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作者:毓肥
10 月份,蔚來公司月度交付量首次突破 4 萬大關。
這是 10 個月后,蔚來再一次邁上新的量級——去年 12 月,蔚來實現單月交付突破 3 萬,為 31138 臺。
去年 12 月到今年 10 月,中間過去的 300 天,也正好是蔚來組織改革最如火如荼的日子。
CBU 最小業務單元、「每一分錢都要聽到回響」、四季度必須盈利...蔚來今年的目標迫在眉睫,同時挑戰嚴峻。
而另一方面,蔚來三大品牌的交付量,則正在用數字證明增效的成果肉眼可見:L90 交付首月即過萬,全新 ES8 破萬用時僅 41 天...
就連號稱死亡開局的螢火蟲,也在三季度拿下了周銷量1300、月銷量躋身中國新能源小車前十的成績,堪稱「絕地翻盤」。
如果說半年前蔚來仍處于變革的深水區,那么進入四季度后,蔚來正全面回到它本應所處的位置——行業認知與市場表現一致的、純電時代的爭先者。
![]()
這個判斷很重,但走到第十一個年頭,蔚來今年已經給出了匹配的產品。而交付量本身,則是通過組織、銷售、渠道等等手段,讓市場回應產品。
李斌曾經在二季度財報會議上提到過,他對四季度蔚來「實現平均月交付 5 萬臺很有信心」。
這意味著剛剛破四萬的蔚來,還將沖向五萬,甚至六萬的新高峰。
蔚來憑什么?變了什么?又做對了什么?
今天來聊一個屬于天時地利人和的故事。
![]()
沖進純電時代
2025 年一季度,是蔚來體系不亞于 2019 三季度的艱難時刻。
樂道 L60 銷售受挫、NT2 平臺 778 車型不溫不火、螢火蟲首秀更是遭遇「死亡開局」。
彼時激進的輿論早已判蔚來「死刑」,即使是如今看來堪稱力挽狂瀾的組織架構變革,在一季度的輿論氛圍中,也被打上了「掙扎」的標簽。
所以,如果沉浸在年初的輿論風暴,我們很難理解蔚來過去幾個月從技術、產品、傳播,再到最終交付量的全面飛躍。
![]()
蔚來不是第一次被輿論打入谷底,而每一次蔚來從所謂谷底反彈的基石,永遠都在于產品和技術。
舉個例子,一季度銷量遭遇重挫,3 月份交付 4400 臺的樂道 L60,5-8 月份連續四個月穩定在 6000 臺。
日新月異的新造車戰場,掉隊一個季度再翻盤的可能性近乎于零,但 L60 偏偏做到了。
因為 L60 本身是一臺好車;而它背后的蔚來 NT3 平臺,更是十年研發的集大成者。
同樣基于 NT3 平臺,蔚來公司三款全新主力 SUV:L60、L90、ES8,全都成為了細分市場的熱銷車型。
特別是,即使今年超大電池增程/插混層出不窮,但兩款 NT3 平臺純電大三排 SUV 的銷量,完全稱得上現象級。
![]()
就 10 月份銷量來看,L90 和 ES8 已經各自躋身于 30 和 40 萬價位段,不分能源形式的大三排 SUV 銷量第一梯隊。
究其原因其實很簡潔,化用一下李斌在全新 ES8 發布會上最后一頁 PPT:今年蔚來率先沖進了純電時代。
從特斯拉掀起 21 世紀(參數丨圖片)純電浪潮開始,純電平臺的空間優勢、效率優勢,讓純電車成為「大趨勢」的代名詞。
但將趨勢變成現實,將純電車打造成一門能掙錢的生意,特斯拉用了超過十六年,而用李斌本人的話來講,市場不會再給蔚來十六年。
![]()
好在,這個時代回應了蔚來過去十年的不懈耕耘。
2025 年我國新能源滲透率全面突破 50%,碳酸鋰價格經歷 2022 年的波動后屢創新低。這是市場認知和原材料鏈條的雙向成熟,屬于「天時」。
趕上天時的,則是蔚來十年磨一劍的 NT3 平臺。
今年各大車企紛紛推出大于 800V,甚至沖擊 1000V 全域電壓的整車平臺。但率先官宣超高壓整車平臺的,是 2023 年末的蔚來。
2023 年 12 月,蔚來帶著 925V 全域電壓的 NT3 上演架構層面的「王者歸來」;2024 年 5 月,樂道 L60「含著金鑰匙出生」。
超高壓只是 NT3 平臺的其中一道主線,極高的空間利用效率、極低的系統通信延遲、極靈活的電池/電機/域控兼容性,讓蔚來可以基于 NT3 打造橫跨 20-100 萬元區間的智能純電車型。
而最終進入超高壓時代,蔚來比業界主流發布早了接近一年,量產則早了接近半年。
對于競爭激烈的新能源市場,半年足以帶來截然不同的反應。
![]()
如果說此前蔚來面臨的負面輿論和銷量壓力,某種程度上來源于產品節奏、研發節奏、營銷節奏的磨合不暢;那么到了 2025,到了 NT3 節點,蔚來過去十個月呈現出的,是游刃有余和如臂指使。
