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F-22,那就是“成也美國,敗也美國”。
畢竟誰也不會想到F-22這么好的東西,在只造了8架原型機和187架量產機之后就不造了,更讓誰都沒想到的是2011年他們連F-22的生產線都給關了。
誰都不知道美國空軍是怎么想的,所以從2011年到現在的這14年里,大家都在猜,美國空軍為什么關閉F-22生產線,究竟是F-22性能太差 ,價格太貴,還是真像有些人說的那樣,美國空軍關閉F-22生產線就只是戰(zhàn)略失誤這么簡單,下面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第一、關閉F-22生產線并不是戰(zhàn)略失誤。
說實話 ,F-22和F-35完全是基于兩種生態(tài)位研發(fā)出來的戰(zhàn)機,自打F-35問世開始,誰都知道這家伙就不是一款純粹的空優(yōu)戰(zhàn)機,說好聽點是樣樣通選手,說不好聽就是萬金油,但是F-22不一樣,人家不僅是根正苗紅的全球首款空優(yōu)隱身戰(zhàn)機,他還是好多軍迷的夢中情機。
比如什么超音速巡航,超機動,超視距打擊這些能力都是當年F-22的獨門絕活,現在已經變成全球五代隱身戰(zhàn)機的門檻,所以直到現在,有的人還是想不通,美國空軍為什么非要關閉F-22的生產線?
其實 以往也有軍迷總結過原因,比如冷戰(zhàn)結束了啊,不需要大量的F -22了啊,F-22太貴了啊,以及美國空軍沒有對手了啊等等,但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卻很少被提到,這個原因就是F-22的賺錢能力遠不如F-35。
如圖,1988-2000年前后的美軍軍費明顯下降
![]()
首先得提到一個背景,早從80年代開始,美軍的軍費就在逐年下降,1985年還能占到GDP的6%,1992年就只剩下了4.7%,后面這兩年降的更狠,到了1994年就直接降到4%以下了,所以可以這么說,“錢不夠用”這四個字是真的伴隨了F -22的整個設計研發(fā)和制造過程,沒錢確實對F-22的發(fā)展造成了直接影響。
好巧不巧,在研制F-22的同時,F-35的研制工作也在推進,所以說其實F-22和F-35的研制工作在時間上是存在明顯重疊的。
美軍軍費下降直接導致F-22采購量銳減
![]()
F-22原型機是1990年首飛,2003年開始交付美國空軍,而F-35這個項目則是1996年正式啟動,2006年首飛。
雖然我之前提到過,自打研制開始,F-35就展現出了非凡的賺錢能力,英國、意大利、加拿大、荷蘭等近十個盟友提供了超過 40億美元的研發(fā)經費,但是,關鍵點來了,但是相比超過400億美元的總研發(fā)經費,這里面的大頭其實還是美國自己買單。
所以在當時美軍自己的軍費都在縮減的大環(huán)境下,尤其是2008年金融大戰(zhàn)之后,軍費緊張就更嚴峻了,所以在F22和F35二選一就成了美國空軍必須要做出的選擇。
其實這很好理解,在缺錢的背景下,在花錢的和能賺錢的之間選一個,肯定是選能賺錢的,這個選擇沒錯,再加上即便是到了2008年,F-22依然是全球唯一一款現役的空優(yōu)隱身戰(zhàn)機,性能足夠甚至還有點過剩,關閉F-22生產線就更加沒有心理負擔了,所以要說關閉F-22是美國空軍的戰(zhàn)略失誤,這個說法確實太假了。
![]()
第二、美國空軍是不可能建立全F-22機隊的。
其實從美國空軍裝備F-22開始,采購量就一路減少,先后整整調整了六次,采購量直接從最初的749架銳減到了現在的187架,因為F-22是空優(yōu)戰(zhàn)機,所以只能替換在美國空軍戰(zhàn)術飛機中占比只有百分之20的F-15,而剩下的百分之80,比如F-16、A-10都需要由F-35A來替換 ,這也就是導致F-35A在美國空軍的裝備量肯定會遠遠超過F-22的核心原因之一。
依據現有消息顯示,按照美國空軍的計劃,2025年他們將裝備522架F-35A,到2029年底還會把F-35A的機隊規(guī)模進一步擴充到664架。
即便是只談成本,像美國空軍這種大國空軍在發(fā)展五代機方面,也還是要走高低搭配這條路,所以光是從控制成本角度出發(fā),其實也基本得出結論,關閉F-22生產線并不是戰(zhàn)略失誤。
而且客觀來講,關閉F-22不僅不是戰(zhàn)略失誤,反倒還不失為高瞻遠矚,真要是等到大洋兩岸都有隱身戰(zhàn)斗機,真要是等到殲-20的參數公開,到最后被折騰的可不是洛馬和F-22,而是美國空軍自己。
![]()
因為全球首款五代半隱身戰(zhàn)機殲-20S已經展示了自己指揮無人機和殲-20的能力 ,反倒是在軍費的限制下,美軍是否會在發(fā)展NGAD,或者是所謂的F-47這些六代機和升級F-22之間選擇,其實還是有待觀察的。
原因很簡單,即便是美國空軍投入重金升級 F-22,比如升級Link-16數據鏈,實現與盟友和 F-35等空中戰(zhàn)術平臺的數據信息互通,即便是移植了F-35的APG-81雷達的部分技術,即便是涂刷F-35同款技術的隱身涂層 ,即便是裝備新型頭盔顯示器,以大幅提高F-22一直比較缺失的戰(zhàn)場態(tài)勢感知能力,F-22的升級上限也依然就是F-35,至少在航電方面是這樣。
其實早在2003年,美國空軍就已經和F-22的生產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討論關于F-22的升級工作,但是雙方整整談了十年,直到2013年才正式達成協(xié)議,按照計劃到2023年完成升級。
此外,在美國空軍2026年財年的預算申請文件中,美國空軍還計劃 投入 9034萬美元,用來提高F-22的生存能力,比如升級對抗系統(tǒng),以及類似F-35分布式孔徑系統(tǒng),也就是軍迷常說 的EODAS,但是直到現在,F-22的升級進度非常慢。
![]()
總結一下,其實F-22從采購量萎縮到關閉生產線,其實也經歷了很長時間,首先是美國空軍計劃采購749架F-22,然后是1991年減到了648架,1994年減到了442架 ,1997年減到了339架,2001年減到了295架,2003年又減到了276架,最后才是最終減到 了187架 ,然后關閉生產線,所以說,關閉F-22生產線是多個因素導致的必然結果,并不是什么戰(zhàn)略失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