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小小一粒大豆,背后居然涉及到了地緣戰略、國際政治、還深刻影響了中美關系、巴西老百姓的直接收入。
![]()
提起大豆,大豆制品,在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豆芽是清新蔬菜、豆腐是制作家常菜不可或缺的原料、豆漿是不少人的早餐必備......。
大豆還可以制作豆油,豆油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豆粕,還是理想的豬飼料、牛飼料......。
![]()
小小一粒豆子,千變萬化間,早已讓自己馳名海外。
中國人對大豆的“需求”,歷來要比其他國家高上好幾倍不止。中國人對蛋白質的攝入方式,也是主要通過大豆。
五千年以來,中國人從來沒有像歐洲人一樣,喜歡從動物身上、動物的乳液身上攝取蛋白質的習慣。而中國人到了如今身體素質,還依舊抗打的原因,主要是從大豆身上彌補了“這種遺憾”。
因此,稱大豆是整個中國糧食進口環節的“命脈”,也不為過。
![]()
近些年來國家為了保持這條“命脈”的正常運轉,可是費了不少的心力。甚至一度,還因為大豆的進口安全問題,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
巴西、阿根廷、俄羅斯、美國.......,好幾個盛產大豆的國家,都被我國的中糧集團,一一選為大豆進口國。
每年要進口哪些國家的大豆,也在我國的一一衡量,和他們的博弈間,成為每年的大事件!
這不最近就發生了一起,因為大豆,讓巴西豆農們都傻眼的事情。
大豆貿易的重要性
說起這個大豆啊,它可太重要了!美國總統特朗普那么不可一世的人,居然為了避免國內的大豆,淪為廢大豆,特意在韓國多等了中國代表團一天。
其中一個最大的目的之一,就是讓美國國內的大豆滯銷,希望中國可以不計前嫌、出手相助。
![]()
誠然,特朗普的選民們,美國豆農占有很大比例。如果因為特朗普的上臺,他瘋狂推行地針對中國的政策。讓中國反制后,導致美國豆農們的大豆無處可賣,
就成了他“特朗普”的罪過。
為了這批豆農們手中的“選票”,為了自己能在下一屆美國大選時“春風得意”。特朗普在韓國等待中國代表團時,一改往日的嬉笑怒罵。轉而成了一個正經到不行的政客,和中國代表團舉行了長達1個半小時的談判。
![]()
談判后,中美之間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政治、外交關系。在高談闊論間,慢慢降了溫,趨于平緩。
而盼星星盼月亮的美國豆農們,終于可以賣一把自家的大豆了。
中國在這個時間段內,和美國在大豆方面達成和解,也實在是太妙了。我們都知道就在上一階段的大豆采購中,中國糧食進口商,可是風風火火往巴西、阿根廷進口了不少大豆。
![]()
可巴西實在算不上是個好賣家,也或許是一朝得志,開始洋洋得意起來。巴西糧食方面的官員認為,自己是除美國外,全藍星最大!最大!的大豆出口國,某東方大國想要大批量進口大豆,只能從自己這里買。
那個時候的巴西,可真真有了一副壟斷者的嘴臉。不僅挑唆自己國內的豆農們,瘋狂囤積居奇,還把大豆的定價給定得越來越高。
幸虧那時我國并沒有被巴西的“騷操作”,給牽著鼻子走。轉而將目光放在了阿根廷,而阿根廷也很聰明地調整了一下關稅價格。
巴西想囤積居奇發大財的夢想,徹底破產,自己還碰了一鼻子灰,讓國內的豆農們怨聲載道。
![]()
巴西原以為自己是玩家,沒想到自己儼然已經成了棄子。近期對于巴西來講,還有更嚴重的事情發生,那就是美國在全球大豆貿易上的重新入局。
美國中央大平原今年可謂是風調雨順,又加上肥沃的土地。讓成片成片的美國大豆,都結出了個頭大、滾圓滾圓的果實。
既然美國大豆如此“豐產、高產”,對大豆有著巨大需求的中國,自然是愿意多多采購了。
又加上中美元首會晤的東風,我國中糧集團一次性采購了大豆18萬噸。采購計劃上還標明,這18萬噸大豆,將來從美國的港口城市洛杉磯和舊金山運走。
![]()
運到中國后,馬上裝車送往遼寧的幾家大型榨油廠。
到了那時,成千上萬斤新鮮出爐的豆子,飄散著豆香味。在美國海岸港口上,被集中裝箱,然后運往東方大國。
中國為什么會一下子又突然調轉方向,將誠心貿易的態度,突然轉向美國了呢?
