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8歲的樂天集團創始人辛格浩在首爾去世。韓國媒體在悼念通稿里寫著 “白手起家的商業傳奇”,卻對他身后那些震動韓國社會的丑聞避而不談 —— 這個從朝鮮半島貧困家庭走出來的男人,用口香糖搭建起橫跨日韓的商業帝國,也用權力編織了一張充斥著欲望與爭斗的黑網。
![]()
辛格浩的發家史堪稱勵志范本。1921 年出生的他,是家中長子,下面堆著四個弟弟五個妹妹,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1942 年,21 歲的他揣著幾塊韓元考上早稻田大學化學系,在日本一邊送報紙、送牛奶糊口,一邊鉆研食品工藝。
1948 年,他在東京創辦樂天制果,從生產口香糖起步,憑借精準的市場判斷把小作坊做成日本知名食品企業。
1967 年日韓關系緩和,辛格浩帶著資本回國創辦韓國樂天制果。此時他展現出的不僅是商業頭腦,更有精準的政治嗅覺。他與韓國歷屆總統交好,尤其是和樸正熙的關系密不透風 ——1979 年,樸正熙不僅親自批準樂天購物中心建設,還在青瓦臺與他單獨密談數小時。
靠著政商勾結的便利,樂天通過瘋狂收購兼并,迅速涉足食品、零售、旅游、石化等多個領域,一躍成為韓國第五大財閥,巔峰時期掌控著韓國 95% 的免稅店市場。
![]()
但鮮有人知,這個商業帝國的地基里,埋著無數受害者的血淚。2009 年 3 月,26 歲的韓國女星張紫妍在家中上吊自殺,留下的 15 頁遺書像一顆炸彈,炸開了財閥與娛樂圈勾結的黑幕。
她在遺書中清晰記錄:自己被經紀公司逼迫,長期向政商高層提供 “特殊服務”,而樂天集團的辛格浩父子正是常客。
彼時辛格浩已 86 歲高齡,兒子辛東彬也年近半百。張紫妍在遺書中控訴,這對父子曾多次單獨侵犯她,甚至有一次要求她同時陪伴兩人。
更令人發指的是,樂天集團常以 “拍攝廣告” 為幌子,讓經紀公司輸送女星供權貴挑選,她不過是被當作 “玩物” 的受害者之一。遺書里還提到一個細節:在父母忌日那天,她本想祭拜親人,卻被強行帶到辛格浩的私人別墅,錯失了與已故父母告別的最后機會。
![]()
這起丑聞曝光后,韓國民眾炸開了鍋。超過 20 萬人在青瓦臺網站請愿,要求徹查涉案權貴。但樂天集團只用了一套 “組合拳” 就平息了事態:先是通過旗下媒體壓制報道,再動用政治關系干預調查,最后以 “證據不足” 為由草草結案。
涉案的辛格浩父子未受任何處罰,甚至沒公開露面回應過質疑,只有經紀公司老板金成勛被判 1 年監禁緩刑 2 年,成了這場權力游戲的替罪羊。
![]()
親兄弟反目成仇:95% 的財富,撕裂一個家族
如果說父子丑聞暴露了財閥的道德淪喪,那樂天集團的繼承權之爭,則徹底撕碎了豪門家族的最后一塊遮羞布。辛格浩有兩個兒子:長子辛東主、次子辛東彬。
早年間他曾口頭劃分家產:日本樂天歸辛東主,韓國樂天歸辛東彬。可他沒算到,韓國樂天后來發展迅猛,收入占整個集團的 95%,而日本樂天僅占 5%。
“憑什么長子要拿小頭?” 辛東主的不滿像野草般瘋長。但真正點燃內斗導火索的,是辛格浩的反悔。2015 年,84 歲的辛格浩突然想收回韓國樂天的控制權,打算把權力重新分配。可他沒想到,二兒子辛東彬早已布好了局。
辛東彬一邊暗中拉攏集團股東,一邊悄悄替換辛格浩的老部下,把核心管理崗位全換成自己的人。更致命的是,辛格浩的妻子重光初子居然站在次子這邊,動用自己在日本的人脈資源幫辛東彬鞏固權力。
![]()
這場家族內戰打得驚天動地:辛東彬召開臨時股東大會,以 “經營不善” 為由罷免了辛格浩的會長職務,還把大哥辛東主踢出核心決策層。
被親生兒子和妻子聯手背叛的辛格浩徹底失控。他在記者會上揮舞著拐杖怒罵辛東彬 “忘恩負義”,甚至對著鏡頭嘶吼 “我要殺了這個逆子”。可罵聲再響也擋不住權力更迭 —— 辛東彬順利接管樂天,成為新的掌權者。
