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俄羅斯一架伊爾-76運輸機,日前已降落在委內瑞拉首都機場,機上載著的不是物資,而是曾經參加過頓巴斯和非洲戰場的“瓦格納精銳成員”。
消息一出媒體開始猜測,一邊是美軍航母在加勒比海巡航,一邊是俄羅斯“親兵”登陸拉美大陸,如果局勢失控,俄人員的終極任務可能是護送馬杜羅前往莫斯科。
![]()
俄羅斯運輸機
美軍壓境,委內瑞拉被逼到墻角
美國自始至終都沒有放棄過對委內瑞拉的操控欲,過去幾年雖然少了入侵的明牌動作,但暗中的施壓一直沒停。
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與拉美國家關系搖擺不定之后,五角大樓開始加強加勒比海的軍事部署,2025年8月,“杰拉爾德·R·福特”號航母打擊群開進加勒比海。
F-35戰機頻繁繞飛委內瑞拉邊境,海軍陸戰隊在波多黎各的兩棲演練更像是一次實戰排練。
![]()
F-35戰機
美方表面上說是例行軍事演習,實則早已形成“包圍圈”,從制裁到凍結資產,再到支持反對派,美國在委內瑞拉推行的是典型的“混合戰爭”策略,不動聲色地把馬杜羅政府一步步逼向孤立。
而這番動作并非突發,美方早就把委內瑞拉當作遏制中俄在拉美影響力的前沿陣地。
隨著中國在拉美的投資擴張和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深度合作,美國顯然不愿看到委內瑞拉成為“反美軸心”的一環,尤其是馬杜羅近年頻繁訪俄、加強與中俄的能源交易,更讓華盛頓如鯁在喉。
![]()
馬杜羅和普京
但問題是,委內瑞拉不是烏克蘭,也不是伊拉克,這里有油,有人,還有靠山,美國在這里想動手,代價注定不低,就在美軍加大部署力度的同時,俄羅斯用實際行動給了馬杜羅“定心丸”。
10月26日,一架注冊號為RA-78765的伊爾-76運輸機抵達加拉加斯,機上載有的并非普通顧問,而是瓦格納集團改組后的“非洲軍團”成員。
熟悉這支部隊的人都知道,他們不是來做外交公關的,而是為應急和撤離任務做準備的。
![]()
俄運輸機
這不是俄羅斯第一次出手幫助馬杜羅,早在2019年,俄羅斯就曾派出軍事顧問團協助馬杜羅抵御“瓜伊多政變”。
不過這次的動作顯然更具象征意義,瓦格納的到來,是直接告訴華盛頓:如果你動真格的,我們也不會只是嘴上說說。
俄運輸機選擇繞道亞美尼亞、阿爾及利亞再飛往拉美,明顯是故意避開北約雷達網,這也說明俄方對這次部署的敏感性心知肚明,但依然選擇頂著壓力前行。
![]()
馬杜羅和普京
瓦格納的任務已經很明確:一是訓練委內瑞拉本地武裝力量,提升政府軍的實戰能力,二是協助部署防空系統,防范空襲。
三是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防止突襲癱瘓,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旦美國采取極端手段,保證馬杜羅能安全撤離。
這不是夸張的猜想,而是俄羅斯在敘利亞、蘇丹和馬里多次操作過的劇本,只不過這次,舞臺換成了美洲大陸。
![]()
瓦格納集團
從能源到安全,俄委關系進入“綁定模式”
瓦格納的出現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俄委關系深化的直接反映,今年5月,普京和馬杜羅在克里姆林宮簽署了戰略伙伴關系協議,涵蓋能源、軍事、金融等多個關鍵領域,這份協議并不只是象征性的“友好條約”,而是一次全面的“綁定”。
10月21日,俄羅斯國家杜馬正式批準了這項協議,標志著俄委關系進入制度化階段,換句話說俄羅斯現在有了“合法理由”介入委內瑞拉事務,而不是純粹看普京的個人意愿。
![]()
普京和馬杜羅
能源合作是雙方最核心的紐帶,委內瑞拉坐擁世界最大石油儲量,但在制裁下出口渠道受限,俄羅斯則急需新市場來對沖歐洲的能源封鎖,兩國的互補性,決定了這場合作不是短期搭伙,而是長期依賴。
這也解釋了俄羅斯為何愿意冒著與美國直接對立的風險,主動出兵介入,對普京來說,委內瑞拉不僅是戰略支點,更是對抗美元霸權的橋頭堡,而對馬杜羅而言,沒有俄羅斯,就沒有政權穩定,更別提經濟復蘇。
![]()
普京和馬杜羅
瓦格納的部署,確實讓南美緊張局勢發生微妙變化,一方面,美軍雖然動作頻繁,但并未越過最后一道紅線,另一方面,馬杜羅政府在獲得保護后,態度也更為強硬,不再單方面被動應對美方施壓。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如果美國真的動手,俄羅斯會不會真的硬剛?普京是不是愿意為一個距離莫斯科一萬公里的盟友,和美軍正面對撞?現在似乎沒有標準答案。
普京的算盤可能不是全面對抗,而是邊施壓邊試探,瓦格納的部署,本質上是一種“灰色手段”,既保留了軍事威懾,又避免了直接軍隊介入的風險,這種非對稱策略,是俄羅斯近年來常用的套路,在敘利亞是這樣,在蘇丹是這樣,在委內瑞拉依舊如此。
![]()
俄軍
至于護送馬杜羅前往莫斯科的說法,目前更多是一種“備選方案”,但它的存在本身就足以形成震懾。
畢竟,如果連國家元首都無法自保,那政權也就岌岌可危,而俄羅斯的承諾,就是給馬杜羅一條有出口的路。
更重要的是,這種安排不只是對馬杜羅的保障,也是在向其他“非西方盟友”傳遞信號:只要你站在我們這邊,關鍵時刻我們不會袖手旁觀。
![]()
馬杜羅
這場圍繞委內瑞拉展開的博弈,并不是“委內瑞拉對美國”,也不是“俄羅斯對美國”,而是大國在全球戰略布局中的一次碰撞。
美軍的F-35在加勒比盤旋,瓦格納的軍靴踏上南美土地,這些動作背后,是美元霸權、能源安全和全球秩序的重構。
馬杜羅或許只是棋盤上的一枚棋子,但這枚棋子走得穩不穩,將直接影響俄羅斯甚至中國在西半球的戰略前景,也將決定美國還能否在拉美保持絕對主導。
![]()
馬杜羅
普京親兵的到來,意味著俄羅斯準備在美國的后院亮劍,未來的走向,取決于大國之間愿意把這盤棋下到哪一步。
這不是一場短期風波,而是一輪新的地緣博弈周期的開始,至于南美沖突最終是否會打響,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環球時報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