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走進一家麻辣燙店,隨便挑選了幾樣蔬菜、丸子和幾片肉,本以為是一頓實惠的簡餐,但結賬時卻差點當場破防——小小一碗麻辣燙,竟要四五十元,甚至比正餐還貴。
![]()
資料顯示,麻辣燙起源于四川樂山,最早由船工和纖夫就地取材,再摻點其它材料,涮而食之,是底層群體的美食。
麻辣燙剛剛興起時,一碗只要幾塊錢,流行至今二十多年,價錢亦水漲船高,甚至高達幾十元才能吃飽。
尤其是最近幾年,關于“麻辣燙刺客”的話題頻繁出現,每次出現也總能引起熱議。近日,知名麻辣燙品牌楊國福就因為“價格刺客”沖上了熱搜!
11月1日,有媒體報道,楊國福在上線麻辣香鍋品類后,有記者實地采訪時發現,其店內綠豆芽售價高達28.8元一斤。隨后#楊國福1斤豆芽28元貴過山姆#話題登上熱搜。
![]()
隨后,記者致電楊國福總部了解此事,客服的回應也很簡單:門店賣多少錢不歸我們管,由他們根據情況自行定價。
事實上,消費者苦“麻辣燙價格刺客”的呼聲已久。
有網友分享,自己在小區樓下楊國福麻辣燙店選了幾樣食材,結賬時竟高達近60元。
![]()
![]()
還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自己點了一份麻辣燙,拿了一點素的,還有一點肉的,結果46塊錢,關鍵是還沒吃飽。
![]()
在這些文的評論區,各地網友紛紛曬出自己遇到的“高價麻辣燙”經歷,在大家印象中,便宜美味的麻辣燙正在遠離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
![]()
以上這些案例都還算是正常的,今年2月份,四川發生了一個更離譜的麻辣燙事件,三個女生在路邊攤點了兩份麻辣燙,竟然要178元,這價格恐怕比品牌店還要貴很多。
麻辣燙怎么就從“窮人的火鍋”變成了“有錢人的小吃”?這背后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餐飲漲價其實是個普遍現象,麻辣燙只是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你看看你周圍的面館、燒烤、火鍋店,哪個沒漲價?以前一碗面十來塊,現在隨便二十塊起步。火鍋店還沒開始點菜,光鍋底、小料就能收你一兩百。這么一對比,麻辣燙老板看了都心安理得:大家都漲,我憑啥不漲!
第二,就是商家在價格上玩花樣。以前麻辣燙基本分葷素兩種價,葷菜貴素菜便宜,大家也能接受。后來有些店圖省事,葷素同價,本來還算合理,結果又覺得賺錢不夠多,直接把原來28元/斤的定價變成3.68元/50g,一斤就是36.8元,漲幅翻番。你還沒反應過來,錢包已經被掏空。
而且,楊國福、張亮這種全國連鎖,門店全是加盟模式,價格完全不統一。東邊一斤36.8,西邊可以29.8,南邊還可能25.8,反正每家店說了算。
![]()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最流行的“按斤稱重”的定價方式,就是楊國福麻辣燙首創。讓你自己夾菜,自己決定吃多少、花多少錢,聽起來很民主,其實就是定價模糊,分分鐘讓你失去分寸感。夾著夾著,菜一點沒拿多少,一稱嚇一跳:怎么就50多塊了?你要真說貴,老板還一臉無辜:都是你自己夾的,怪我咯?
第三,現在的麻辣燙還要面臨品牌升級的壓力。以前麻辣燙就是街頭巷尾的小吃攤,城中村、五環外,租金低,人工便宜。可誰都想往高大上走,爭取主流人群,擠進商圈,那么相對的租金和人工成本肯定要漲。楊國福自己都說了,現在一線城市麻辣燙價格三十塊往上走,已經相當于一杯咖啡。星巴克能賣出品牌溢價,楊國福也想讓吃麻辣燙吃出“榮耀感”。但問題是,麻辣燙再怎么包裝,三四十塊錢的體驗到底值不值,消費者心里其實有數。
最后,還有一個悄悄影響價格的因素:消費主力。麻辣燙的主力軍其實是年輕女性居多,但這群人往往又常常把減肥掛嘴邊,她們想吃麻辣燙是因為嘴饞,在真正挑菜環節基本都會刻意少拿一點。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如果價格不變,客流不變,那么營業額肯定是下降的。為了對抗這種趨勢,商家必然會上調菜品價格。
值得一提的是,提及楊國福麻辣燙,很多人會將其與張亮麻辣燙進行對比。其實,這兩家都不便宜。有媒體曾經報道,在北京地區,張亮麻辣燙外賣中各類蔬菜價格均高于日常菜價水平。
更讓人糟心的是,麻辣燙不僅貴,質量問題還糟心。楊國福、張亮兩大龍頭,都被投訴過吃出蟲子、頭發、異物……黑貓投訴、12315、社交媒體上,消費者投訴不斷。
2025年10月,多位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反映,在楊國福麻辣燙就餐時吃到蟲子、毛發等異物。
2025年9月,有廣州的消費者在12345和12315投訴,在番禺區的楊國福吃出腸胃炎,商家不道歉不理賠。
2025年3月,蘇州一楊國福麻辣燙門店菜品區被發現有老鼠,涉事門店隨后關店整頓改。
另外,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張亮麻辣燙累計投訴也有近千條,多數消費者均發現不同地區的加盟店出現了衛生問題。
![]()
你說貴也就算了,貴還不干凈,誰的心里能舒服?
值得注意的是,和蜜雪冰城一樣,楊國福不是靠賣東西賺錢,而是賺加盟商的錢。
一位楊國福加盟商提供給記者的一份加盟明細顯示,共計40萬元的開店投入中,加盟費和押金不到3萬元,剩下的全是被迫投入的各種裝修、設備和物料費用。
張亮麻辣燙也一樣。根據媒體報道,以北京地區最小80平方米店鋪標準為例,品牌商標使用費為1.98萬元/年,保證金1萬元,剩余8萬元裝修費、7~8萬元設備及首批物料費,才是開店投入的大頭。
用加盟商的話說,相比消費者,加盟商才是楊國福和張亮們賴以盈利的真正客戶。只不過,楊國福靠加盟商賺了錢,加盟商也得想辦法從消費者身上賺錢,一環套一環。所有的成本,都壓到了我們消費者身上。
麻辣燙越來越貴,貴出了人們的情懷,也貴丟了本心。我們這些麻辣燙愛好者,恐怕以后連“解饞”的權利都快要失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