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黎巴嫩南部,聯(lián)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UNIFIL)的一次行動將局勢推向了失控的邊緣。
一架以色列無人機被法國維和部隊擊落,隨之而來的,不僅是軍事上的對峙,更是各方力量較量的爆發(fā)口。
![]()
手榴彈從天而降:維和區(qū)的“系統(tǒng)故障”謊言
10月26日下午,黎巴嫩南部的陽光正烈,聯(lián)合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UNIFIL)的巡邏隊正在卡夫魯曼鎮(zhèn)附近執(zhí)行常規(guī)巡邏任務。隊員們踩著滾燙的沙礫,警惕地觀察著四周——這片區(qū)域歷來是以色列與黎真主黨的交火緩沖區(qū),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突然,一架以色列軍用無人機低空掠過,沒等隊員們做出反應,幾顆手榴彈就從空中掉了下來,在距離巡邏隊十幾米的地方炸開,沙塵濺了隊員們一身。
![]()
幸運的是,手榴彈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這種赤裸裸的挑釁讓在場的維和官兵脊背發(fā)涼。UNIFIL指揮部當晚就向以色列方面發(fā)出照會,要求對方給出合理解釋。
要知道,維和部隊的藍色貝雷帽在國際法框架下享有豁免權,攻擊維和人員等同于挑戰(zhàn)聯(lián)合國憲章,這在國際社會是絕對的禁區(qū)。可以色列方面卻異常沉默,直到第二天中午,以色列國防軍發(fā)言人才慢悠悠地出來澄清,說這架無人機只是執(zhí)行常規(guī)情報收集任務,本身不具備攻擊性,投彈是因為“系統(tǒng)故障”,絕非有意針對維和部隊。
![]()
這個說法剛一公布,就遭到了國際輿論的普遍質(zhì)疑。熟悉軍事的人都知道,軍用無人機的武器投放系統(tǒng)有多重安全鎖,就算出現(xiàn)故障,也不可能精準投彈到巡邏隊附近;更關鍵的是,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的軍事行動向來精準,此前多次空襲黎真主黨目標都誤差不超過一米,怎么偏偏對維和部隊就“系統(tǒng)故障”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更像是一次帶有警告意味的試探。結合當時的背景就不難理解,以色列正試圖在黎巴嫩南部建立八公里寬的“安全緩沖區(qū)”,以阻擋黎真主黨的火箭彈襲擊,而UNIFIL的巡邏路線恰好覆蓋了這片緩沖區(qū)的核心區(qū)域,以色列此舉很可能是想逼迫維和部隊讓步,為其地面部隊清剿黎真主黨創(chuàng)造空間。
![]()
不同國家的維和部隊反應也截然不同。多數(shù)國家選擇暫時觀望,等待聯(lián)合國的官方回應,唯獨法國部隊表現(xiàn)得異常強硬。作為UNIFIL的主要出兵國之一,法國在黎巴嫩南部部署了超過1200名官兵,并且長期承擔著最危險的邊境巡邏任務。
法國駐黎巴嫩高級指揮官當天就通過聯(lián)合國渠道向以色列提出嚴正抗議,要求以方立即停止在維和區(qū)的一切軍事活動,否則將采取“必要反制措施”。法國人的憤怒并非沒有緣由,從盧旺達維和時的教訓到如今在黎巴嫩的投入,法國一直試圖通過維和行動彰顯其在中東的影響力,以色列的這次“誤判”,恰好撞在了法國人的槍口上。
![]()
戰(zhàn)機升空反擊:法以對峙的公開化
以色列的“系統(tǒng)故障”說辭沒能平息風波,反而讓局勢進一步升溫。10月28日,法國政府發(fā)表正式聲明,宣布向黎巴嫩南部增派200名傘兵和4架“陣風”戰(zhàn)斗機,同時明確表示,若以色列再次對維和部隊發(fā)動襲擊,法國將“直接采取軍事反制”。
面對法國的強硬姿態(tài),以色列非但沒有退縮,反而采取了更激進的行動。當天深夜,以色列空軍對黎巴嫩南部的黎真主黨據(jù)點發(fā)動了三輪空襲,轟炸范圍距離法國維和部隊的營地僅三公里。
![]()
