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上線的《樹影迷宮》大家都追了嗎?
![]()
等待更新的日子實在難熬,于是我一口氣讀完了原著小說的結局,心里像壓了塊沉甸甸的石頭,久久無法釋懷。
原本以為這只是一部常規的刑偵題材作品,沒想到編劇層層設伏,每一處轉折都像暗雷引爆,最終讓人頭皮發緊、脊背生寒。
![]()
趙趕鵝因一次情緒失控被調離一線,師父冉曦帶著未解之案含恨離世,而那個折磨他們整整十八年的“胡同殺手”,竟然始終藏身于日常視線之中!
這樣的收尾充滿諷刺意味——就像你翻遍屋子尋找丟失的鑰匙,最后發現它一直掛在自己的胸前。
![]()
今天我們就來剖析一下,為何這部劇的終章并非破案成功的凱歌,而是一曲關于人性崩塌的悲鳴。
2
一, 趙趕鵝的失誤
趙趕鵝這個人物,從登場起就透著一股執拗勁兒。
![]()
作為公安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他不甘心在基層處理鄰里糾紛,一心渴望偵破大案要案,證明自己的能力。
他與師父冉曦之間的沖突,本質上是兩種執法哲學的碰撞:一個是依賴經驗與人情的舊派警察,一個是信奉程序正義的新一代警員。
![]()
可趙趕鵝太過急切。
在圍捕嫌疑人王坤的過程中,他并未掌握確鑿證據,卻因對方激烈反抗而失去冷靜,貿然開槍擊中其腿部。
![]()
真相揭曉后才知,王坤并非真兇。這一槍不僅誤傷無辜,更徹底終結了趙趕鵝的職業前景——他被調往槍械管理崗位,遠離偵查前線。
這看似是一時沖動,實則是長期挫敗積累下的精神潰堤。
![]()
面對接連不斷的受害者,線索一次次中斷,正義遙不可及,這種無力感足以摧毀任何一個有良知的執法者。
趙趕鵝的悲劇在于,他越是拼命想抓住兇手,越是在無意間將自己推入深淵,親手斷送了追尋真相的權利。
![]()
3
二,冉曦的離世
冉曦這位老刑警,堪稱全劇最令人心碎的存在。
![]()
他對胡同里的每戶人家如數家珍,誰家夫妻吵架、哪家添了孫子都能娓娓道來。他的破案方式不靠高科技,而是憑借多年沉淀下來的“人情直覺”。
可就是這樣一位經驗豐富、洞察細微的老警察,直到退休也未能揭開“胡同殺手”的謎底。
![]()
他在潘家園開了間古玩鋪子,試圖用瑣碎生活沖淡記憶中的血腥畫面,卻最終被肺癌奪去生命。
冉曦的離去,標志著一個時代的落幕。
![]()
他們那一代警察,辦案靠的是走街串巷、挨家走訪,沒有DNA比對,也沒有遍布街頭的監控系統。
他帶著十八年懸案的遺憾離開人世,仿佛一本寫到中途戛然而止的小說,停在最令人窒息的章節。
最刺痛人心的是,兇手在他生前每日相見,竟是他口中常提的“老熟人”田浩。
![]()
4
三, 破案的關鍵,竟是一口痰
案件得以告破,全賴一名法律專業女生的堅持。
她在公用電話亭遭遇一位穿中山裝的老者尾隨,對方追不上她,竟朝她外套啐了一口濃痰。
![]()
多數人可能只覺惡心便作罷,但她選擇報警并堅持進行DNA檢測。
結果出人意料:痰液中的遺傳信息與十八年前受害人劉珂指甲縫中提取的上皮細胞完全吻合。
![]()
而那位吐痰的老頭,正是多年來以焦急父親形象示人的田浩。
這種破案方式荒誕得近乎黑色幽默。
![]()
冉曦和趙趕鵝耗費十八年光陰,一個抱憾而終,一個仕途盡毀,苦苦追尋的兇手,竟被一口唾沫暴露行蹤。
這不是戲劇化的夸張,而是現實本身對執著者的嘲弄——有時真相并不藏在密室深處,就在你腳下最不起眼的塵埃里。
![]()
5
四,胡同里的“老好人”,才是真正的“魔鬼”
田浩這個角色,像是編劇甩給觀眾的一記響亮耳光。
![]()
誰會懷疑他是殺人犯?
