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俄軍2019年公布該款導彈信息
烏克蘭外交部長西比哈10月31日證實,俄軍近期曾發射多枚9M729巡航導彈(北約代號SSC-8)攻擊烏國; 由于該彈可搭載傳統彈頭與核彈頭,且射程長達2500公里,凸顯俄國總統普京有意夸示核武打擊能力,恫嚇西方國家意味濃厚。
烏首度證實遭該導彈攻擊
俄羅斯獨立媒體《莫斯科時報》報道,西比哈在書面聲明中指出,證據顯示俄軍自8月以來,已對烏國發射至少23枚9M729巡航導彈,其中10月5日發射的1枚導彈,更在飛行超過1200公里后,落入烏國境內; 盡管此前烏國曾于2022年測得2次發射紀錄,但這項書面聲明,仍是烏國政府首度公開證實遭到該款先進導彈攻擊。
![]()
被視為美國2019年退出《中程飛彈條約》的元兇。 圖為其結構示意圖
報導指出,美國前總統里根與蘇聯前書記戈巴契夫,曾于1987年簽署《中程導彈條約》(INF Treaty),承諾對射程500到5500公里的核導彈與傳統導彈彈頭數目及研發計劃,進行管控與裁減; 但美國總統特朗普2017年首次上任后,數度指控俄國研發9M729違反條約,并于2019年8月宣布正式退出《中程導彈條約》,凸顯該型導彈構成嚴峻威脅; 如今俄國將其用于實戰,足以代表俄方對特朗普與各界停火呼聲的輕蔑與挑釁。
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則說,美國國防部已初步批準向烏國軍援戰斧巡航導彈構想,而評估報告也顯示軍援計劃不致影響美軍戰備庫存; 盡管該案后續須由特朗普正式拍板定案,但烏國此時公開指控9M729巡航導彈威脅,也被視為向美方傳達明確立場,尋求加強軍援力道,施壓俄國重返停火談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