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前言
娛樂圈這瓜,真是越來越沒底線了!
誰能想到,一位是被譽為文藝片大師的國際名導,一位是手握白玉蘭獎的王牌編劇,竟會在一段流出的錄音里“翻車”得如此徹底!
![]()
甚至錄音中出現了開女演員黃腔、辱罵資深老演員,甚至拿“襲警”的事情開玩笑。
可以說這已不是簡單的八卦,而其中涉及的人員名單更是十分炸裂,到底還有誰沒被波及到?
![]()
著名導演翻車!
還記得當年王家衛為電影《擺渡人》站臺,在社交媒體上寫下“我喜歡”后,半個娛樂圈明星排隊轉發“我也喜歡”的盛況嗎?
![]()
![]()
當時,唯獨王傳君耿直地寫下了四個字:我不喜歡。
![]()
一時間,他被推上風口浪尖,被不少人嘲諷為“不識抬舉”、“博眼球”。
然而,隨著古二曝光的一段段錄音,王傳君這句“不喜歡”的含金量正在持續上升,他被視為難得清醒、敢于不盲從權威的異類。
![]()
這一切的源頭,是編劇古二的絕地反擊。
據古二自述,他作為《繁花》項目的核心編劇,付出了極大心血,不僅深入采訪、自學外貿知識構建劇本主線,甚至還要兼任導演王家衛的“生活保姆”,從擋酒到送夜宵,事無巨細。
然而,他的月薪僅數千元,最終更悲慘的是,嘔心瀝血寫就的重頭戲份署名權被編劇秦雯奪走。
![]()
秦雯憑借此劇風光摘得白玉蘭最佳編劇獎,而古二只落得一個“前期責任編輯”的模糊身份。
在維權多次無果,且自身不幸確診漸凍癥后,走投無路的他選擇了曝光私人錄音這條險路。
這段錄音,徹底撕碎了王家衛長期營造的藝術家人設。
![]()
過去,我們聽聞他如何“苛刻”!
劉嘉玲曾自曝拍擦地板戲份NG了27遍,一度自我懷疑,梁朝偉則在《阿飛正傳》中一個鏡頭拍二十幾次,回家抱頭痛哭質疑演技,張國榮也曾感慨“每和王家衛合作一次,就受傷一次”。
![]()
那時,大眾普遍認為這是大師對藝術的極致追求,演員們的痛苦是“涅槃重生”的代價。
但錄音曝光后,再回看這些“美談”,味道全變了。
![]()
當一位導演在私下可以對合作者如此不尊重時,那些嚴苛要求,究竟是為了藝術,還是源于某種權力的任性與對他人付出的漠視?
王家衛的“大師”濾鏡,在這一刻出現了難以彌合的裂痕。
![]()
內容曝光,牽連人員眾多
在古二曝光的錄音內容,信息量巨大,堪稱“貴圈浮世繪”,將娛樂圈的拜高踩低、庸俗不堪展現得淋漓盡致。
首先是對演員的隨意貶損和開黃腔!
王家衛在錄音中直言唐嫣“很裝”,理由竟是她總是禮貌性地提前到片場,為此王家衛還特意安排老師更早到場,意圖制造一種“你不是最早”的反差,其心理令人費解。
![]()
更令人不齒的是,他們公然議論演員金靖的身材,言辭低俗。
王家衛甚至口出狂言稱“一定要搞她”,而更可悲的是,作為女性的編劇秦雯不僅不反感,反而迎合著開玩笑說:我也可以裝上兩個胸,就不用寫劇本了。
![]()
王家衛隨即接話:“那我一定收了你。”據悉,金靖在《繁花》中的戲份最終被全部刪除,如今看來,結合這些侮辱性言論,其中緣由耐人尋味。
其次是對資深藝術家的不敬!
他們對老戲骨游本昌的評價是“不是省油的燈”,原因僅僅是老爺子愛發朋友圈。
![]()
不僅如此,還有在談及陳道明時,用語更是極為過分,竟用“陰陽同體”這樣的詞匯進行人身攻擊,原因似乎是陳道明有改劇本的習慣。
此外,錄音還揭開了另一樁舊事的真相。
![]()
秦雯提及當年其作品《流金歲月》拍攝時,劉詩詩和倪妮的粉絲曾因“倪妮搶劉詩詩詞”一事爆發激烈罵戰。
錄音中秦雯透露,真相其實是她的助理把臺詞寫錯了角色,才導致風波。
![]()
當劉詩詩就此提出質疑時,竟被秦雯直接“懟了回去”,真是顛倒黑白。
最后,是古二作為底層創作者的血淚控訴!
他身處食物鏈最底層,既要承擔核心創作任務,又要照料導演起居,結果卻換來微薄薪資和署名權被剝奪。
![]()
關鍵是事件曝光后,劇組試圖用“臨時工”或“已離職”的說法來掩蓋不公。
事實上,古二已維權3年多,但一個小編劇如何能與龐大的資本機器抗衡?直至確診漸凍癥,他才被迫選擇用這種極端方式發聲,其境遇之慘,令人唏噓。
![]()
底線失守!炫耀襲警人脈,越有名越沒底線
然而,整個錄音中最令人脊背發涼的,并非那些圈內是非,而是秦雯用輕松玩笑的口吻,講述自己襲警并靠人脈擺平的經歷。
錄音中,秦雯自曝曾因某事被警察帶走,但她非但不配合,反而動手打了警察。
![]()
她毫無悔意,言語間充滿了對執法者的蔑視。
她得意地表示,自己當時一點也不慌,因為朋友有強大的人脈。
可以說完全將法律當作兒戲,這種對暴力和特權的炫耀,已經超出了行業陋習的范疇,觸及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線。
![]()
可怕的是,這種明星恃寵而驕、漠視法紀的事件并非孤例。
不久前,演員劉奕暢也被卷入毆打現役軍人事件當中,只因為現役軍人婉拒了陪酒的請求。
這種行徑,與秦雯炫耀襲警的心態如出一轍,都是將明星光環或人脈資源視為凌駕于法律之上的特權。
![]()
結語
再好的作品,如果是蘸著無名之輩的血淚寫出來的,背后充滿了歧視、剝削甚至違法亂紀,其藝術價值都將留下難以抹去的污點。
一段錄音,揭開的不僅是幾個人的私德有虧,更是整個行業生態中某些根深蒂固的沉疴痼疾:權力不對等下的霸凌、署名權的模糊地帶、以及對法律底線的公然挑釁。
輿論的喧囂終會過去,但留給行業的反思不應停止。
我們期待一個能真正尊重每一位創作者、讓才華和努力得到公正回報的環境,唯有如此,才能驅逐陰暗,讓創作回歸本真,讓熒幕內外都綻放真正健康、明亮的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