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綜合埃及《消息報》《金字塔報》和《共和國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世界最大單一文明博物館——大埃及博物館11月1日在首都開羅舉行開館儀式,于11月4日起正式向公眾開放。
這座博物館歷經20余年建成,收藏超10萬件文物。建設斥資約10億美元,占地約50萬平方米,規模約有70個足球場大。
博物館與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遙遙相望”,游客在館內透過玻璃幕墻便能清晰望見遠處的金字塔。
宏偉高聳的金字塔形中廳是博物館的主入口,館內中央廣場矗立著約11米高、重83噸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盡顯古埃及文明的莊嚴厚重。
![]()
大埃及博物館的建造計劃早在1992年便已提出,直到2005年才正式破土動工。在過去20年間,埃及先后經歷了一系列的政治和軍事沖突、財政與公共衛生危機,致使博物館的工程進度一再延誤。
新落成的博物館設有12個展廳,依照古埃及文明的年代與主題分類,參展文物約5萬件,占館藏總數的一半。這些文物跨越了古埃及數千年文明史,年代最久遠的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展品種類包括陶器、紡織品、紙莎草文稿以及木乃伊等。
其中,多件藏品尤為引人矚目:包括距今3200年的拉美西斯二世時代方尖碑、一艘約4500年前法老胡夫時代的古船,以及古埃及歷史上著名“少年法老”圖坦卡蒙的黃金石棺與面具。
![]()
![]()
大埃及博物館廣泛應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核心目的就是吸引新一代年輕游客,展廳內的全息投影可重現法老時代的祭祀場景。此外,博物館還開放三維文物數據庫,供全球學者免費研究。
新落成的大埃及博物館旨在取代位于開羅市中心的埃及博物館舊館。此前,舊館因“環境混亂、游覽動線不清晰”等問題,屢屢被游客吐槽游覽體驗不佳。
大埃及博物館被寄望于推動埃及旅游業的復蘇。埃及旅游和文物部長法特希透露,政府預計新博物館每年可接待游客500萬-700萬人次。
![]()
![]()
該館于11月4日正式向公眾開放,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9時至下午6時。門票價格為每位外國游客1450埃鎊(約合219元人民幣),可通過官網進行預約。
![]()
![]()
伴隨著開館,埃及的文物安全問題也引發外界關切。該國早年曾多次發生文物盜竊事件,部分藏品還因工作人員保管不善遭到損壞。路透社舉例稱,2014年舊博物館工作人員在更換展柜燈光時,不慎將圖坦卡蒙面具上的辮狀胡須折斷,事發后竟用膠水隨意粘連,這件珍貴文物后來經過專業修復才得以重新展出。
極目新聞綜合環球時報、央視新聞、光明網等
(圖片來源:新華社、埃及博物館官網、埃及文化與發展局官網)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