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王 菁
| 張 南
設計| 甄尤美
眼看2025年只剩最后一個季度,汽車行業的“年終沖刺戰”早已硝煙彌漫,尤其在新車扎堆上市、消費者注意力被嚴重稀釋的當下,“膽子”成了車企撬動市場的關鍵杠桿。
也正因如此,10月的車圈化身“營銷腦洞大賽”現場,各大車企把常規操作拋到腦后,玩起了各種“反套路”:
以往端著豪華架子的奔馳,居然拉上麥當勞組CP,把全新純電CLA裹上黃油涂層,活脫脫變成“巨型漢堡周邊”,連文案都用上了“堡堡”“麥馳”這類年輕人的“黑話”;
初出茅廬不怕虎的奇瑞捷途,則直接讓縱橫G700駛入長江蕪湖段,頂著亂流旋渦完成橫渡,上演“汽車變快艇”的名場面,硬生生把“硬派越野”的標簽撕出了新高度;
就連一向嚴肅的阿維塔4S店也換了畫風,直接在展廳二樓開起“中餐廳”,逛店就能蹭上四菜一湯的五星級免費午餐,把“看車”變成了“探店打卡”。
2025年10月的銷售數字再創新高讓人感覺營銷人沒有白忙活,但多起車輛起火事件悄然發生,讓“安全”成為營銷熱潮中無法回避的命題,也讓“十月營銷能否真正實現‘膽大出奇跡’”成為行業內外共同關注的焦點。
作為《汽車商業評論》編輯部每月例行盤點內容,下文將帶大家回顧2025年10月汽車品牌營銷重要案例。親愛的讀者諸君,如有任何想法,可在文后提出。感謝大家的參與!

奔馳為拿下年輕人
跨界聯名麥當勞
聯名一直是破圈、跨界的好辦法,尤其瑞幸、古茗等快消品牌更是從年頭聯名到年尾,以在年輕人群中保持聲量。
如今這一招也被奔馳學會了。為了推銷將于2025年11月5日上市的全新奔馳純電CLA,它不再“端著”,而敢于化身麥當勞“痛車”,在車身上覆蓋了一層濃厚的黃油,并將后視鏡、輪胎都進行相應改造。
![]()
這波營銷始于10月16日奔馳官方在全平臺發布《尋車啟事》的視頻,與麥當勞微博互動。次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天津六城星級麥當勞旗艦店同步上線聯名活動,消費者可以在麥當勞打卡全新奔馳純電CLA痛車,在車內品嘗麥當勞此次新推出的白松露風味安格斯兩件套。
其中,年輕化的行為方式“在線尋車”“定制痛車”“網紅打卡”,以及極具網感的語言“堡堡”“麥馳”“勞鐵”等讓這一聯名細膩契合了年輕人的喜好。
更有意思的是10月22日,奔馳學習近年網上很火的“跨界廣告拍攝方式”,以拍麥當勞漢堡的方式拍攝全新奔馳純電CLA,讓這次聯名的趣味性拉滿。
車圈并非沒有聯名,僅今年就有瑪莎拉蒂與意大利家具品牌Giorgetti、阿維塔與奢侈品牌設計師KimJones、smart與國際街頭潮流品牌AAPE聯名,可以看出大家在品牌調性上都很在意,像奔馳這樣“向下兼容”還算少見。
這與奔馳近年被吐槽品牌老化、銷量遇阻密切相關,奔馳急于讓新消費力量接受其純電品牌。

縱橫G700渡長江
借力 “中國最大IP之一”
誰不想搭上最大IP呢,喜馬拉雅、長城、故宮在營銷界都很忙。但效果如何,除了營銷巧思,還得看實力夠不夠。
這不,奇瑞捷途縱橫G700就著實通過長江出了圈——10月16日,縱橫G700在長江蕪湖段成功橫渡長江。
![]()
大部分網友對橫渡長江感到震驚,有人認為它在水里的姿態像一艘小型快艇,也有人表示,在遇到野外涉水或內澇等情況時它能幫助穩穩脫困,關鍵時刻能救命。業內專家認為,這次橫渡挑戰實現了汽車工程與船舶工程的跨界融合,打破了硬派越野與特種車輛技術由歐美品牌主導的局面。
這一被冠以“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汽車橫渡長江”的創舉,確實極大地提升了捷途縱橫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捷途縱橫G700于2025年10月19日正式上市后,24小時內全球訂單量突破15,717臺,刷新國產豪華越野車首銷紀錄。這在30萬-40萬價位段市場,更可以說是成績傲人。
不過,《汽車商業評論》特別希望廠家能夠告訴大家越野車如何能夠“水陸兩棲”,以及這些功能到底是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幫助,還是日常用來炫技?

