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每年深秋時節,我都會去一次三陽觀。在三官殿前,擺一個小方桌,要一壺熱水,泡一杯自帶的女兒茶,伴著升騰的氤氳熱氣,看院內銀杏樹金黃的落葉隨風飛舞,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這一刻,茶香似乎也染上了秋意。
今天午后,走到普照寺前,看到停車場西側已經被隔離起來,聽旁邊的人說,里面正在建泰安博物館,封路,想去三陽觀要繞道觀光路。果不其然,去往東面觀光路的游人很多,想必都是去三陽觀看銀杏落葉的。
![]()
![]()
泰山觀光路,一條隱藏在泰山群峰山腰的水泥小路,始于泰山天外村大眾橋東首,止于黃山頭村西半山腰,與S103東岳勝境旅游公路在此交匯。一路遠山層疊,山谷空幽,五彩斑斕,走在小路上,人便成了畫中的一景。
一路上,游客們三三兩兩、成群結隊,有帶孩子年輕的父母,有退休的老夫婦,也有說說笑笑的青年男女。可能是周日的緣故,其中的大多數是駐泰高校的學生,讓整條山路都跳躍著青春的節奏,熱熱鬧鬧中,又透著自在的愜意。
![]()
![]()
約30分鐘后,來到去三陽觀的入口,因是免費景點,并不需要買門票,但現處在泰山防火期,護林員讓掃碼才能進入。沿著石階,一路上行,路上隨時能看到在路邊休息的游客,也有下山的游客從身邊匆匆而過。
半個小時后,來到三陽觀山門,但見系全石壘砌,古樸厚重,綠瓦飛檐點綴其間,“三陽觀”匾額古意盎然,石階上人影錯落,或駐足賞景,或輕聲交談。陽光透過枝葉灑下來,給它蒙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
![]()
![]()
院內中央,矗立著一株高大的銀杏樹,滿樹葉片盡染明黃,在藍天的映襯下愈發璀璨,似要把積攢了三季的明媚都傾瀉在枝頭。樹下,游人們紛紛拿起手機、相機,仰首定格滿樹金輝,可再好的鏡頭,又怎能裝下這個秋天獨有的浪漫?
登上北面的石階,但見三座大殿自西向東一字排開,西側真武殿內,供奉真武大帝,司空水土之官。中間是主殿,深凹于崖壁內,供奉著玉皇大帝,萬神世界的最高統治者。東側是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位神祇,執掌賜福、赦罪、解厄。有不少游客進去叩拜,寄托對生活的美好期許,也求得一份安心。
![]()
![]()
殿前小廣場上,坐滿了游客,有的打撲克,有的吃零食,也有的竊竊私語,暢快地交談著……,東面石基南側,也有一個小廣場,同樣座無虛席,不少游客鋪開野餐墊,擺上水果、糕點和飲品,邊吃邊聊。還有游客,要一壺熱水(10元),泡一杯清茶,獨自靜靜地品味。
主殿上面有一座石屋,名為混元閣,里面供奉著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尊神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從混元閣往后走,便能看到一段陡峭的 “天梯”,是通往天仙圣母大殿的必經之路。說是天梯,一點也不夸張,那 66 級石階幾乎是垂直向上,坡度得有 60 多度,每往上爬一步,心跳就加速幾分。
![]()
![]()
登上去,見大殿里,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的塑像端坐中央,慈眉善目,莊嚴神圣。匾額上“靈光普照”四個字,寓意神圣庇佑、恩澤廣布或心性光明普照萬物,可見碧霞元君的神通廣大。
逛累了,找一處角落,坐下來,在秋陽、茶香、古意與虔誠的交織中,感受著歲月靜好,“坐看云起時,談笑無還期”,深秋的三陽觀,原來藏著最治愈人心的松弛與和安然。
![]()
![]()
溫馨提示:游覽時間:早8點至下午5點,4點停止入園。
我是@泰山旅游那些事兒,喜歡這篇文章,就動動你發財的小手,加個關注點個贊,轉發出去留個言!期待分享你的建議和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