這場內斗還沒落幕,更大的危機就來了。2017 年,韓國爆發 “閨蜜門” 事件,調查人員意外發現,樂天集團曾向樸槿惠的閨蜜崔順實行賄 70 億韓元,疑似換取免稅店經營牌照。消息傳出后,樂天股價暴跌 30%,副會長李仁源不堪壓力自殺身亡,留下一封寫著 “對不起員工” 的遺書。
![]()
更諷刺的場面發生在法庭上。2017 年底,辛格浩、辛東彬、辛東主因涉嫌挪用公款、行賄等多項罪名同堂受審。面對法官的訊問,辛東彬直接把所有罪責推給父親,聲稱 “一切都是辛格浩指使的”。
氣得 86 歲的辛格浩當庭掙脫法警,撲上去要打兒子,嘴里喊著 “你這個騙子”“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
最終判決下來:辛格浩獲刑 4 年,辛東彬 2 年 6 個月,辛東主 1 年緩刑。但這不過是做給公眾看的戲碼 —— 三人都以 “健康狀況不佳” 為由,沒有真正走進監獄。2019 年,辛東彬還被韓國政府特赦,繼續執掌樂天集團。
![]()
不是個例的丑聞
樂天集團的鬧劇,不過是韓國財閥家族的縮影。韓國《京鄉新聞》曾統計,排名前 40 的大財團中,有 17 家都上演過繼承權爭斗,三星、現代、韓進等知名企業全在其中。
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哲去世后,長子李夢熙與三子李健熙為爭奪遺產對簿公堂,這場 “八旬老人的世紀訴訟” 鬧了整整 3 年,最后以李健熙和解收場。
現代集團更夸張,創始人鄭周永的次子鄭夢九與五子鄭夢憲為奪權展開 “王子之爭”,最終導致父子三人同時退出經營一線,集團分裂成多個子公司。韓國媒體調侃:“權力的冤家是親信,財閥的冤家是子女”,這話精準戳中了豪門的痛點。
而財閥與娛樂圈的齷齪交易,比家族內斗更普遍。韓國演藝管理協會的數據顯示,62.8% 的女演員曾被要求向權貴提供性交易,12% 承認有過相關經歷。
![]()
張紫妍不是第一個受害者,也不是最后一個:2019 年,25 歲的崔雪莉自殺,生前多次暗示被行業潛規則;同年,28 歲的具荷拉身亡,她曾卷入勝利事件,牽扯出財閥主導的性招待網絡;2025 年,24 歲的金賽綸自殺,背后同樣有經紀公司被財閥操控的影子。
這些悲劇的根源,在于財閥對韓國社會的全方位掌控。韓國前總統金泳三曾坦言:“韓國的經濟是財閥的經濟”。數據顯示,三星、現代、樂天等幾大財閥貢獻了韓國 80% 以上的 GDP,掌控著媒體、金融、醫療等關鍵領域。
普通人從出生到死亡,可能都逃不開財閥的鏈條:在三星醫院出生,上三星資助的學校,進三星旗下公司上班,最后在三星殯儀館火化。
![]()
這種壟斷帶來的是 “刑不上財閥” 的畸形現狀。2017 年,三星副會長李在镕因行賄樸槿惠被判 5 年監禁,可不到一年就被假釋,2022 年還被特赦恢復經營權。樂天的辛東彬、現代的鄭夢九等財閥子弟,即便犯了經濟重罪,也總能靠 “健康理由” 或 “特赦” 逃避懲罰。
更可怕的是,財閥還掌控著輿論話語權。張紫妍案重查時,多個報道真相的記者被辭退,證人尹智吾因指證涉案權貴,遭誣告欺詐被迫流亡加拿大。
韓國民眾不是沒有反抗,可抗議游行換不來公正,請愿簽名改變不了現狀 —— 財閥與政府、司法的深度綁定,早已織就一張普通人沖不破的網。
2020 年辛格浩去世時,樂天集團發布的訃告里寫著 “他的一生是韓國經濟騰飛的見證”。這話沒錯,只是沒人敢補充后半句:這個騰飛的神話,是用無數受害者的血淚、被撕裂的家族親情,以及固化的社會階層換來的。
![]()
如今,樂天集團的內斗仍在延續,辛東彬與辛東主的子女們已經開始為下一輪權力交接布局。而張紫妍的遺書,早已被壓在檔案館的角落,就像那些被財閥吞噬的真相一樣,漸漸蒙上了灰塵。
本文系社會新聞/真實案件改編,本文圖/選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