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見習記者 楊紹杭
一張特殊的中國地圖上,密密麻麻地蓋滿了全國各地環保部門的印章,足足150余枚。這是柯志強歷時五年“綠色環保萬里行”留下的獨特印記。從2003年獨自踏上環保征程,到如今帶領從3歲到70歲的2.5萬名志愿者守護荊楚江湖,柯志強用22年時間,書寫了一段從獨行俠到帶領全齡參與的環保故事。
![]()
柯志強
150枚印章見證8萬多公里行程
在經營店鋪時,柯志強接觸了大量環境相關照片,那些美麗的風景與觸目驚心的污染畫面形成強烈對比。“我想知道真實的中國環境到底是什么樣子。”2003年,懷著這個樸素愿望,他開始了歷時五年的“綠色環保萬里行”。
一輛二手車、近百幅環保展板,伴他穿越戈壁荒漠,翻越雪域高原。8萬多公里行程,在西北黃土高原,他遇見拉水吃的孩子;在邊疆村莊,他與當地居民圍坐交談。每到一處,他都會在當地環保部門的地圖上留下一個印章,五年間累計150枚。與此同時,他在100多所學校展出環保圖片,讓10萬余人直面環境問題。
![]()
全國各地環保部門蓋章見證“綠色環保萬里行”的地圖
賣掉店鋪創辦環保組織
2008年,柯志強帶著這份蓋滿150枚印章的地圖以及沿途收集的環境資料,專程前往北京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回到武漢后,他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賣掉經營多年的店鋪,創辦“綠色江城”環保組織。“雖然店鋪對我很重要,但我還是想全身心地投入環保事業當中。”隨著第一個公益項目4萬元資金的獲批,“綠色江城”獲得了重要的資金支持。之后,他又將目光投向了城鄉環保資源的“斷層”,在武漢80所農民工子女學校和湖北“1+8”城市圈的40所鄉鎮學校開展“綠色吶喊”環境教育,展出他“綠色環保萬里行”沿途拍攝的環保圖片。
從3歲到70歲的2.5萬人環保隊伍
對環保十余年的執著堅守,為柯志強贏得了“全國最美生態環境志愿者”等眾多榮譽,并連續八屆當選“武漢環保大使”。然而在他看來,最大的榮譽是看到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環保行列。“參與咱們環保隊伍的人群,小到3歲,上到70歲,各行各業都有。”他自豪地說。2020年,柯志強協助組建武漢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總隊,并擔任總隊召集人。從最初的三五人到如今的2.5萬人,從3歲的稚齡孩童到70歲的古稀長者,柯志強打造了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全齡環保志愿隊伍。在他的感召下,跳廣場舞的社區阿姨組成“環保娘子軍”,向大家科普家庭廢水、生活垃圾去了哪里;漢正街的老板們在經商之余組建護湖隊,15年如一日守護月湖;高校學子通過“與綠同行”微公益環保創意大賽,將創意轉化為環保行動;親子家庭則在“湖泊清潔日”活動中,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我們要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參與環保的方式。”柯志強說。如今,他帶領的武漢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總隊已發展至130多支團隊,志愿者涵蓋各行各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環保志愿服務體系。這支隊伍的獨特之處在于,它讓環保不再是少數人的專業工作,而是成為全民參與的生活方式。
搭建網絡平臺讓更多人參與環保行動
在環保志愿行動中,柯志強看到了更深層的需求:“大家是很想參與環保行動中來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搭建這個平臺,讓他們能夠便利地參與。”由此,“江湖網·預警圖”水環境保護網絡平臺應運而生。
柯志強創新推出的“江湖網·預警圖”水環境保護網絡平臺,通過無人機全景航拍和微信小程序,市民可以隨時上報環境問題,職能部門精準處理。平臺運行以來,已接收預警信息632條,解決突出問題38個,讓湖泊河流的保護重任被普通市民看得見,也讓大家能參與得進來。
目前,“江湖網·預警圖”正逐步覆蓋湖北700多個湖泊,而柯志強的夢想始終未變:讓每個普通人都成為江河的守護者,讓千湖之省永葆碧水長流。從一個人到一座城,從150枚公章到2.5萬志愿者,這條環保之路正在越來越多人的腳下延伸。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