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涂敏 陳潔泉
航拍平塘特大橋與“天空之橋”服務區。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打卡貴州橋!”深秋傍晚,陽光斜灑,貴陽游客陳雪梅站上天空之橋服務區觀景臺,舉起手機定格夕陽與大橋相擁的瞬間,朋友圈剛發出,點贊和追問地址的評論接連刷屏。
鏡頭中,夕陽為橫跨槽渡河峽谷兩岸的平塘特大橋主塔鍍上暖金,332米高、相當于110層樓高的主塔沖出云端,構成一幅生動的山水畫。
建成于2019年的平塘特大橋,坐落在貴州黔南,擁有世界最高的鋼筋混凝土橋塔,被稱為“天空之橋”。借大橋之勢,2020年,天空之橋服務區應運而生,成為貴州首個橋旅融合觀光服務區。
從“路過”到“沉浸式”觀橋,這個服務區除基礎配套設施外,還藏著不少驚喜:橋梁科普館解鎖貴州建橋黑科技,天文館聯動“中國天眼”科技奇觀,山頂天文臺是追星星的絕佳點位等,全方位升級服務區的定義。
如今,這里已從高速驛站變身全國橋旅融合標桿,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斬獲全國AAA級景區、五星級服務區、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項稱號。在此基礎上,天空之橋服務區推出以橋梁科普館、摩崖石刻、南仁東紀念館等為主題的紅色旅游線路。
“中途停靠”逐漸成為“專程打卡”。2023年至今,天空之橋服務區累計接待研學團隊718場、師生3.4萬余人。觀高橋、看天眼、賞云海、追日出,成為創新出游目的地。今年10月,該服務區還獲評年度“公路服務優秀品牌”。
以旅游“中點”的定位輻射帶動旅游“終點”的延伸,這份吸引力還跨越了省界。2023年,貴州平塘與廣西天峨、樂業、鳳山、南丹五縣成立“天字號”旅游聯盟,整合大石圍天坑群、“中國天眼”“天空之橋”等獨特資源,通過游客互引、線路互通、交通互聯,讓橋旅融合版圖不斷延伸,也讓旅行路上風景愈發豐富。
放眼全域,享有“世界橋梁博物館”之譽的貴州,超3萬座橋梁雄踞黔山秀水間,它們既是聯通山海的通道,也是自帶流量的風景。不久前,“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建成通車,開啟貴州橋旅融合3.0格局,打造橋體觀光、極限運動、乘電梯登頂橋塔、云端喝咖啡等創新業態,橋旅融合的新玩法已讓“到貴州看高橋”成為新風尚。
![]()
航拍平塘特大橋。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
航拍平塘特大橋。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
航拍平塘特大橋。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
車輛在平塘特大橋上行駛。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
車輛在平塘特大橋上行駛。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
航拍平塘特大橋。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
航拍“天空之橋”服務區。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