借勢“雙十一”預熱
廣汽聯合京東
10月14日,京東在11.11驚喜開放日上正式宣布聯合廣汽集團、寧德時代旗下時代電服推出“國民好車”,并表示新車將于11月9日正式發布。
消息一出官方評論區先炸,“我的底線是老干媽造車”“南極人都出汽車了,這不算離譜”“坐等拼多多砍一刀優惠”等等讓該車型未賣先火,話題也迅速登上熱搜。
![]()
不止如此,10月22日下午京東還在平臺采用盲拍方式進行熱度測試,這輛京東“國民好車001號”1元起拍,4小時內經歷23000多次競價,最終拍出7819.34萬元天價。不管這個盲拍是不是京東安排的托,這波操作妥妥地又收獲一波熱度。
這并非車企與電商的第一次聯合:早在2014年天貓就曾推出“汽車館”;2023年情人節,特斯拉官方旗艦店入駐京東,提供周邊和充電樁銷售,還誕生了首位全款線上買車的消費者。
但整體來說,線上賣車可以說一直不瘟不火,大多數電商賣車僅作為線上展示與試駕預約入口。這也與汽車高單價和耐用品屬性相關。
但整體上廠商們對“雙十一”流量的熱情不減。比如10月31日,樂道L90登上羅永浩的“交個朋友”直播間。老羅的粉絲一直以男士為多,倒是與愛車人士相對貼合,至于效果目前未見官方發布,還需要看11月樂道銷量數據。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隨著汽車越來越“快消感”,消費者早已習慣從網上了解車型并進行對比,但畢竟存在售后與服務等長周期事項,真要從網上實現銷量轉化,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汽-大眾喜迎3000萬輛
從月初忙到月尾
在造車新勢力還在為數十、上百萬輛下線彈冠相慶時,“3000萬”輛下線的一汽-大眾,的確值得好好慶祝一下。更何況,它也是國內首家達成這一成績的乘用車企。為此,一汽-大眾將“一個時刻”,辦成了長達一個月的整合營銷活動。
10月1日至3日,一汽-大眾攜手吉林省“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新民大街,打造“首屆汽車文化嘉年華”:從經典老車到最新車型一字排開,喚起長春市民“與一汽 -大眾一起長大”的情感共鳴,讓“老鄉們”主動為品牌發聲。
![]()
同時,全國范圍內推出“3000萬甄選款車型”,升級核心功能,并開啟“3000萬感恩季”,以免費用車權、置換券、購車券等福利吸引車主參與。截至10月24日,已有約13萬名大眾品牌車主報名。
10月30日,第300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一汽-大眾當日為兩位長期支持的老用戶免費置換全新旗艦SUV 攬鏡,后續慶典中更 “豪送 100 臺新車使用權”,以 “批發式送車” 強化 “大眾老友記” 的客戶理念。
![]()
一汽-大眾將“慶祝”與“促銷” 結合,最大化發揮了3000萬輛的品牌價值,而它除了這種“嘉年華 + 權益促銷”的傳統玩法外,還專門拍攝短視頻“三十年熱搜回憶大賞”,這是更加貼合新生代消費者的互動形式,能更好地建立用戶與一汽-大眾的情感鏈接。

全網欽佩的61歲奶奶
零跑最佳代言人
在“躺平難、卷不起”的當下,什么樣的人能獲得全網的贊賞?既不是主張自我的瀟灑年輕人,也不是樣樣皆贏的頂尖精英,而是一位看似普通卻倔強的61歲銷售奶奶。
這位名叫張美芬的老人,經歷了一代中國人的典型人生:18 歲進紡織廠,后來開出租、開服裝店,做過六年全職媽媽,卻在54歲時入職零跑,憑借真誠服務成為門店銷冠逆襲出圈。
![]()
她的故事最初在零跑南通店等渠道傳播,10 月 29 日(重陽節),零跑與《人物》雜志合作推出紀錄片,讓張美芬的經歷被更多人看見 —— 網友稱她為 “銀發標桿”,感嘆 “她賣的不是車,是‘老了也能打’的底氣”。
零跑迅速抓住熱度,推出“銀發力量”培訓班,由張美芬親自帶徒,12名學員中有8人月銷量突破10 臺,既強化了“員工榜樣”的內部激勵作用,又向外界傳遞了“有溫度”的品牌形象。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這場營銷的成功,源于零跑團隊對基層員工的關注、對熱點的快速響應,讓品牌在 “卷技術、卷價格” 的車市中,找到了 “入心” 的差異化路徑。

中國車企拿下南極
阿維塔與長城汽車搶先
作為新能源車,低溫續航無疑是消費者關注點之一。為此,有陳震質疑小米汽車“冬測”誤導消費者,也有硬核車企把車開到極地:
10月21日,作為全球首輛登陸南極的新能源轎車,阿維塔12搭乘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號出發,前往南極中山站進行極地測試。
![]()
這源于8月26日阿維塔在天津與中汽中心、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戰略合作簽約,三方將共建“新能源汽車先進共性技術全球適應性開發及應用創新基地”,測試成果將向全行業開放共享。
無獨有偶,10月30日,長城汽車高管吳會肖發微博宣布,坦克300柴油版已裝船出發南極,將以“未經特殊改裝的量產車型”身份,承擔長城站科考人員通勤、物資運輸等任務。
![]()
為何車企執著于南極測試?《汽車商業評論》分析,隨著國產汽車全球化加速,俄羅斯(極寒)、中東(高熱)等市場對車輛環境適應性提出極高要求,覆蓋“零下50℃到零上60℃”的測試,已不是“噱頭”而是“剛需”。此次南極之行,既是對產品性能的驗證,也是為全球化布局積累技術資本。

