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我這‘釣’上來了9個紙杯!”十月重陽,秋風(fēng)送爽,馬山子鎮(zhèn)的(村)社區(qū)廣場上卻暖意融融。手里舉著“礦泉水瓶魚竿”和穩(wěn)穩(wěn)拖住的一次性水杯,78歲的付同轉(zhuǎn)正眉開眼笑地向老伙伴們“炫耀”。這里沒有程式化的慰問,也沒有簡單的禮品分發(fā),有的只是一場名為“重陽節(jié)大禮包”的沉浸式主題游園會,和老人們臉上藏也藏不住的幸福笑容。
![]()
“小游戲”里有“大用心”
“您可別小看這礦泉水瓶魚竿,想穩(wěn)穩(wěn)釣起紙杯,可得有點定力呢!”活動現(xiàn)場,最受歡迎的就屬“釣釣樂”、“母雞下蛋”和“套圈圈”這幾個游戲區(qū)。
![]()
![]()
![]()
老人們化身“垂釣高手”,專注地盯著地上的紙杯;在“母雞下蛋”環(huán)節(jié),他們小心翼翼地晃動紙盒,讓五彩的乒乓球從盒子洞里紛紛落下,憨態(tài)可掬的動作引來陣陣歡笑;“金鏟鏟”游戲則藏著抽盲盒式的驚喜,“套圈圈”隊伍始終人氣爆棚。
72歲的付炳范屏氣凝神,瞄準(zhǔn)、投擲,動作一氣呵成,6個圈圈中了4個,周圍老人們投來羨慕的眼神。
![]()
![]()
![]()
礦泉水瓶、一次性紙杯、乒乓球這些觸手可及的物品,為老人們搭建起一個快樂的舞臺。他們需要的不是昂貴的禮物,而是被重新激發(fā)的參與感、童趣和那份通過自身努力贏得獎品的成就感。
“服務(wù)包”里是“實在情”
與熱鬧的游戲區(qū)相呼應(yīng)的是另一番溫馨景象。在“愛心義診”臺前,醫(yī)護人員耐心地為老人們測量血壓、解答健康疑問;免費理發(fā)的志愿者手法嫻熟,一邊修剪頭發(fā),一邊陪著老人嘮家常,理完發(fā)的老人個個顯得精神抖擻。
![]()
而最具有煙火氣的溫暖,來自那一籠籠熱氣騰騰的包子。志愿者們一早便開始忙碌,和面、調(diào)餡、包捏、蒸制,將一份份飽含著敬意與關(guān)愛的包子送到每一位老人手中。
“這包子餡兒真足,味兒真好!心里頭暖和啊!”捧著剛出鍋的包子,劉奶奶的笑容比秋日的陽光還燦爛。這份“給老人包包子”的貼心服務(wù),照顧了老人們的“胃”,更溫暖了他們的心。
![]()
![]()
![]()
“幸福賬本”里“滿歡笑”
活動尾聲,老人們?nèi)宄扇海容^著、說笑著,展示著自己的“收獲”。他們手里的“戰(zhàn)利品”或許只是些尋常的生活日用品,但他們的“幸福賬本”上,記錄的卻遠非這些物品的經(jīng)濟價值。
那是一次開懷大笑,是一次成功的體驗,是一次被周到服務(wù)的感動,是一次鄰里情感的升溫。正如活動組織者郭明所言:“我們送的不僅僅是一瓶洗潔精或一個包子,我們想送的,是一段能被老人們記住的快樂時光,是一種‘被惦記、被尊重’的感覺。”
在馬山子鎮(zhèn),這份重陽節(jié)“禮包”沒有復(fù)雜的包裝,卻裝下了最珍貴的民生內(nèi)涵——真誠的關(guān)懷與用心的陪伴。它用實踐證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未必需要巨大的財政投入,真正需要的是走進他們內(nèi)心的洞察力與創(chuàng)造力。這樣一份“暖心禮包”,為如何做好基層養(yǎng)老服務(wù),提供了一份充滿溫度與智慧的“民生答卷”。
記者 張貴英 通訊員 侯方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