蔚來今年強勢翻盤,看上去逆輿論與反直覺,但往深處想,則是順應時代和技術的潮流。
![]()
人心向背
僅僅半年后,蔚來攻守之勢易也。
站在產品端、技術面去觀察,蔚來其實從來都處于行業頂流,過去半年來的調整,則主要集中在凝神聚氣。
說得直白點,是要打造「人和」,用結硬寨打呆仗的方式,團聚蔚來人的信心。
用半年前上海車展,沈斐接受我們專訪時的原話來說,就是「潤物細無聲」,但要做到「每個人每個月要比上一個月多賣一臺車」。
![]()
沈斐從蔚來能源轉戰樂道品牌,本身就是今年蔚來組織結構改革的「神來之筆」。
過去十年打造了橫跨中國的換電網絡之后,沈斐前后經歷過十年四代換電站和,經歷過從 0 到 3000 座的日拱一卒。
最終這樣的精神,他也注入到新階段的樂道品牌中——相比 L90 的登場即炸場,L60 的逆風回漲,某種意義上更加不可思議。
同樣逆風的,當然還有螢火蟲。
螢火蟲是一臺好開好用的純電小車,但發布之初螢火蟲堪稱全網群嘲,「難看」、「蔚來不會造小車」、「太貴了」不絕于耳。
![]()
外界喧囂之下,金舸和螢火蟲團隊依然維持了定力。
甚至于,螢火蟲上市發布會后不足 12 小時,金舸就用一場對答如流、胸有成竹的群訪,為螢火蟲的運營力挽狂瀾。
「懂車」,這是外界對金舸和螢火蟲團隊的第二印象,而「爬坡」,則是市場給予螢火蟲本身的第二次回應。
當然,要討論今年蔚來的人心向背,依然離不開李斌。
成都車展上,秦力洪官宣了可能是最近兩年蔚來極為重要的一次價格體系更新,556677 車型全面調價。
![]()
當晚的李斌,則在上海總部舉辦了一場直面用戶風暴的面對面。
![]()
這場面對面網上可以找到很多全程錄播,后半程用戶提問堪稱狂風暴雨,而李斌就站在風暴最猛烈處。
這里可以給個結論:縱觀所有品牌、所有高管、所有涉及新老交替的用戶交流中,李斌和蔚來的真誠都首屈一指。
而所謂人心向背,最終都來自真誠的力量。
![]()
單季 15 萬和必須盈利
天時地利人和都講完了,蔚來什么時候賺錢?
李斌的目標是「四季度必須盈利」,而盈利的方式有很多種,蔚來選擇的依然是「難而正確的事情」——多賣車,而不只是砍預算。
二季度財報會議上李斌就提到四季度要力爭「月交付過 5 萬」,也就是單季度賣出 15 萬臺新車。
![]()
剛剛過去的 10 月份,蔚來首次沖破 4 萬大關。如果想要實現 15 萬臺車的交付目標,蔚來必須在 11 月和 12 月,連續沖破 5 萬和 6 萬兩個里程碑。
每個月一萬的增量,對于主打 20 萬以上市場的高端純電品牌,堪稱天塹。即使已經證明了技術和產品實力的蔚來,也必須三軍用命。
譬如,兩款大三排產品 L90 和 ES8,都必須在 12 月份達到 1.5 萬臺的全鏈條交付能力。
全鏈條,指的是從供應鏈到門店端,都要為 1.5 萬臺的交付能力做好準備,而這正是過去蔚來曾經交過的學費。
15 萬臺的話題到這就先告一段落了,因為是否達成 15 萬臺的單季交付量,與蔚來四季度是否盈利之間,其實并不是唯一關聯。
舉個例子,二季度財報中,蔚來公司的汽車業務毛利率為 10.3%,而李斌表示四季度會達到 16-17%,其中 L90 和 ES8 的毛利會達到 20%。
10 月銷量出來之后,電動星球詢問了蔚來內部人士對于毛利率的預期,得到的答案是「整車毛利表現很好」。
不止多賣車,還要賣有合理毛利的車,這是李斌過去幾個季度一直強調的目標,四季度蔚來將呈現出新成果。
另一個和盈利同樣重要的,是趨勢所向。
截止到今年 8 月份,我國新能源市場細分滲透率層面,插混沒有任何一個月超過純電——即使新能源總體已經過半,理論上「更容易被接受的」插混/增程,依然沒有超越純電銷量。
而這股趨勢中,蔚來用高端純電銷量進一步佐證了純電時代的全面開花。
趨勢疊加毛利,所以同樣的交付量,蔚來正在追求更高的「銷售質量」——換句話說,同樣是 4 萬、5 萬的交付,如果毛利不合理,依然不會有更好的財報數字。
然而,寫到這里,結論是什么?
![]()
10 月的蔚來如標題所示,已經回到了它本應身處的位置。技術、產品、商業模式的引領,終于贏得了市場的持續認可。
經歷年初的動蕩后,蔚來憑借著戰略定力趟過谷底,抓住了可能是最后的時代機遇,打開了屬于豪華純電的時代。
事實上,四季度能否實現「蔚六萬」,也許已經不再影響增長曲線本身,因為豐收季已經到了。
我們正在見證一個越寫越昂揚的故事。
(完)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