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今年五十出頭,是個地地道道的板栗愛好者。每年秋冬,街頭巷尾糖炒栗子的香氣,總能把他勾過去。今年剛入秋,他就像往年一樣,隔三岔五就買上一大袋糖炒板栗,坐在家里邊看電視邊吃,一口一個,吃得那叫一個香。
可最近,老張卻感覺身體不太對勁。先是肚子時不時地脹氣,還隱隱作痛,接著上廁所也變得困難起來,好幾天都排不出大便。他以為是自己吃壞了肚子,吃了點助消化的藥,可癥狀不但沒緩解,反而越來越嚴重。老張這才慌了神,趕緊去醫院掛了號。
醫生詳細詢問了他的飲食情況,得知他最近大量吃板栗后,告訴他:“板栗雖好,但也不能這么吃啊!你這情況,很可能就是吃板栗不當引起的。”老張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鐘愛的板栗,吃不對也會有這么多麻煩。
![]()
吃板栗有哪些好處?
1.健脾養胃
板栗性溫,歸脾、胃、腎經。對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的人來說,適量吃些板栗能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它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能快速為身體提供能量,減輕腸胃負擔,就像給疲憊的腸胃來了一場“溫柔按摩”。比如,那些經常感覺胃部冷痛、吃一點東西就腹脹的人,每天吃幾顆蒸熟的板栗,堅持一段時間,腸胃不適的癥狀往往能得到明顯改善。
2.補腎強筋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板栗有補腎的功效,對腰膝酸軟、骨質疏松等問題有一定的幫助。現代研究也發現,板栗中含有的維生素C、鈣、磷等營養成分,能促進骨骼生長和維持骨骼健康。像一些中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腎功能逐漸衰退,容易出現腰腿無力的情況,適當吃些板栗,能起到一定的滋補作用。
3.增強免疫力
板栗富含維生素C、B族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這些營養物質是維持身體正常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質基礎。維生素C能促進白細胞的生成,增強白細胞的活性,幫助身體抵抗外界病菌的入侵。
B族維生素則參與身體的新陳代謝過程,對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也有重要作用。經常吃板栗,能讓身體的免疫力得到提升,減少生病的機會。
![]()
這五類人吃板栗要警惕
1.糖尿病患者
板栗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在人體內會轉化為葡萄糖,導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如果過量食用板栗,很容易引起血糖波動,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如果實在想吃,一定要嚴格控制量,每次吃3—5顆即可,并且要在血糖控制穩定的情況下食用,同時要相應減少主食的攝入量。
2.便秘患者
板栗中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雖然膳食纖維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腸道蠕動,但如果本身就存在便秘問題,且腸道功能較弱,大量食用板栗后,膳食纖維可能會在腸道內堆積,加重便秘癥狀。便秘患者如果想吃板栗,可以少量食用,并且要多喝水,促進膳食纖維的排出。
3.脾胃虛弱者
生板栗中含有一定量的皂苷,這種物質對腸胃有一定的刺激性,脾胃虛弱的人食用后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即使是熟板栗,脾胃虛弱者也不能多吃,因為板栗比較難消化,吃多了容易加重腸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這類人群可以選擇將板栗煮成粥食用,這樣更容易消化吸收。
4.肥胖人群
板栗的熱量較高,每100克板栗的熱量大約為214千卡,相當于一碗米飯的熱量。肥胖人群本身熱量攝入就容易超標,如果再大量食用板栗,會導致熱量進一步增加,不利于體重的控制。肥胖人群吃板栗時,要嚴格控制量,并且要把板栗的熱量計入當天的總熱量攝入中。
5.一歲以下嬰兒
一歲以下嬰兒的腸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善,消化能力較弱。板栗質地較硬,嬰兒咀嚼和吞咽能力有限,食用板栗可能會發生嗆咳,甚至引起窒息。而且板栗中的營養成分也不適合嬰兒當前的營養需求,所以不建議給一歲以下的嬰兒食用板栗。
![]()
哪些食物與板栗相克?
羊肉:板栗和羊肉都屬于溫熱性食物,兩者一起食用,容易導致體內熱氣積聚,引起上火癥狀,如口干舌燥、咽喉腫痛、便秘等。尤其是本身就容易上火的人,更要避免將板栗和羊肉一起食用。
豆腐:豆腐中含有氯化鎂、硫酸鈣等物質,而板栗中含有草酸。草酸與鈣結合會形成草酸鈣,草酸鈣不易被人體吸收,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會在體內形成結石,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吃板栗時最好不要吃豆腐。
杏仁:杏仁中含有一定量的油脂,而板栗中的淀粉含量較高。兩者一起食用,可能會加重腸胃負擔,引起腹痛、腹瀉等消化不良癥狀。特別是腸胃功能較弱的人,更要注意避免將板栗和杏仁同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