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海西州人民政府主辦的青海·海西生態旅游(廣州站)宣傳推介會在廣州市中華廣場拉開序幕。
![]()
![]()
深化海西州和廣州文旅合作
海西生態旅游宣傳推介會全面展現了海西州在生態保護、文旅融合與產業創新領域的實踐成果,開拓廣州市場,促進兩地旅游資源的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并進一步提升“大美青海?全景海西”的品牌影響力。
推介活動得到了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及廣州市旅行社協會的大力支持,廣州市120多家旅行社參加活動,并與海西州各文旅協會、旅行社及A級旅游景區在客源互送、產品開發、市場推廣等方面深度合作。
![]()
活動現場,海西州方面與廣州旅行社行業協會、旅行社等進行了意向合作簽約。廣州地區旅行社行業協會秘書長辜明德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將積極推動兩地旅游企業深化合作,共同開發特色旅游線路,攜手開拓客源市場,特別是在研學旅行、攝影采風、康養度假等新業態新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海西州:詩與遠方
![]()
![]()
![]()
![]()
推介環節,海西州文體旅游廣電局及格爾木市、德令哈市、茫崖市、都蘭縣、烏蘭縣、天峻縣及大柴旦行政委員會等地區通過系統介紹文旅資源和特色亮點,全方位呈現海西生態旅游的多元魅力,讓廣州市民和游客近距離感受海西州豐富的文旅資源。
![]()
蒙古族藏族舞蹈、馬頭琴演奏等特色文藝表演和多輪抽獎互動體驗,在活躍氛圍的同時加深了廣州市民對海西的印象。旅游商品展區的文創、非遺及農特產品展示、極具地方特色的文藝表演,既彰顯了海西文化底蘊,也展現了海西在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方面的活力。中華廣場的戶外場地上,“大美青海 全景海西”攝影展100多幅展示海西獨特生態旅游資源的攝影作品更是吸引了市民的眼球,壯美雄渾的水上雅丹、翡翠般碧綠的翡翠湖、水墨丹青的黑獨山等,使海西州從廣州市民心中的“詩與遠方”成為觸手可摸、可體驗的旅游目的地。
南都記者現場了解到,海西是全國唯一的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區域面積最大的民族自治州,處青海、甘肅、新疆、西藏交匯的中心地帶,曾是通往西域古絲綢之路南道;州域主體為“聚寶盆”之“柴達木盆地”。海西州文體旅游廣電局介紹,擁有豐富的文旅資源,尤其是眾多世界唯一且不可復制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是昆侖文化的發祥地,都蘭熱水墓群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大柴旦水上雅丹被譽為世界唯一;東半球國際優質天文觀測基地落戶茫崖冷湖;還有世界面積最大的內陸沉積鹽湖察爾汗鹽湖、被譽為“中國天空之鏡”的茶卡鹽湖、“地球最后一滴眼淚”的哈拉湖。因詩人海子一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而聞名的“金色世界”小城成了詩歌的一個文化地標,柴達木盆地也日益成為游客心中的“詩和遠方”,巴音河畔的“海子詩歌館”成了眾多喜歡遠方的游客的“精神家園”。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肖陽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