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底氣不是吹出來的,而是硬實力砸出來的!
當美國在貿易戰中步步緊逼時,中國不僅扛住了壓力,還讓全球看到了誰才是真正的國際規則改變者。
隨著昨天中美會談的正式落幕,中美經貿磋商結果也出爐了,美國對華商品關稅降至47%,同時雙方在三個關鍵問題上互相讓步。
先看美方的三步退讓:美國取消了10%芬太尼關稅,并將24%的對等關稅暫停一年,暫停出口管制規則一年,暫停301調查。而中方也作出了三步回應:調整反制、暫停出口管制、研究細化方案。
另外中方還送了特朗普一份被俄專家稱為“重要政治經濟的厚禮”,本季度中國將采購1200萬噸美國大豆,并在未來三年每年至少購買2500萬噸。
怎么一看好像中國做了不少讓步,畢竟關稅問題本是美國挑起,中國憑什么要“回禮”?但深挖下去,你會發現這根本不是吃虧,而是一招精妙的戰略棋。
美國失去的,是試圖遏制中國的核心目標。特朗普政府發動貿易戰的初衷,是想打壓中國崛起,維護美國霸權。可結果呢?美國非但沒讓中國趴下,反而暴露了自身弱點。
![]()
中美各退三步,中方另送特朗普一份厚禮,加拿大轉向中國暗送秋波
中國通過這些讓步,換來了喘息空間:關稅暫停意味著出口壓力減輕,出口管制放松有助于技術流動,而購買大豆更是“一石二鳥”,既安撫了特朗普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又展示了中國的市場實力,讓美國更加清楚的知道不是中國市場離不開美國,而是美國大豆離不開中國市場。
但這背后,是中國硬實力的支撐。過去,美國自以為有“卡脖子”的技術,以為中國依賴美國市場,一打壓就垮。可現實是,中國擁有全產業鏈體系,獨立于美國之外。
貿易戰打了幾年,中國不僅沒垮,還加速了與東盟、歐盟等市場的合作。比如中國—東盟自貿區3.0升級版議定書簽署,這標志著中國在構建去美國化的多元貿易體系上又進一步。
以前中國對美貿易占近四分之一,現在正通過“一帶一路”和對外投資,降低依賴。所以說,中美這“三步退讓”,不是簡單的妥協,而是中國在測試自身實力后,主動調整戰略的體現。美國原本想收割中國這個“血包”,卻反被中國利用。
筆者看來,這次中美博弈最大的收獲就是讓全球都看到了中國的實力。有人因此而焦慮,德國總理喊出“不能讓中美決定技術的未來”,也有人識時務,中美會談剛落幕,加拿大就上演了一出“暗送秋波”的戲碼。
![]()
中美各退三步,中方另送特朗普一份厚禮,加拿大轉向中國暗送秋波
加總理卡尼奔赴韓國就為了見中方一面,卡尼強調在多年關系低迷后,重啟與中國的接觸“至關重要”。
加拿大為什么這么急?因為跟特朗普鬧掰了,美國已經終止了和加拿大的貿易談判,并加征10%關稅。卡尼直言,美加緊密經濟關系“已正式終結”,再也回不到從前。
卡尼赴韓見中方,也是在試探。他說,與中方會面前,已七年沒高層接觸,現在從“新起點”出發,潛力巨大。
但問題是,加拿大真能獨立嗎?美加不僅是鄰居,還有同源文化和血緣,加拿大外交受美國制約,能多大程度擺脫美國,發展對華關系,還是未知數。不過,這場轉向也說明美國霸權松動,各國開始“選邊站隊”。
這里我們討論一個問題,美國為什么現在才對中國動手?30年前中國實力弱,美國若打壓,勝算更高。
原因很簡單,那時的美國太自信,以為能把中國納入全球化秩序慢慢吸血。沒想到中國崛起速度超乎想象,GDP翻番、科技突破,全產業鏈成型,中國非但沒有變成美國的“血寶”,還把美國當成了“跳板”。
![]()
美國建立的收割體系是用軍事霸權保秩序、金融霸權吸血、經濟霸權賺利潤、文化霸權吸人才,他們這樣的模式收割了歐洲、日本印度等等國家,美國認為這套方法同樣適用在中國身上。
中國當時作為“世界工廠”,提供廉價商品,美國享受高福利,按照美國的預設,中國精英去美國留學,人才外流,底層人埋頭苦干,掀不起大浪,到時候中國會像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被滲透得千瘡百孔,最終無力反抗。
但偏偏,中國成了那個“例外”。人才回流、全民奮斗,讓美國的收割失敗了。
第一,美國以為文化霸權能吸走中國精英,可事實是,大批科學家和專家在美國學成后,帶著成果回國了。錢學森那樣的故事不是孤例,數百上千甚至更多的高級人才集體回流,美國反而成了中國人才的“培訓基地”,這打破了美國的人才掠奪計劃。同時,中國本土教育也在同步完善升級,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的人才,讓科技自主不再是夢。
第二,中國人骨子里有種“翻身”的勁頭,全世界很少有國家像中國這樣,14億人個個拼命奮斗,民族復興成了全民共識。這種集體動能讓中國GDP一路飆升至世界第二,產業鏈從低端爬升到高端。美國原以為中國會安分當“血包”,沒想到中國反向利用全球化,崛起速度遠超預期。
![]()
中美各退三步,中方另送特朗普一份厚禮,加拿大轉向中國暗送秋波
等到特朗普上臺,美國才驚醒:中國不光沒被收割,還反過來挑戰美國霸權。于是急吼吼地打貿易戰。但這時,中國已不是軟柿子,硬實力讓美國踢到了鐵板。
德國領導人曾感嘆,中國在貿易戰中堅持了一年半,換成德國半年就垮了。這背后是中國全產業鏈的支撐,從芯片到造船,中國都能自給自足,不像歐洲那樣依賴美國市場。
總結一下,美國不早點動手,是因為傲慢和戰略誤判,以為全球化能搞定中國,結果中國反向超車。如今中美各退三步,加拿大猛然醒悟,都是實力對比變化的縮影。
中國送特朗普“厚禮”,不是屈服,而是戰略智慧;加拿大示好,不是偶然,而是中國崛起的引力。
世界變了,如果美國繼續打壓,中國只會更加強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