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兩天,上海金秋第一縷桂花香“上線”,而街頭巷尾的秋日“皮膚”也紛紛更新,勾起了市民游客尋秋、撿秋、曬秋的熱情。
![]()
近日,滿城桂花飄香。靜安寺旁多株淡黃、金黃的桂花樹不僅裝點了秋天,還為路人送來了一縷縷香氣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
有親子家庭專程奔赴田間尋秋。在寶山區羅店鎮遠景村,稻子已褪去青澀,像是大地寫給天空的信,字字金黃。秋風拂過千畝稻海,裹挾稻香輕撫臉頰,呼吸間盡是清新與寧靜。白天帳篷外的燒烤香飄四溢,夜晚的露天電影之余,人們還能圍爐煮茶閑話家常。
![]()
周末,市民游客來到寶山羅店遠景村“撒野”,享受鄉村秋色 楊建正 攝
也有“街拍達人”上街撿秋。不少“小姐姐”瞄準了徐匯、靜安充滿煙火氣的小馬路和老建筑,一路踩著落葉收集秋色。她們熱衷于捕捉與武康大樓同框的金色懸鈴木;在五原路菜場周邊打卡煙火氣版落葉;到富民路咖啡館窗前賞“落葉雨”……一雙雙慧眼也為日常注入滿滿的季節儀式感。哪怕趁著工作日午休,在復興公園漫步、聊天,也能在溫暖的陽光里與秋日浪漫撞個滿懷。
![]()
金山區山陽鎮金山嘴漁村,兩座花橋與漁村的古樸風貌相映成趣,成為打卡熱門地 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攝
![]()
復興公園里,一群群秋游學生沐浴陽光。草坪上,戀人也沉浸在秋天的浪漫中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
還有“文藝控”愛在展覽中品味秋境。龍美術館(浦東館)舉辦的“橙黃橘綠時”秋季藝術展格外應景。無論是潘玉良的《青瓶紅菊》、周碧初的《秋波雙亭》,還是王劼音的《秋色》,都通過應季花卉、水岸自然、秋收農忙等題材,呈現創作者心中的秋日意趣。展廳內陳設的中式家具、文房用品、海派旗袍等物,也一再呼應秋日的雅趣,邀更多觀眾一起體味這個斑斕的季節:秋,也是“第二春”,而每一片葉子都是一朵花。
![]()
嘉定秋霞圃里,水中倒映出層次豐富的秋葉和白墻黛瓦,如一幅油畫 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 攝
![]()
寶山寺紅楓在藍天的襯托下格外艷麗 新民晚報記者 劉歆 攝
原標題:《新民目擊 | 一起來曬秋》
欄目編輯:薛慧卿 文字編輯:肖茜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攝影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