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后臺灣地區會怎樣?特朗普親口說出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想法——他們只能生產內衣等日常用品。
![]()
【CBS11月3日發布的對特朗普60分鐘的采訪】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11月3日特朗普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采訪時表示,由于征收關稅,臺灣地區的大型企業正在將微芯片生產轉移到美國。
他說,兩年后美國將控制40%到50%的微芯片市場。最大的幾家公司離開臺灣地區來到美國,正是因為關稅。如果沒有這些關稅,這一切就不會發生。
特朗普這句話本是想向外界吹噓其關稅的好處,以提升自己的支持率。以及爭取更多的美國民眾來支持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然后我們從特朗普這段話中看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現實——“臺灣地區的支柱產業在民進黨當局的無恥操弄下,走向衰敗。”
![]()
芯片是臺灣地區最具特色和潛力的產業,被視為所謂的“護臺神山”。然而現在這座山幾乎都快要被美國掏空了。
臺積電對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投資已經從2020年的120億美元激增至2025年的1650億美元,涵蓋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以及研發中心。
臺積電的這些投資包含產能布局、技術轉移和供應鏈重構。2025年4月臺積電在美首座5納米工廠投產,而4納米芯片工廠預計將于2028年量產,2納米的芯片工廠預計在2027年竣工。
臺積電還將3納米工藝團隊遷到了美國,并計劃將2納米產能的30%留在美國生產。而這還沒完,為了配合臺積電的做法,臺灣地區12家核心供應商已經宣布要赴美建設工廠,形成“臺積電生態圈”的跨洋復制。
![]()
目前以臺積電為核心的臺灣大型芯片企業正在美國形成規模,一旦這個規模形成,留在臺灣地區的芯片產業可能會被“去中心化”。
而這也是當前民進黨當局無能執政的具體表現之一,他們對于美國的“搶劫”行為不僅不予抵抗,反而還笑臉相迎。
如果臺灣地區繼續讓民進黨裹挾下去,那么臺灣民眾幾年后將會面臨失業潮以及經濟危機。甚至特朗普在采訪時,都已經親口說出了兩年后臺灣地區應該是什么樣子。
他說,美國應該在人工智能、微芯片和其他先進技術領域保持其領先地位。而臺灣地區可以生產一些美國沒必要生產的東西,比如內衣或日常用品,美國可以低價購買這些產品。
![]()
特朗普絲毫沒有掩飾自己想要從臺灣地區搶走“飯碗”的心思,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特朗普政府是出了名的欺軟怕硬,而顯然民進黨當局并不是一塊“硬骨頭”。
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民進黨的團隊不但接受了大量購買美國大豆、玉米等農產品的協議,還接受了向美國巨額投資的要求。直接對臺灣地區的農民和臺灣民眾的權利福祉視而不見。
這樣一個“出賣臺灣民眾利益”的黨派還在不停的愚弄臺灣民眾。眼下臺灣地區想要避免特朗普所說的情況發生,只有一種辦法能夠解決——“回歸祖國大陸的懷抱”。
臺灣回歸祖國大陸之后,臺灣民眾的利益就是全中國人民的利益,中方必將通過一切手段來維護臺灣地區的產業優勢,維護臺灣民眾的民生福祉。
![]()
可要是臺灣地區還是維持現狀的話,那么特朗普所說的事情就“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了。我們希望臺灣同胞們能夠進一步認清民進黨當局的真實面孔,認清當前國際形勢,和平統一是解決和降溫地區局勢的最好辦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