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當“美軍批準援烏戰斧導彈”的消息傳開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會被一盆冷水澆透。
![]()
原來這項政治決策的最終決定權仍掌握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手中,特朗明確表態:并未真正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導彈,目前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普京不愿結束沖突。”
從“可能提供”到“壓根沒考慮”,總統的“急剎車”,短短幾天的時間的劇情反轉,不僅讓基輔的“遠程打擊夢”瀕臨破碎,更將俄烏沖突的博弈推向了更危險的邊緣。
![]()
美軍被曝同意向烏提供“戰斧”
頓巴斯戰場節節敗退,紅軍城被圍,烏軍急需能打擊俄本土能源設施的武器 ——“戰斧”導彈成了澤連斯基眼中的“救命稻草”。
![]()
就在當天,三名美歐官員傳來好消息:美國國防部已完成對援烏“戰斧”的評估,確認不會影響美軍庫存安全,正式同意向烏克蘭提供該導彈,最終只需總統特朗普簽字即可生效。
這一消息讓歐洲盟友欣喜若狂,但興奮很快被現實澆滅,就在澤連斯基團隊忙著制定“戰斧使用計劃”時,特朗普的表態給了他們當頭一棒。
![]()
特朗普翻臉比翻書快
“并未真正考慮,沒有任何跡象。”11月2日,面對記者追問,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直言,“他們還在打…… 對雙方來說都很艱難,有時候,你只能讓他們打完這場戰爭。”
![]()
而這番話徹底推翻了美軍的“放行”信號,不過回顧特朗普的態度變化,堪稱“反復橫跳”的典型。
10月初,公開稱“美國有大量戰斧,可能提供給烏克蘭”,給澤連斯基畫下大餅,之后與澤連斯基白宮午餐時突然改口,“我們不想拱手讓出保護國家所需的武器”,閉門會議更明確 “現階段不提供”。
![]()
如今特朗普直接宣稱“從未真正考慮過”,態度徹底轉向消極,而且特朗普的表態讓五角大樓陷入尷尬。
據透露,美方其實已制定好應急方案,可在總統下令后48小時內啟動交付,但現在“計劃只能擱置”。
但此時的“戰斧”導彈,對烏軍而言已不是“武器”,而是“救命符”,澤連斯基目前顯然把寶全押在了美國身上,可特朗普的“不考慮”,讓這份希望變得遙不可及。
![]()
或許特朗普政府的真實目的,根本不是幫烏克蘭取勝,而是用“戰斧大餅”實現雙重算計。
第一層是施壓俄羅斯,美國清楚,“戰斧”是俄的“紅線”,拋出援烏消息能迫使俄軍在紅軍城放緩進攻,為談判爭取籌碼。
第二層是消耗俄烏雙方,對美國而言,沖突拖得越久越有利:既削弱俄羅斯國力,又讓歐洲依賴美國安全保護,還能帶動軍火出口。
![]()
特朗普的“猶豫”正是這種策略的體現,既不徹底斷援讓烏崩潰,也不全力支持讓烏反攻,始終維持“可控消耗”狀態。
這種算計讓烏克蘭成了最大犧牲品,正如分析指出的,美國根本不在乎烏軍死活,只要能 “最大限度消耗俄潛力”就行,澤連斯基對此心知肚明,卻別無選擇,因為沒有西方援助,烏軍撐不過3個月。
![]()
最諷刺的是,特朗普口中“讓他們打完”的言論,正在紅軍城變為現實。
當2.3萬俄軍步步緊逼,3200烏軍彈盡糧絕,“戰斧”導彈成了鏡花水月,這場戰爭的結局似乎已逐漸清晰,而對頓巴斯的普通民眾來說,他們等不到特朗普的決策,只盼著炮火能早日停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