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這是解放軍72集團軍某旅的搶灘登陸演習,讓觀眾們眼前一亮的是,機器狼也參與了。畫面公開后,有網友認為演習中搶灘的人員部署太過密集,像是在過家家,而且機器狼似乎沒有宣傳的那么厲害,性能被夸大了。那咱們就來分析分析,是不是真如大家說的這么不堪。
![]()
演習是為誰而準備的不必多說,但是過程中導演組安排的可不是草莓兵,而是解放軍進行防御。紅方進攻一度被限制在登陸地點的灘頭上不能動彈,機器狼也被打的像狗一樣狼狽。最后紅方還是靠空降迂回戰術奪取了灘頭陣地,為后續部隊上岸掃清了障礙。
在奪取陣地時,視頻有介紹還用到了爆破手段,顯然,還有很多畫面沒有放出來。
![]()
這個演習與實戰差距有多大呢?很多人忽略了導演組在當中起到的作用,按照演習劇本來說,在這次搶灘登陸之前,敵方只有殘余部隊在駐守陣地。
我們可以猜測一下,真實戰場上這些灘頭陣地包括后方的補給線早就被導彈、火箭彈洗過地了。而且在戰士們上岸之前,是開著05式兩棲戰車的,前面還有無人機開道。這種情況下,灘頭陣地還能有“敵軍”,還能組織起高效的反擊,就很離譜。所以很多網友談實戰怎么怎么樣,實戰狀態下對面部隊早崩了。不過,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導演組的料敵從寬原則也是正確的。
![]()
在演習中,機器狼的表現沒有想象的那么好也正常,在灘頭上一覽無余,即便機器狼的底盤低,也同樣全部暴露在敵人的槍械之下。如果是俄烏戰場那樣的大平原,有樹林和草叢遮擋,機器狼的生存概率會高很多。
即便如此,機器狼還是發揮了很大作用。保障型機器狼背上可以背著一個軍綠色的箱子,里面有彈藥和各種物資,能節省解放軍戰士的體力。它可以運20公斤的貨物,當然也可以拖運20公斤的炸藥。
![]()
比如俄烏戰場上,俄軍最喜歡扔的反坦克地雷,一個的重量大概是9.5公斤,丟一個到戰壕里,敵軍沒被炸死也會被震的喪失戰斗力,這種地雷機器狼可以背兩個。當然解放軍有更好的,可以看到這個綠箱子打開后里面是兩個火箭筒。
![]()
還有偵查探測型機器狼,它的前后配備激光雷達,外加5個環視攝像頭,可360度感知周圍環境。頭部還有紅外熱成像儀,能在濃煙、黑夜環境下鎖定混凝土工事內的目標,探測距離500米。只需4只這樣的機器狼,在幾分鐘之內就能獲取10公頃的地面戰場數據,后方指揮部可根據數據構建戰場三維模型,任何偽裝或隱蔽的目標都逃不過它的法眼。
火力打擊型機器狼身上背著突擊步槍和火箭筒,它的打擊精度很高,依托偵察狼收集的數據,火力打擊狼可以找到最佳的攻擊陣位,然后開火。在演習中可以看到,這些機器狼跑的速度都很快,唯一的遺憾是,沒有看到火力大打擊狼自主開火,這個權限應該沒有開。
![]()
總的來看,這場演習更多的是向對岸表明態度,另外致敬一下先輩,真實的交戰不會把人員聚集的這么密集,雙方交火也不會這么近,無人機使用量更不會這么少。
演習看的軍迷們心癢難耐,很多恨不得自己鉆進屏幕里現場指揮。你還別說,很多建議是真的有價值。比如機器狼應該空投繞后偷襲,用大型無人機掛炸藥實行爆破,而不是戰士們上前爆破。搶灘登陸正面對抗的地面無人設備應該用履帶式的無人戰車,外表有裝甲可以抵擋輕武器射擊。其實這種無人戰車解放軍也是有的,既有履帶式也有輪式,在海灘上的行動速度更快,比機器狼要好用。
![]()
此次是解放軍在逐步適應與無人設備協同作戰的一個過程,包括戰術思想的改進,一款裝備性能不論多好,也要會用才行,否則發揮不了它的價值。
目前解放軍正在從信息化朝著智能化轉變,這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即便是美軍,現在也做不到。他們搞無人裝備聯合演習,還需要從國內采購機器狗,那么在戰時這些機器狗會不會調轉槍頭呢?
![]()
最后要說的是,現實戰場,紅軍這么打,必然已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