極狐聯合《一起開麥吧》
“專屬座駕”風愈演愈烈
車企合作綜藝早已不新鮮,但今年特別之處在于: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成為“主力軍”。
10月18日,北京衛視、優酷聯合播出音樂競技綜藝《一起開麥吧》,極狐汽車作為“官方專屬座駕”亮相,全新阿爾法T5借此獲得大量曝光。極狐此前已與《五十公里桃花塢》合作,此次再選綜藝,正是瞄準年輕觀眾對音樂、娛樂的關注,強化品牌“潮流、智能”的標簽。
![]()
10月23日,零跑首次涉足綜藝贊助,其B系列雙子星車型B01、B10成為抖音綜藝《今晚組個局》的“藝人指定座駕”,借助短視頻平臺的高流量,快速觸達下沉市場的年輕用戶。
此外,領克也延續綜藝營銷路徑,贊助職場觀察類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鎖定即將步入社會的年輕群體。并推出的“心動限定版”車型,據悉30%訂單來自節目觀眾。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綜藝冠名的“后浪推前浪”,反映出國產新能源品牌對“年輕用戶心智占領”的急迫性,但仍需警惕“體驗翻車”。此前曾有綜藝中“專屬座駕讓嘉賓暈車”的事件,暴露新能源車舒適性短板,提醒車企“流量之外,產品體驗才是根本”。

阿維塔學宜家
用“好吃的”引流?
“去4S店吃五星級午餐”,這個10月,阿維塔把這個想法變成了現實。
作為阿維塔推出的創新服務舉措,10月阿維塔中餐廳在全國上線,各家汽車媒體也收到了試吃邀請。“塔式中餐廳”一般獨立設置在展廳二樓,搭配舒適休息區、按摩椅、書籍及免費咖啡茶點,希望通過跨界餐飲服務重塑用戶豪華體驗。
![]()
據悉,這一服務進店用戶(包括潛在客戶、車主及維保用戶)不收取費用,即不要求用戶必須有車,且不限于一人。區別于傳統4S店的“簡餐模式”,阿維塔強調“五星級標準”:食材新鮮、營養均衡,擺盤對標高端酒店。品牌邀請一眾汽車博主跨界當“吃播”,獲得不小流量。
前些年,北京三里屯Mercedesme體驗店二樓曾經有過游客來了必打卡的奔馳川菜店,現在在流量成本高企的當下,阿維塔也開啟“用美食引流”的思路的差異化競爭手段。不過,它這次借鑒的是宜家、胖東來,成本不高,生命力應該比奔馳川菜店要長久。

小米搞起首屆員工車展
想法非常好
“車展”并不新鮮,“車友聚會”也不新鮮,但能基于自家員工群體辦車展的,小米確實算首個。
10月11日和12日,小米汽車在其北京科技園舉辦了首屆員工車展,小米SU7嫩芽黃配色實車首次亮相,YU7“紫水晶”定制版實車展出。
![]()
值得注意的是,在車展上并非只有小米汽車,而是涵蓋保時捷911GT3、AMGGTC、本田Type-R、寶馬M3雷霆版性能車,以及奔馳W123“虎頭奔”等經典車型。
而在員工自制改裝車展區,數十輛由小米員工親手改造的車輛,涵蓋從復古越野到未來概念車,詮釋了車展主題“熱愛是唯一的答案”。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毫無疑問,這既是一次比附營銷,同時又是一次致敬經典。
讓人遺憾的是,車展次日(10月13日凌晨3時),四川成都發生小米SU7嚴重事故:車輛超速失控碰撞后起火,車門無法打開,導致駕駛員喪生。這一事件讓小米的“熱愛”營銷蒙上陰影,也引發公眾對其安全性能的質疑。

車企滅“火”
理想汽車給出一張好答卷
這個十月說來也奇怪,不止一兩家新能源汽車品牌起火。
10月5日,福建寧德一輛阿維塔06在停車場靜止狀態下,副駕駛位置冒煙起火,火勢蔓延燒毀8輛車,官方稱“排除三電系統故障”;10月13日,云南大理一輛蔚來ET7在停車場出入口外起火,未發生碰撞,原因待查;10月23日上海理想MEGA起火。
合資、海外品牌也未能幸免:10月19日,浙江嘉興一輛奔馳EQS充電結束未拔插頭時起火,波及兩輛車;10月24日,陜西西安一輛保時捷Taycan行駛中自燃,僅剩框架。
![]()
面對這些事件,多數品牌選擇“沉默”,僅有理想汽車采取正面應對,第一時間聯系車主、配合調查。10月31日,官方公布原因是“冷卻液防腐性能不足”,主動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召回超1.1萬輛2024款理想MEGA。
在新能源滲透率過半的當下,《汽車商業評論》認為,車企滅“火”,理想汽車給了一張好答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