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侖新大路1688號附近
有一座圓環形的雙層建筑
藍山廣場
在中午和晚上高峰時段
總是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數十名外賣騎手穿梭其間
從一個個明亮整潔的檔口快速取餐
隨后將食物的溫度與煙火氣
輸送到城市各個角落
![]()
作為典型的“外賣經濟體”,藍山廣場總建筑面積約6899平方米,密集分布著50余家外賣餐飲店,催生了100余家線上店鋪,年外賣訂單量達110萬余單,預計年經營額超過2000萬元。這一龐大的業務量,直接支撐起120余名外賣騎手的穩定就業。
然而,在繁榮背后,隱憂始終存在。“一證多店”、后廚管理粗放等問題,也潛藏著食品安全風險。
![]()
△整改前的某家外賣美食城
今年以來,北侖區市場監管局以貫徹落實上級關于食品安全監管與網絡餐飲治理的決策部署為契機,將藍山廣場作為主陣地,開展覆蓋全方位的深度整治。通過累計檢查出動900余人次,走訪指導480戶次等一系列精準舉措,這個充滿煙火氣的商圈實現了從“隱患洼地”到“安全高地”的蛻變。
![]()
△市場監管人員對外賣餐飲店開展指導
從“一證多店”到“一店一證”
過去,一個營業執照下掛靠多個餐飲檔口,在藍山廣場內圈時有發生。這種模式雖然降低了商戶的初期成本,也帶來了責任主體不清、環境衛生混雜、管理混亂等一系列問題。
“以前我們店里,18個外賣檔口合用一個證,川菜、麻辣燙、蓋澆飯都在一個空間里操作。”藍山廣場二樓一家外賣美食城宓老板回憶道,“地方擠、東西亂、工作人員經常互相‘打架’,衛生也確實難搞好,心里總是有些不踏實。”
![]()
△整改后的某家外賣店店內環境
這種“大鍋飯”式的經營模式,不僅存在食品安全風險,也制約了商戶的自身發展。針對這一痛點,北侖區市場監管局給出方案:不是簡單地關停取締,而是引導商戶升級。執法人員一家家上門,指導商戶進行物理隔斷,將原先混雜一體的大店,改造為一個個獨立、透明的檔口,并為每個檔口單獨辦理營業執照。
“現在好了,我們‘分開過日子’了!”宓老板指著自己煥然一新的檔口說,“你看,每個檔口都亮出自己的‘身份證’,還用隔斷板分隔,干干凈凈,明明白白。我們自己做起來舒心,顧客點餐也更放心。”如今,他店內的各家外賣檔口比鄰而居,卻又各自獨立,工作動線順暢,環境衛生實現了質的飛躍。
目前,廣場內18家“一證多店”的店鋪已全部完成整改。
從“后廚盲區”到“陽光廚房”
在解決經營主體合法性問題的同時,如何確保后廚這一“看不見的角落”持續規范安全,成為治理深化的關鍵。北侖區市場監管局通過“標準引領”與“科技賦能”雙管齊下,構筑起堅實的食品安全防線。
“現在我們的日常操作有了清晰標準——‘五凈三清’。”一家臺式便當店老板說。這家店是在藍山廣場治理中塑造的第一個排頭兵,旨在讓所有商戶以此為標桿,學習“五凈三清”的凈廚標準。老板介紹:“‘五凈’要求場所、設施、工具、食材、人員都要保持干凈;‘三清’則要求落實日清潔、周清掃、月清理。”這套由市場監管局“點對點”指導落實的標準,已成為商戶日常經營的基本要求。店內張貼的清潔記錄表、井然有序的工器具,無不彰顯著標準化管理帶來的成效。
![]()
![]()
![]()
![]()
△整改后的外賣餐飲店環境(滑動查看)
在標準引領的基礎上,科技賦能提供了更強大的監管保障。如今,消費者通過外賣平臺選擇藍山廣場的餐飲店時,可以通過“陽光廚房”實時觀看后廚操作實況。
“這個系統就像個不知疲倦的‘AI管家’。”北侖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經營監督管理科負責人介紹,“它能自動識別后廚人員未戴工帽、未穿工服、吸煙、垃圾桶未蓋等多種違規行為,并實時抓拍、推送預警信息給我們和商戶,實現了監管關口前移。”
此外,線上“雙隨機”抽查機制,讓監管人員可以隨時隨地對任意一家店的后廚進行非現場檢查,形成了強大的制約力。這套“人防+技防”“自律+他律”的組合拳,為外賣食品安全上了“雙保險”,打破了網絡餐飲后廚的“信息壁壘”,讓消費者得以“眼見為實”。
從“要我整改”到“我要優秀”
北侖區市場監管局創新引入以“月度評分定級”為核心的正向激勵機制,讓守法合規的商戶獲得實實在在的“甜頭”,形成了“監管—激勵—發展”的良性循環。
![]()
△整改后的外賣餐飲店后廚
這套評分體系綜合了日常檢查、“陽光廚房”AI巡檢數據、消費者投訴與評價等多維度信息。市場監管人員每月根據這些動態數據對餐飲店進行A、B、C三級綜合評價。獲得A級(優秀)評級的商戶,能直接享受平臺配送補貼,切實降低了店鋪運營成本。
“我們店上個月評了‘優秀’!”一位餐飲店負責人高興地分享,“這個評級直接與經濟效益掛鉤,平臺會給予配送補貼。這不僅降低了運營成本,也增強了訂單競爭力!”
這種“做得越好,成本越低”的良性循環,極大地調動了商戶規范經營、爭優創先的積極性,推動其從被動接受監管的“要我做”轉向主動提升管理的“我要做”。
![]()
△市場監管人員對外賣餐飲店開展指導
藍山廣場的整治實踐,探索出了一條“以規范促發展、以安全促繁榮”的網絡餐飲治理新路徑。通過標準引領、科技賦能和機制創新,不僅筑牢了食品安全防線,更激發了商戶規范經營的內生動力,實現了監管效能、商戶效益與消費信心的同步提升。“這套治理模式已初見成效,我們將持續深化完善,為推動網絡餐飲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樣本。”北侖區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
來源丨記者 鄭侃軒 通訊員 曹斌
編輯、一審丨王哲藝 二審丨王昱嘯 三審丨朱俊
責編丨沈焰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