女兒田暢因早戀離家,他日日出現在派出所打聽消息,連冉曦這樣閱人無數的老警察都被他的“父愛深情”所打動。
可正是這個表面老實本分的父親,竟是制造多起少女命案的“胡同殺手”。
![]()
他的犯罪動機扭曲至極:
因女兒不服管教離家出走,他妄圖通過制造惡性案件,促使警方擴大搜查范圍,逼迫女兒意識到外界危險從而主動回家。
![]()
這種披著“為你好”外衣的極端控制欲,遠比赤裸裸的暴力更加陰森可怖。
首次作案未被識破后,他逐漸沉迷于殺戮帶來的掌控感,一邊假裝焦急尋女,一邊繼續殘害無辜少女。
![]()
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在鄰里間的形象堪稱“模范居民”。
陪老人下棋、幫孩子修車、給女兒梳頭時連發卡方向都要擺正——完美得不像真實存在的人。這份精心構筑的偽裝,讓他成功騙過了所有人,甚至包括專業的偵查人員。
![]()
隨著真相浮出水面,田浩的心理創傷也被逐步揭示:童年曾被關進棺材,對生死形成畸形認知。
當女兒進入青春期,他對她的占有欲演變為病態監控:嗅聞衣物是否有異性氣息,旁敲側擊探問是否仍是處女。
![]()
女兒不堪壓迫逃離家庭,他非但沒有自省,反而用極端手段實施“教育”。這種以親情為名的暴行,令人毛骨悚然。
更可怕的是,田浩從未認為自己是個惡魔。
![]()
在監獄中他給女兒寫了七封信,最后一封僅有一句話:“爸爸把繩子留給你,別忘了顏色。”
那根紅色鑰匙繩,是他每次作案后留下的標記,在他心中卻成了父愛延續的象征。這種嚴重的認知錯亂,比純粹的邪惡更令人膽寒。
![]()
6
六, 我們都是迷宮里的困獸
《樹影迷宮》的結尾,并未呈現傳統意義上的正義伸張。
冉曦含恨離世,趙趕鵝被迫退場,真兇雖已落網,但逝去的生命與虛擲的十八年再也無法挽回。
![]()
這部劇最鋒利之處,在于它撕開了“熟人社會”的溫情面紗。
胡同口那個陪你下棋的大叔,或許正是雙手染血的兇手;每天對你微笑問候的鄰居,內心可能藏著最黑暗的秘密。
![]()
同時,警察也不是無所不能的英雄,他們會判斷失誤、會被情緒左右、會在現實面前低頭認輸。
趙趕鵝與冉曦用十八年光陰證明:真正的刑偵工作不是驚心動魄的追逐,而是日復一日蹲守在巷口,數著自行車輪轉了多少圈的枯燥堅守。
![]()
7
結語
《樹影迷宮》的結局,如同一記沉重的悶拳擊中心臟。
它讓我們直視一個事實:人性的復雜程度,遠遠超出“善”與“惡”的簡單劃分。
![]()
田浩是殺人狂魔,也是深愛女兒的父親;趙趕鵝是熱血警探,也是造成冤案的加害者;冉曦是智慧長者,也是未能完成使命的失敗者。
這場持續十八年的追兇之旅,本質是一場由執念驅動的集體悲劇。每個人都被各自的信念困住,最終全都迷失在無形的心靈迷宮之中。
或許創作者真正想傳達的是:真正的迷宮,從來不在胡同深處,而在每一個人的靈魂內部。
![]()
至于電視劇改編與原著之間是否存在差異,還有待后續劇情揭曉,我們一起靜觀其變。
信息來源百度百科《樹影迷宮》
[免責聲明]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文章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僅個人觀點,請理性看待。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