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事評論》上刊載的一篇文章,讀來實在讓人覺得荒誕可笑。
有一位美國軍官竟大放厥詞,聲稱若中美爆發戰爭,或者中國以武力方式收復臺灣,美軍將對中國沿海港口發動“可修復的外科手術式打擊”,同時還要迅速搶占中國海外投資的港口,以此作為談判籌碼。
![]()
這話乍一聽,好像美軍已然勝券在握、穩操勝券。但只要稍加思考就能明白,這哪里是什么“精密的戰略謀劃”,分明就是殖民時代老套手段的翻版。如今都到2025年了,美國居然還妄想著靠“搶”來拿捏中國,這背后所藏著的霸權幻想,到底能不能變成現實呢?
美國之所以能想出“搶港口”這樣的主意,并非一時頭腦發熱,而是其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殖民思維在搗鬼。
自大航海時代開啟以來,西方列強發家的便捷途徑便是“搶”。搶港口、搶航線、搶殖民地的財富,這種強盜邏輯早已深深融入美式戰略的基因之中。
往遠了說,二戰時期,美軍搶占太平洋上的眾多港口,憑借對航運通道的控制,牢牢掌握戰場主動權;往近了看,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帶頭對俄羅斯海外資產進行凍結和掠奪,甚至連平民的存款都不放過,這無疑是為“掠奪式操作”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樣本。
就連電影《阿凡達》,表面上看是在講述外星世界的反殖民故事,其內核依舊是“強占資源”的殖民邏輯,只不過把故事背景搬到了太空而已。
![]()
如今美國將目光盯上中國港口,本質上還是遵循著那套“搶過來當作籌碼”的陳舊思路。他們認為,只要緊緊攥住中國的經濟命脈,就能迫使中國做出讓步。但他們卻忘了,過去被搶的是殖民地、是弱國,而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任人欺凌、宰割的對象了。
美國軍官的如意算盤打得倒是精妙,可這個“奪港計劃”卻存在著致命的漏洞,稍微一戳就會破綻百出。
從根本上來講,這個計劃的前提是完全不成立的。該計劃若要成功實施,必須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美軍能夠穩穩占據主動權,甚至能夠打到中國沿海并實現占領。
然而,如今的中國,沿海防御體系早已構建得如同“天羅地網”一般,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能夠覆蓋第一、二島鏈。別說美軍想要打擊中國沿海港口了,就算他們派遣軍艦靠近,都得好好掂量掂量,會不會被中國軍隊“包了餃子”。
到了2025年,中國的國防實力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只能被動防御,而是具備了主動將敵人拒于千里之外的能力。美軍妄圖占領中國港口的幻想,純粹就是天方夜譚。
再者說,中國海外投資的港口,例如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等,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資產”,而是與當地國家的經濟深度融合、緊密綁定。
這些國家依靠港口帶動就業、促進貿易發展,美軍若強行搶奪這些港口,就相當于切斷了當地的財路,必然會遭到當地國家的強烈反抗。而且,在這些港口周邊,中國早已通過合作構建起了利益共同體,美軍若想伸手染指,首先得問問當地國家是否答應。
面對美國這種狂妄的計劃,中國早已做好了應對之策,并非被動防守,而是構建了“你敢動我,我就敢反制”的對等威懾體系,同時還有“綁定利益”的巧妙破局之法。
要知道,中國不僅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海外資產,更能夠精準地對美國的海外利益發起反制。美國在全球擁有大量的軍事基地、港口資產以及航運通道,一旦美軍敢對中國港口動手,中國完全有能力對這些目標形成對等的威脅。
![]()
這就如同下棋一般,你敢吃我的棋子,我就敢吃你的重要棋子,這種“互相傷害”的風險,美軍根本承受不起。
而在經濟領域,中國的應對策略更為巧妙。中國一直在積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德國、法國等美國的盟友國家不斷加深貿易合作。這些國家雖然表面上跟著美國喊口號,但更看重自身的經濟利益。
比如德國的車企依賴中國市場,法國的農產品需要中國的訂單。一旦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利益綁定得足夠緊密,到了關鍵時刻,他們肯定會在“跟著美國搶中國港口”和“保障自身生意”之間猶豫不決。
這種利益上的分化,正是破解美國聯盟的關鍵所在。歷史上歐盟多次在中美之間搖擺不定,就是最好的證明。
除此之外,中國還在與東南亞、非洲的非盟友國家構建更為緊密的利益鏈條。與中國開展貿易、進行合作的國家越多,中國海外利益的“安全屏障”就越堅固。美軍若想搶奪中國港口,就得面臨“得罪眾多國家”的嚴重后果,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
歸根結底,美國的“奪港計劃”,就如同拿著一張過時的地圖去尋找新的出路,完全搞錯了時代。過去西方國家之所以能夠依靠掠奪、威脅等手段稱霸世界,是因為當時的力量格局差距懸殊,弱國無力反抗。
但如今的情況已經截然不同:中國擁有了捍衛自身利益的強大硬實力,無需再忍氣吞聲;全球各國都更加注重自身的利益,沒有人愿意再充當美國的“馬前卒”,為了美國的霸權而犧牲自己的發展。
美國若還是抱著“搶港口當籌碼”的舊思維不放,只會一次次碰壁。且不說中國的反制手段會讓他們得不償失,就算真的搶到了港口,也根本守不住。畢竟在當今世界,只有通過合作共贏才能實現長久發展,依靠掠奪威脅只會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這場看似充滿“威懾”意味的計劃,本質上是美國霸權衰落的焦慮體現。他們越是試圖依靠舊套路來拿捏中國,就越能證明他們已經缺乏新的應對之策。
未來的大國博弈,早已不再是“誰能搶得更多”,而是“誰能贏得更多國家的合作”。美國若不能及時醒悟,只會在時代的浪潮中,逐漸被遠遠甩在后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