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運咖做的核心不只是“平價”,還有“快樂”。
截止今年8月,全國咖啡連鎖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別為:瑞幸咖啡、庫迪咖啡、星巴克、幸運咖、Manner。其中,瑞幸咖啡以全球范圍內超26000家的門店數位列榜首。
細分來看,以“第三空間”為核心的星巴克,仍保持其高端咖啡的領導地位。而Manner則以“平價精品咖啡”定位占據消費心智。平價咖啡賽道殺出一匹“黑馬”,截至目前,幸運咖的門店數超過9000家,較2024年底翻倍以上增長,即將進入“萬店俱樂部”,成為今年咖啡連鎖增速最快的頭部品牌。
拋開幸運咖為蜜雪冰城全資控股,可無縫對接其集團供應鏈資源,以及10元以下的“平價定位”兩大優勢外。不禁要問,在咖啡價格親民且足夠下沉的今天,市場強勢增長之下,幸運咖的后續競爭力究竟為何?
我們從產品、心智兩個維度進行分析。
![]()
幸運咖門店
01■
建立在供應鏈之上的
產品差異化
咖啡產品創新,各家均有專長。幸運咖今年也明顯發力,今年5月9日、10月10日分別推出春夏、秋冬兩個大季菜單。
春夏“真果咖”系列新品融合鮮橙、芭樂、青提、百香果等新鮮水果制作,共計10余款,產品定價為6-8元。截止今年9 月末,青提系列銷售額已突破 2 億元。
秋冬則為“幸運拿鐵季”系列新品,包括檸檬酪酪、紅豆系列、爆香黃油、玫瑰海鹽、香草、焦糖奶香、可可紅茶七個系列共10款新品,全系列拿鐵9元、輕乳茶7元。
![]()
幸運咖“幸運拿鐵季”
產品包含果、奶、茶三大品類,不難看出,幸運咖的競爭力并非來自“單品突圍”,而是“全品類布局”。
這一產品戰略的制定,必然與其供應鏈相掛鉤。基于蜜雪集團的供應鏈能力,幸運咖目前已從采購端、生產端、物流端建設了完整的“端到端”供應鏈體系。
采購端:精選巴西、埃塞俄比亞、印度尼西亞等全球多國核心產區咖啡豆,規模化采購建立原料端優勢。
生產端:咖啡烘焙產能大擴容,在此前大咖溫縣工廠烘焙線年產能8000噸基礎上,今年新投產的大咖海南工廠烘焙線年產能超2萬噸。
物流端:全國29個倉庫,配送網絡覆蓋全國300個地級市,物流成本和效率優勢顯著。
![]()
大咖海南烘焙線
據接近幸運咖的行業人士透露,他們用自建工廠把成本壓到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以上背景資料,都能直接折射出該品牌在“平價高質”上做到成本、利潤、消費頻次多方面平衡的優勢。于差異化而言,則將體現到供應端之上。
我們以最為顯性的一款產品來舉例。
蜜雪冰城有三大爆款,冰淇淋、檸檬水、棒打鮮橙。幸運咖創新性推出“硬冰淇淋”產品,單球售價為2-3元,是門店的爆款產品之一。檸檬咖啡(黃檸、香水檸檬各1款)、真橙鮮萃則使用鮮果制作,定價分別為5元、6元、8元。
較同類型產品,幸運咖的前述產品價格更低,且使用鮮果。
比如,“真果咖”系列,強調水果的真材實料。但若再進一步聚焦至檸檬、橙子這類柑橘科大品類,則可以產生出“鮮果咖”的細分賽道。
![]()
幸運咖真果咖系列
而鮮果咖啡的壁壘則在于供應鏈,規模、標準度、穩定性皆需考量。已在四川、湖北、廣東、廣西布局以上三種水果多年的蜜雪冰城,自然也有能力將其優勢嫁接至幸運咖的產品體系之中。這一優勢,或者說品類認知,也將隨著幸運咖體量的增長而增長。
