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州龍門縣的群山環抱中,龍潭鎮宛如一顆被時光珍藏的明珠,靜靜訴說著山野的饋贈。這里,每一縷炊煙都裹挾著自然的芬芳,每一道美食都承載著土地的深情。從煙熏火燎中誕生的臘鴨,到清泉浸潤的竹筍,再到醇厚綿長的米酒,龍潭鎮的美食,是山與水的對話,是古與今的傳承,更是味蕾與心靈的深情邂逅。下面一起來看看惠州龍門龍潭鎮美食地理吧!
一、大坑臘鴨
大坑臘鴨是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龍潭鎮大坑村的特色農產品,以青頭土鴨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制作而成,具有肉質細嫩、香味濃郁的特點。選用飼養150天左右的青頭土鴨,通過20天以上的晾曬和風干制成,采用五谷雜糧喂養鴨子,確保肉質健康。產品暢銷本地及周邊地區,吸引大量客戶前來采購,年產值超50萬元,帶動村民增收。
大坑村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為鴨子的生長和臘鴨的制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里的臘鴨以其獨特的口感和品質,贏得了市場的廣泛好評。近年來,龍潭鎮大坑村聚力打造臘鴨“一村一品”產業,組織全村50多戶村民養鴨和制作臘鴨,并與村民簽訂購銷協議,提供養殖及臘鴨制作技術指導。與此同時,通過駐鎮幫扶隊伍多渠道拓寬銷售渠道,使得臘鴨產業得以迅速發展。
二、新寮竹筍
新寮竹筍是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龍潭鎮新寮村的特色農產品,以大頭竹竹筍為主,當地人稱為“西溪筍”。新寮竹筍主要種植大頭竹、筋竹、竻竹、苦竹、毛竹等品種,其中大頭竹竹筍(即“甜筍”)最為著名,因生長于西溪流域而得名。竹筍質地脆嫩、清甜,可鮮食或加工成筍干,廣泛應用于菜肴、煲湯等。合作社通過“村民+合作社+公司”模式拓展線上線下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
全村竹林面積達28萬畝,年產鮮筍約100萬斤,并通過合作社統一收購、加工、銷售。產品包括鮮筍和筍干,品牌為“新寮竹筍”。
據介紹,西溪筍不是在筍頭剛露出土面時就采收,而要在筍頭露出地面一定高度后,扒開粗大竹筍周圍的泥土,露出竹筍根部,再用刀切斷取出。新鮮的西溪筍含水量較高,為了便于運輸和貯存,村民要把它們制成筍干。在制作筍干的時候,首先需要將鮮嫩的大筍放進鍋里煮熟,再撈起晾干水,接著切片,最后將切好的筍片鋪在竹匾上暴曬,曬干后的筍片就呈金黃色了。
![]()
三、合頭蜂蜜
龍門合頭蜂蜜是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合頭村生產的蜂蜜,屬于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產品。色澤呈現純白色或淺琥珀色,質地粘稠。口感清香微甜,帶有龍眼、荔枝等蜜源植物的獨特風味。龍門養蜂歷史可追溯至宋代,清康熙年間已有蜂蜜記載。2000年,龍門的蜂群已經占廣東省養蜂總量的十分之一,故有“廣東10窩蜂,龍門占1窩”的說法。2019年更是獲評“中華蜜蜂之鄉”!
龍門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3.89%,蜜源植物種類多達160+種,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鴨腳木。鴨腳木是一種主要分布于嶺南地區的中藥藥材,鴨腳木蜜是龍門特色的蜂蜜,色澤為淺琥珀色,較易結晶,口感是甜中帶有一絲絲的堅果類苦味,這種中藥特色的蜂蜜讓龍門蜂蜜火爆東南亞!合頭村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蜜蜂養殖產業,形成涵蓋養殖、加工、農旅體驗的全產業鏈。
![]()
四、鐵崗米酒
龍門鐵崗米酒是以優質大米和當地山泉水為原料,采用傳統工藝釀制而成的米酒,具有300多年歷史。其特點是入口芳香、口感柔和,且飲用后不易上頭。鐵崗米酒沿用傳統方法釀造,以大米為原料,搭配當地山泉水,經過發酵、蒸餾等工序制成。這種工藝在當地已流傳300余年,目前仍被廣泛采用。該酒以“芳香”著稱,入口柔和且回味悠長,適量飲用不易引發頭暈等不良反應。目前鐵崗米酒已擴展至港澳地區及東南亞市場,成為當地特色出口產品之一。
![]()
龍潭鎮的美食,是山野饋贈的鮮活滋味,更是代代傳承的鄉土記憶。無論是煙熏臘鴨的咸香、竹筍的脆嫩,還是米餅的酥甜、米酒的醇厚,每一口都承載著龍門山水的靈秀與客家人的匠心。若您想深度體驗,不妨走進龍潭的農家小院,或趕一場山間集市,讓味蕾與自然對話,在煙火氣中感受嶺南山城的獨特魅力。小伙伴們,以上就是惠州龍門龍潭鎮美食地理的介紹,你喜歡吃哪一種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