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融媒11月4日訊(記者 王鴻云 通訊員 韓云婷 呂文誠 攝影報道)近日,隨著“陽光天宇”輪在山東港口煙臺港卸下17.6萬噸幾內亞鋁土礦,并且利用返程空艙搭載了2.99萬噸機械車輛及工程建材重返非洲,煙臺港中非件雜貨班輪年發運量首次突破400萬噸,同比增長53.5%,創2015年航線開通以來歷史新高,成為“中國制造”加速出海和服務海外項目建設的“爆款航線”。
![]()
煙臺港是全球最大的鋁土礦進口港,今年前三季度鋁土礦外貿進口5304萬噸,同比增長34.6%。
近年來,在載運進口鋁土礦散貨船持續穩定到港的基礎上,青島海關所屬煙臺海關支持港口發展件雜貨出口業務,依托中非雙向物流黃金大通道建設,積極打造全程物流鏈“重去重回”模式,有力保障腹地企業生產供應的同時,降低了中非貿易綜合物流成本。
件雜貨出口作為煙臺港重點發展的特色優勢業務,出口貨物涵蓋項目物資、風電設備、工程建材、機械車輛等200余個種類,中非班輪航線通達幾內亞、坦桑尼亞、南非、納米比亞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
“得益于與非洲國家進出口貿易互補性強,煙臺對非洲市場進出口潛力大、動力足,規模不斷擴大、領域更加多元。”煙臺海關駐港口辦事處副主任于健波介紹,為支持件雜貨業務高速發展,海關持續推進“延時、錯時預約通關”“提前申報”“順勢查驗”等便利化通關舉措,通過車、船無縫對接,打通國內國際物流循環節點,保障貨物快速通關。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我國企業面向‘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投資建廠不斷升溫。”煙臺港生產業務部主辦劉昕表示,作為基建物資的工程機械設備、工程車輛、鋼材等件雜貨需求劇增,為國內企業帶來了出口機遇。
煙臺海關積極響應市場、港口、企業發展的新需求,結合件雜貨出口監管特點,創新推出“分類監管、前置理貨、集中查驗”件雜貨監管新模式,構建了“裝箱—查驗—運輸”全鏈條數據閉環,消除通關環節信息盲區,節省新建查驗場地及配置設備成本300余萬元,提升查驗效率約25%。
“后續將有更多的基建物資集中到煙臺港,搭乘中非班輪跨國海上高速路運抵非洲,投入到非洲項目建設中。”劉昕表示,新模式為企業出口件雜貨提供了便利,短期內就讓企業先后開發了30余家客戶貨源,件雜貨出口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據統計,“十四五”期間,煙臺港已累計進口約1.6億噸非洲鋁土礦,中非件雜貨班輪航線成功實現從年100萬噸到年400萬噸的“四連跳”,2025年底有望突破年500萬噸大關。
下一步,煙臺海關將持續釋放政策紅利,支持港口及企業開展“船船直轉”“水鐵聯運”,暢通貨物轉運通道,積極推動智慧海關、智慧口岸建設,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法律支持單位:山東助商律師事務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