更為通俗的來講,“平價≠低質”,幸運咖的平價優勢,是在價格、品質、規模、售賣渠道等綜合因素中建立,其底層邏輯與蜜雪冰城相同,最終形成全方位的產品認知與感知,以增強產品的“抗沖擊力”。
![]()
幸運咖
如果判斷無誤,這也是該品牌近兩年內,店數每年都成倍數增長的原因。不只在于加盟政策的調控,更在于飲品創業者、專業加盟商們對于行業未來核心競爭力的一致判斷。
而在消費端,幸運咖的心智感知也越發清晰。
02■
在精品與平價之間
做一杯“快樂咖啡”
與大眾所熟悉的簡約、沉穩風格的咖啡店形象相比,幸運咖顯得有些不一樣,特別是IP形象“老K”以及那個喜慶的主色系。
![]()
![]()
幸運咖IP“老K”
但就是這樣的形象,也讓幸運咖的行銷動作有了合理解釋。
當大部分咖啡品牌朝著高端、精致靠近時,幸運咖則憑借著自身的“接地氣營銷”出圈。
在高原縣城,門店跟臺球廳、電玩城合作,貼上點單碼。
辦消費滿20元抽刮刮卡活動,吸引年輕人。
店員在零下6℃的戶外喊麥,拿鐵結冰仍帶貨,銷量暴增75%。
推廣青提咖啡時,拍攝霸總短劇,直指產品“去油膩”。網友大呼看得過癮,喝得爽……
![]()
![]()
幸運咖線下活動
就是這樣一個接地氣的咖啡品牌,不僅推廣上采用“非常規動作”,發展路徑也越拓越寬。
今年,幸運咖在下沉市場持續開拓的同時,也朝著上海、北京、廣東等高能市場進發。截至10月中旬,其一線城市門店數突破千家。10月26日,幸運咖深圳同泰時代廣場店單日營業額突破5萬元,10月日店均達到1.5萬元。今年以來,幸運咖北京、上海地區門店營業額環比持續增長,北京西站店本月開業即突破5萬元,目前北京門店數達到近100家。
表面來看,是幸運咖“高質平價”戰略的持續奏效,背后則隱藏著咖啡消費市場的大趨勢——從一線城市白領向Z世代群體快速全面滲透,咖啡逐漸變為“日常性飲品”,消費者的需求從“稀缺性”向“實用性”的轉變。同為“悅己”,但今天則更看重其產品本質。
![]()
幸運咖菜單
看看幸運咖的菜單,一目了然。
在不做折扣的情況下,其“椰椰拿鐵”僅為9元,果咖的價格區間為5-7元。即使無促銷活動,消費者仍能毫無負擔的購買飲品。在今天“實用主義”消費需求大背景下,這種快樂顯得更為樸實無華。
當大部分咖啡品牌對標“咖啡界的蜜雪冰城”時,幸運咖用實際行動證明,這一稱謂只屬于它。
從2021年開始,現調咖啡的價格持續下降,與大量品牌入局有關。只是“高質平價”作為戰略與戰術進行應用,其運營邏輯也有所區別。
僅作為戰術層面更適用于新品的推廣或小規模連鎖,更多依賴于產品創新度,以“稀缺性”和“優質店鋪位置”獲取成功。一旦上升至戰略層面,將涉及產品認知度、辨識度、接受度、標準化、原材料穩定性、建店成本等全局考量。
![]()
幸運咖商學
本質而言是消費洞察與供應鏈的雙向奔赴, 是“長期持續經營”的具體表現。
從2017年開出首店,美式咖啡8-10元,少量產品15元,再到今天全線產品10元以下,幸運咖的定價映射出的是現磨咖啡市場的成熟及競爭。而門店數即將達到萬店的現象,印證了最初“平價咖啡”的策略正確性。
但在咖啡市場已形成成熟格局,各“生態位”均有其代表性品牌,創新日新月異、銷售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幸運咖如何持續保持其集團近30年來建立起的供應鏈端優勢以及門店經營質量,更為值得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