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錄取的本科學生、研究生人數,一直是網友們關注的焦點。2020—2025年保研錄取數據呈現穩步發展態勢,不過受公開信息限制,不同年份的數據詳盡程度存在差異。
2020年及2022—2024年的完整錄取人數尚未有官方明確公示,但結合2021年、2025年的公開數據及趨勢推測,這六年整體保持規模穩定增長。
2021屆清華大學擬錄取保研學生中,僅本校保研人數就約達1600人,推測當年總錄取規模應在3000人左右。2024年的錄取規模與2025年相差不大,而2025年則有明確數據顯示,擬錄取推免生共計3677人,其中碩士推免生1799人,直博生1878人,這也是首次出現直博生人數超過碩士生的情況。
![]()
![]()
生源高校方面,2021年前的數據顯示,武漢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是重要生源地,其中2019—2021年武漢大學累計保送261人,位居榜首,四川大學以259人緊隨其后。
2025年的生源則呈現出頂尖高校集中的特征,浙江大學以63人成為輸送人數最多的高校,同濟大學59人、中國人民大學55人、北京大學49人,這些數據反映出清華大學保研生源始終以國內頂尖高校學子為主,生源質量穩定且優質。不過自2022年起,清華大學不再公開保研生源的具體來源校,2022—2024年的詳細生源高校分布已難以精準追溯。
![]()
相較于前幾年,2026年清華大學保研錄取呈現出更為鮮明的專業特征,且數據更為詳盡。本年度擬錄取保研學生共2683人,其中碩士生994人,占比約37.05%,直博生1689人,占比約62.95%,直博生占比進一步提升,延續了2025年直博生超過碩士生的趨勢。
從院系覆蓋來看,擬錄取碩士研究生的院系共33個,占全部50個學院的66%,而直博生則有49個專業院系設有保研錄取計劃,顯示出直博招生在專業覆蓋上更為廣泛。
![]()
具體到專業錄取數據,碩士生中經濟管理學院以102人位居首位,美術學院86人排名第二,集成電路學院與法學院各75人并列第三,人文學院66人、軟件學院61人、建筑學院55人、新聞與傳播學院46人、電子工程系37人、土木工程系30人、臨床醫學院29人依次位列第五至十一位。
直博生的專業分布則呈現出明顯的理工科主導特征,生命科學學院以164人成為錄取人數最多的專業,電子工程系87人排名第二,化學系與物理系均錄取86人并列第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85人、航空航天學院77人、電機工程及應用電子技術系68人、精密儀器系與工程物理系均66人、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60人、求真學院56人、能源與動力工程系52人依次排在第五至十二位。
![]()
此外,本年度清華大學還調整了保研選拔流程,取消夏令營,將預推免作為主要錄取途徑,申請時間提前至2025年6月18日至7月5日,選拔節奏顯著加快。
保研進入清華大學,對學生而言意味著獲得了優質的成長平臺與廣闊的發展空間。從學術資源來看,清華大學在理工科領域擁有深厚積淀,生命科學、電子工程、計算機等熱門直博專業均配備頂尖師資與先進科研設施,如能源與動力工程系的能源動力專業,其擬錄取學生綜合考核成績普遍在80分以上,反映出選拔標準與培養質量的高度統一。
![]()
清華大學與國內外頂尖機構的合作頻繁,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機會,尤其直博生能更早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為學術生涯奠定堅實基礎。
在就業與發展前景方面,清華學歷在就業市場中具備極強的競爭力,即便在互聯網行業波動等就業形勢下,其畢業生仍能獲得各類優質崗位。
![]()
從生源質量來看,能保研進入清華的學生多來自浙大、同濟等頂尖高校,這種精英聚集的環境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與人脈資源。
清華大學有出國深造的傳統,保研學生可借助學校的國際聲譽與合作網絡,獲得前往世界頂尖高校深造的機會。
![]()
對于選擇學術道路的直博生而言,學校在科研資源與學術評價體系上的優勢,能助力其快速成長為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對于傾向就業的碩士生,學校的行業影響力與校友網絡則能為其職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整體而言,保研清華大學不僅是學歷的提升,更是獲得了學術成長、職業發展與國際視野的綜合優勢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