答案,肯定不是為了賣給美國面子,而特朗普政府的面子也沒有那么大!
美國的大豆,低價了!
真正的答案則是“價格”,美國今年的大豆價格是真低啊。比起購買巴西的大豆,美國的大豆,每一百噸能便宜一千萬元。
一千萬元,這個數字的誘惑力相當大,畢竟我國也是做買賣。付出的少,買到的貨好,誰都樂意做成這筆交易。
況且美國方面還具備港口優勢,在美國貨物吞吐量超千萬級別的港口,就有幾十個。要知道,需要漂洋過海進口的糧食,很多都是幾十噸、幾百噸的量。那些出口的國家有沒有這個能力,也非常影響運輸價格和運輸效率。
![]()
比起美國來,巴西在這方面就差遠了。它僅有的幾個良港,還是在中國企業的幫助下,才建立起來的。
結果呢,巴西突然犯了白眼狼屬性,覺得前一階段的中美貿易戰,打得是不可開交。中美之間的關系已經算是“吹了”,中國人對大豆又如此“喜愛”。
那么久僅剩自己一家,可以出口多多的大豆,自然而然可以漫天要價。況且,中國的企業在巴西努力了這么久,才建造成的大橋、港口,肯定也會舍不得不用。
他們先是私自將大豆每噸的價格,從580元美元,給私自調到了650美元,漲動幅度一度超過了12%。
可國際形勢風云變幻,一個小小的巴西,想利用大豆讓自己上桌,這番“政治抱負”還是太稚嫩了些。
中國為什么在這個時候,和美國又有點“和好如初”的意思,邏輯其實很直白!
美國農民和其他國家的農民還不一樣,美國農民人家“種地”,國家是有很大補貼的。況且美國還有針對農民的低息貸款,因為共和黨的選民也多為美國農民。特朗普上臺后對自己這一幫選民,那可是放在心上的。
美國農業部的數據,也是白紙黑在的擺在那里,今年入秋以來。大豆的出口成交量慘不忍睹,只有區區的890萬噸。
而美國農民們足足種了8700萬英畝的大豆,大豆豐收,保守估計今年的大豆產量會在1.23億噸。
美國如此充沛的大豆存儲量,必然要在今年就找好買主。價格都好商量,不然爛在倉庫里,光是清理費就得好大一筆。
中國又是對大豆非常有需求的大國,我國雖說是高山叢林、丘陵平原、盆地濕地......,各種地形地貌非常豐富的國家。
但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帶,也就那么幾個。平原上首當其沖,就得多種一些能填飽中國人肚子的糧食作物,其次才能種大豆這樣的經濟作物。
![]()
所以這就導致了,成片的大豆種植區,非常稀少,也就在東北才能出現成規模的大豆種植園。別的地方都非常少見,別的地方的農民也就會在犄角旮旯處,種上幾行幾列。
結語
其實,中美之間,糧食貿易只是最基礎的貿易。中美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合作才能讓彼此之間國運昌隆。
見微知著,大豆貿易,雖說是中美之間極其重要的一項貿易。但中美之間更多的則是,化工、重工、輕工、電子.......,之間的貿易。
現在,中美大豆貿易已然破冰,剩下的眾多領域,也可在熱火朝天的大豆貿易下。彼此在各個精分領域,加強合作,讓中國和美國的老百姓實現雙贏。
在熱火朝天的大豆貿易下,我們國家也沒有單單依靠國外進口,而是科學院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究新品種的大豆,正制定計劃培育一些新品種的大豆。
小小一粒大豆,國家內外都在為它做努力。我國找了那么多的供應國,也是為了讓中國的糧食集團。未來可以以最優的價格進口,保證中國老百姓的餐桌安全。
資料來源: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