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我88歲的姑媽去世。我特意請假,回老家奔喪。
姑媽的家,離我家有七八里地,年少的時候,我經常去那里,因此,在那個村莊,我還是有一些熟悉的人。
![]()
姑媽下葬的日子,是11月17日,那天有點冷,由于姑父兄弟姐妹比較多,那天感覺來了很多的客人。
姑媽這個年齡,在農村應該算是“喜喪”。老家的葬禮,有很多的繁文縟節,想到姑媽生前對我關愛的點點滴滴,我在她的遺體前大哭了一場之后,便和弟弟出去,找了一個相對避風的地方聊天。
也許是因為客人比較多的緣故,他們中午的酒席,分了三個批次招待,我和弟弟選擇了最末的那次。
姑媽的遺體,放在了大表哥家,中午的酒席,是放在后院二表哥的院子里進行的,他家的院子比較大一些,門口有一片空地,剛好包桌廚師在那里做菜。
我走進院內時,第二批的人吃好剛剛散去,我數了下,共有16張桌子,凳子都是很簡單的鐵凳,圓桌看上去也很簡陋,我和弟弟選擇了靠門的位置坐下。
隨后,村里白事負責人拿著話筒開始吆喝,還沒有吃飯的人,有說有笑地陸陸續續趕來,我們那桌一共坐了九個人。
![]()
九個人中,我旁邊的是一位大叔,看上去有75歲左右,滿頭白發,看起來很慈祥,他介紹說,自己是本村人,同時,他還指著坐在他右側的一位中年婦女,說那個人也是本村的,而其他人,都是前來“燒紙”的客人。
中年婦女顯得特別憔悴,三十五六歲的樣子,臉色有些蒼白,感覺像是大病初愈的樣子。
隨后,村里幫忙的人,陸續給每桌發送了桌布、飲料和一次性的碗筷。
緊接著,開始上菜,八個涼菜,分量很足,口感也不錯,大家邊吃邊議論著。
大家正吃著的時候,那個中年婦女突然起身,說是給負責白事的“大總理”要個塑料袋,隨即他走開了。
這時,我身旁的大叔則站起來對大家說:“下面上來的葷菜,大家最好少吃或者不吃!”
我一臉迷茫,難道他知道內情,那些葷菜都是些變質的?
隨后,大叔接著說道:“剛才那位走出去的女人,是我們村里的貧困戶,家里四個孩子,她本人身體也不好,這樣我們省下來,可以讓她帶回家!”
大叔話音剛落,那女人手里拿著兩個塑料袋走了過來。
正像大叔所希望的那樣,我們那些人,都是在吃最初上來的六個涼菜,一副津津有味的樣子。
那女人不斷地招呼大家趁熱吃,但大家都紛紛說,太油膩了,吃不下,再說剛開始上的菜,分量太足,也吃得差不多了。
![]()
事實上,如今大家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發自內心地說,像我這樣,寧愿吃一些素菜。
大概十五分鐘吧,我們的午餐結束了,大家起身離場,身旁的大叔對那婦女說:“你看,這蒸雞、整鴨、整魚和羊肉這一點沒動,你趕緊把菜折起來吧!你把袋子拿過來,我幫你!”
我看到眼前的場景,也拉住了正要離開的弟弟,和那個大叔一道,幫那位女人打包。
那女人不停地道謝著,顯得很有禮貌。
女人提著五六個裝滿剩菜的塑料袋走了,我留意到她的眼眶里盈滿了淚水,心里一陣刺痛。
我向那位坐在我身旁的那位大叔豎起大拇指,為他的做法點贊。對于我們而言,只是少吃了一口飯菜,但對那位困難的婦人而言,卻是一家人改善幾天的美食。
![]()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