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渡蘭君
來源:渡蘭(ID:dulantea)
都說,與人相處是一門藝術。
以什么姿態與人交往,把人分成了不同的層次。
東漢文學家班固曾說:人分三等,下等人裝聰明,中等人裝實在,上等人裝糊涂。
人活一世,并不是任何時候都巧勝于拙,很多時候,糊涂是一種質樸,一種智慧。
而往往,糊涂是最能打動人,最能過好人生的。
![]()
1
下等人裝聰明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聰明人,他們精打細算,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得利的機會。
他們愛把別人當傻子,最后作繭自縛,失了人心,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
曾在一個求職節目上看到這樣一幕:
一位求職者被問到過往有什么成就,他驕傲地說:
“我的學費非常高,不過可以通過招生減免,我累積完成了45人的業績。”
面試官又問:
“你把這么多家鄉的親戚朋友介紹到這個學校,請問這個學校的學歷證書是教育部認可的嗎?”
求職者說:“現在是不認可的。”
原來這位求職者所在的學校早已因違規招生進了黑名單。而他明知這一切,卻還是把親朋好友哄騙到學校來。
結果,面試官以他“業績成功,做人失敗”,拒絕了他。
有道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慧極必傷,做人太過聰明,眼光只盯在方寸之間,到頭來害了自己。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用小聰明得到的利益,只是一時的。
唯有腳踏實地,才能站得穩,走得遠,事事暢通。
![]()
2
中等人裝實在
有那么一種人,剛認識的時候,你覺得他們為人低調,與世無爭。
但幾番接觸下來,卻總覺得那看似老實人的形象背后,陰險毒辣。
在《紅樓夢》里,很多人都看到了王熙鳳的毒心腸,其實賈寶玉的母親王夫人也不遑多讓。
王夫人是個裝實在的高手。在人前,王夫人吃齋念佛,一方面表現得與世無爭,同時還頗有一副悲天憫人的菩薩心腸。
背地里,她一步步架空賈母的勢力,抬升自己的地位,再扶植親侄女王熙鳳做管家,幫助她掌握賈家的經濟大權。
為了保全自己,她逼自己的親信跳井,很多壞事,都是她借王熙鳳的手干的。
![]()
而最后,她的結局也十分悲慘。
裝實在和厚道不同,真正厚道的人,不屑于擺弄小心機,戴著面具做人,他們表里如一,真誠待人。
厚道不是外表,而是一種胸懷;善良不是傻氣,而是一種美德。
日久見人心,虛偽的人,也許能騙得了一時,但早晚會露出破綻。
路是人走出來的,情是心換回來的,誰都希望和厚道的人打交道。
無論是什么關系,都要用心,才能長久。
3
上等人裝糊涂
鄭板橋寫過這樣一行款跋:
“聰明難,糊涂難,聰明而轉入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后來福報也。”
世人爭相做聰明人,可總有那么一些人,不愿爭先恐后去上道,更不愿顯得太聰明。
他們,不是不聰明,而是難得糊涂。
杜月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
1910年,年僅23歲的杜月笙還是幫派老大黃金榮的手下。
黃光榮為了考驗杜月笙,賞了他三千塊大洋,他本以為杜月笙會去購房置業。
沒想到,杜月笙拿著這筆錢乘船過江,到了金橋下,全部散給了一幫闖江湖的兄弟:
“我杜某乃一凡夫,承某諸位相助,方有今日,錢雖不多,兄弟共享。”
黃金榮知道這件事后,非常震驚。
“小兒如此大志,恐十幾年后,上海灘只知有他,不知有我了。”
![]()
杜月笙的糊涂,是一種格局,也是一種處世智慧。
杜月笙一生仗義疏財,換得無數人前呼后擁,三教九流都有人脈,哪里都吃得開。
季羨林曾說:“人生在世,有時的確需要聰明,但更少不了糊涂。”
糊涂看似愚笨,卻是一種不計較的豁達,一種質樸,一種真誠。
所謂:半聾半啞半糊涂,半醉半醒半神仙。
人到了一定年紀,形形色色的人見多了,漸漸地悟透了一些東西。
明白錙銖必較只會給自己找不痛快,貪心不足終會反受其累。
糊涂難得,難得糊涂,少一些計較與貪心,多一些豁達與舍得,才是真本事,大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