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真寫生
![]()
師生在寫生課余主動撿拾垃圾
![]()
同學們撿拾垃圾
![]()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
一起動手包餃子
![]()
全體師生合影留念
為深化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改革,提升學生專業素養與人文情懷,10月20日至11月2日,鄭州市信息技術學校組織計算機平面設計和動漫與游戲制作專業140名學生,在10名專業教師帶領下,赴太行山大峽谷開展為期14天的戶外寫生實踐活動。同學們在“行走課堂”中,既提升專業素養,更將愛國情懷、勞動精神轉化為具體行動。
寫生過程中,帶隊教師并未局限于技法指導,而是結合眼前盛景引導學生思考:“祖國的大好河山不僅需要用畫筆記錄,更需要用行動守護。” 這一理念迅速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寫生期間,當同學們看到景區步道旁散落的塑料瓶、紙屑等垃圾時,學生干部主動提議組建“環保小分隊”,140名學生分成14組,手持垃圾袋分工清理,同學們做得非常認真。“以前在教室學‘愛護環境’總覺得抽象,這次我在寫生課余時間撿垃圾,看著畫紙上的美景和手里的垃圾袋,才真正懂了‘守護’不是口號。” 李緣奇深情滿滿地說。從專注創作的“小畫家”到主動奉獻的“環保小衛士”,身份轉變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勞動價值,也讓“愛國”從情感認同落到實處。
“戶外寫生并非傳統課堂的簡單遷移,而是集專業實踐、德育滲透、勞動體驗于一體的‘行走課堂’。” 此次帶隊的副校長張繼波表示,活動打破了空間界限,學生在自然中提升美術與信息技術融合應用能力,在勞動中厚植愛國情懷,正是學校“實踐+育人”特色模式的體現。據了解,本次活動共完成傳統寫生作品436幅,清理景區垃圾78公斤,分類可回收物23公斤。“孩子回家后不僅分享了寫生作品,還主動給家人講太行山的抗日故事,甚至用環保數據圖提醒我們做好垃圾分類,這種實踐比課本更有感染力。” 一位學生家長的反饋,道出了活動的育人實效。
后續,鄭州市信息技術學校將在校園舉辦“以筆繪山河,以行踐初心”主題作品展,同時把學生在太行山維護環境的活動編寫成校本德育課程案例,持續探索“信息技術+美育+德育”的融合育人路徑,助力學生成長為兼具專業能力與責任擔當的時代新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