿足需求,底價470左右,出租可能7500。目前在附近算性價比很高的,好處是距離我單位近而且帶學區,缺點就是臨街無小區環境。
自家的小兩居可能能賣380-390,就是說如果買昌運宮這套的話,增加80-90萬可以置換三居,相比目前小兩居,多個大臥室,能有個飯廳。但也在猶豫,因為擔心學區溢價高,老破小保值差,將來流通性不好。還有孩子還不能確定上哪個初中,所以拿不定主意,想請您幫忙分析分析。
另外還在管莊有一套小三居出租中,距離太遠打算賣掉,可以拿到300現金,所以還有一個方案是紫竹院和管莊這兩套換一套,但兩套加起來資金也有限,可能也換不成三環附近的次新大點的房子。
A:
1、2016年買的跌了,年底新規出臺之后買的吧?
2、470/7500=626,確實算性價比高的,只看數值的話學區溢價比例只有15%左右。但這套房臨街啊,看受影響是否大吧?如果噪音比較明顯,那就算硬傷,這套房的性價比就未必高了,也就是沒占到便宜。如果噪音不明顯,那受影響的比例也就5%,學區溢價還原為20%左右,仍然算性價比高的,只是高的不太多而已。
3、孩子的派位學校只能自己判斷了。但房子是用來住的,既然是為了自住改善,那該換就換唄,其他的問題到出手的時候再看吧,誰也不能準確預測。
另外老破小保值并不算差,只要沒硬傷,那基本都是跟隨板塊大盤,因為其本身就是大盤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才從當年上市時的幾千漲到現在的幾萬。其他房齡新也未必永遠占優,過些年至少是老,也有可能破,如果是老破大的話價格走勢更弱。
4、管莊的房,那如果不自住,就也看看性價比唄。這里和紫竹院同等面積的小兩居估計200來萬,租金4500左右,租售比500吧,年化租金收益率2.4%,減去各種費用的凈收益在2%以上。300萬三居的收益低點兒,但也應該接近2%,能達到這數值就算正常,高過了就算超跌。
5、總之是否置換和用一套還是兩套置換只能自己決定,我只是列出這些情況供參考而已。海淀的學區溢價是很難避免的,盡量買相對低的吧。但最好避開帶硬傷的,否則不算性價比高。
僅供參考。
四
Q:
請教一下,石景山海特花園如果買的話性價比是否合適?現在看上的是一套曾經是公房,和商品房的質量有差距嗎?房齡已經20多年了,再住十年是否會影響流通性?
另外我們的購房款是來源于賣掉現在西城的一套老破小學區房,54平500萬左右能成交,這么置換從投資角度您覺得合適嗎?海特的質量怎樣?
A:
1、海特花園的性價比,這用租售比來計算您看上的這套房吧。用總價除以預估租金,在650左右就算合適,如果房子沒硬傷,那數值越低代表居住的性價比越高。
2、這種小區的公房和商品房質量都一樣,同時開發的,公家單位買走后分配給職工的就是公房,私人買走的就是商品房。也就是說只有產權性質的區別,其他的都一樣。
3、流通性主要看到時候您的掛牌價,只要不太高就都不算難賣。另外也看物業的維護,只要別太差,那現在什么樣兒就十年后還什么樣兒,因為無非是今年的這些房子都老了是十年而已。
北京已經過了大拆大建的年代了,市區不會再有太多的新小區,那這些二手房就比拼誰維護的好唄。這其實跟人一樣,老了十年之后,誰保養的好誰就受歡迎。
4、房子是用來住的,為了改善就沒什么不合適的。尤其是用學區房置換,那在這種學區溢價還高的時候置換就更合適了,至少降低了保值風險。
畢竟明年之后就確定是入學人數的拐點了,前后至少持續十年低谷期吧,溢價部分都有可能受影響。所以換了挺合適的,要不然住著老破小還得糾結于溢價的保值,別扭不別扭啊?房子是為人服務的,而人要老為房子操心就不合適了。5、海淀的質量挺好的,京西第一個商品房小區,算是當年的樣板兒工程。開發商是華遠,當年按規模不僅是全北京第一,甚至是全國第一,行業標桿兒。
海特也是北京公房上市的第一個成交案例,當年記者們從質量到價格給分析了個遍,結論是“誰住誰知道”,挺好的,現在就是老了點兒而已。
僅供參考。
關注“章哥說買房”公共號,有房產相關問題可以向我提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