更具挑釁意味的是以色列國防軍北方司令部隨后發(fā)布警告,指責UNIFIL“在行動中與黎真主黨暗中勾結”,存在“大量可疑和異常行為”,并威脅稱“若維和部隊繼續(xù)阻礙以軍行動,將承擔一切后果”。
以色列的這波操作,本質(zhì)上是想把水攪渾。一方面,通過指責維和部隊“通敵”,為自己的軍事行動尋找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想試探法國的底線——畢竟在以往的沖突中,西方國家即便對以色列不滿,也很少會直接動武。
但以色列顯然低估了法國的決心。11月1日上午,一架以色列“蒼鷺”無人機再次進入法國維和部隊的防區(qū)上空,這次法國部隊沒有絲毫猶豫,部署在營地的“紫菀”防空導彈直接升空,將無人機凌空擊落。
![]()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當天緊急召開閉門會議,會上分歧嚴重:國防部長卡茨堅持要對法國維和營地發(fā)動報復性空襲,以維護以色列的軍事威懾力——這位新任防長一直想通過強硬姿態(tài)樹立威望,自然不愿在法國面前服軟;但總參謀長哈勒維卻表示反對,認為一旦襲擊維和部隊,將引發(fā)國際社會的集體制裁,得不償失。最終,內(nèi)塔尼亞胡拍板,暫時放棄軍事報復,但要通過其他方式“讓法國付出代價”。
法國方面則絲毫沒有松口的意思。擊落無人機后,法國駐聯(lián)合國大使立即向安理會提交議案,要求譴責以色列“蓄意攻擊維和部隊”的行為,并呼吁國際社會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雖然這份議案最終因美國的反對而未能通過,但法國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立場。
![]()
從這里能看出來,法國的強硬不僅是為了維護維和部隊的尊嚴,更是為了爭奪中東的話語權——隨著美國在中東的戰(zhàn)略收縮,法國想趁機填補空缺,而這次與以色列的對峙,恰好成了法國展示肌肉的機會。
死神盤旋上空:大國角力下的亂局難破
法以雙方劍拔弩張之際,美國的介入讓局勢變得更加復雜。就在法國擊落以色列無人機的當天下午,兩架美軍MQ-9“死神”無人機攜彈出現(xiàn)在黎巴嫩南部空域,雖然沒有采取任何軍事行動,但這種近距離的威懾意味不言而喻。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美國這是在“拉偏架”。作為以色列最核心的盟友,美國不可能坐視以色列被法國壓制,但又不想直接與法國發(fā)生沖突——畢竟兩國都是北約成員國,公開對抗會動搖北約的根基。
所以美軍選擇了“隱形介入”,用無人機威懾法國,同時給以色列遞信號:別把事情鬧太大,但也不用怕法國。
但美國的“和稀泥”沒能阻止沖突升級。11月1日深夜,以色列空軍突然對黎巴嫩南部卡夫魯曼鎮(zhèn)發(fā)動空襲,一枚精確制導炸彈擊中了一輛正在行駛的汽車,造成車上4人死亡。
雖然以色列方面聲稱死者是“黎真主黨武裝分子”,但當?shù)鼐用駞s表示,死者都是普通平民,其中還有一名12歲的兒童。這次空襲顯然是以色列對法國的“迂回報復”——既然不能直接襲擊維和部隊,就通過擴大對黎打擊范圍,逼迫法國重新評估局勢。
![]()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這場沖突很難在短期內(nèi)平息。以色列新任防長卡茨已經(jīng)批準擴大對黎巴嫩的地面行動,法國也宣布將再向黎南部增派一艘護衛(wèi)艦,雙方的軍事部署還在不斷升級。
黎真主黨已經(jīng)放出話來,將“對以色列的任何空襲進行報復”,一旦黎真主黨向以色列北部發(fā)射火箭彈,很可能引發(fā)以色列的大規(guī)模地面入侵,到時候法國維和部隊就算想置身事外都難。
![]()
參考資料:聯(lián)合國和法國譴責以色列襲擊聯(lián)黎部隊
![]()
法國外交部強烈譴責以色列對聯(lián)合國維和部隊的襲擊
![]()
以色列空襲黎巴嫩南部造成平民傷亡,聯(lián)合國表態(tài)關注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