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焦作日報

![]()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本周末北方受冷空氣影響將出現明顯降溫, 東北、華北、黃淮等地氣溫下降4 ℃ ~6℃ ,局地降幅超8℃;南方則陰雨頻繁,氣溫持續偏低, 西南至江南多地最高氣溫將降至15℃左右 ,濕涼感突出。
氣溫驟降,容易讓血管“緊繃”,誘發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甚至 連眼睛也會“中風”。
最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各院區眼科急診接連接診了幾例“眼中風”患者。
“不痛不癢,完全沒任何征兆,突然就看不見了。”近日,浙江杭州41歲的劉先生(化名)吃完晚飯后看電視,右眼突然什么也看不見了,一家人連忙驅車趕到浙大一院。
完善相關檢查后,劉先生被診斷為“右眼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也就是俗稱的“眼中風”。考慮到劉先生從發病到確診不到2小時,眼科立即聯系神經內科,對其進行溶栓治療。經過積極治療,目前劉先生的右眼已從無光感恢復到基本能看清。
眼睛為何會“中風”
若不及時處理會有哪些嚴重后果
日常該如何預防
突發“眼中風”
低溫是誘因
浙大一院眼科主任醫師酈惠燕介紹,“眼中風”指的是視網膜中央動脈部分或全部堵塞,屬于一種眼科急癥。
視網膜是我們看清東西最重要的一個部位,上面遍布血管,一旦血管被堵塞,血液無法進入視網膜,就會突發視力下降或喪失,并且往往在休息后無法緩解,若不及時救治存在極高的失明風險。
醫生表示,在近期的患者中,有人是在早晨起床拉窗簾時突然發現一只眼“看不見了”,還有人是在外出散步后感覺眼前一黑。醫生分析, 氣溫驟降會引起血管收縮、血壓波動 ,加之 天氣寒冷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血液黏稠度升高 ,這些因素疊加,誘發了視網膜供血障礙。
該病多見于中老年人及“三高”人群(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患者),以及長期熬夜、吸煙、用眼過度人群。
而上述案例中的劉先生就是血脂偏高,這是影響血管健康的高危因素之一。
90分鐘“最佳救治期”
拖延或永久失明
如心梗、腦梗有“黃金救治時間”一樣,“眼中風”的救治時間極為有限。因為視網膜缺血缺氧超過90分鐘,就可能對視網膜的感光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所以,一旦發生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黃金救治時間只有90分鐘。而一旦拖延時間超過6小時,視力完全恢復的可能性就會大大縮減。
酈惠燕提到,很多人對“眼中風”的認知存在誤區,以為視力突然下降可能是“累著了”,休息一下就會好,導致錯過最佳救治時間。
哪些情況可能是“眼中風”,需要及時去醫院?
單眼突發的視力下降,視力即刻或幾分鐘內完全消失,只能看見手指數目或者光感。
視力出現短暫“黑蒙”(即暫時性的視力喪失,一般約1-2分鐘),數分鐘后可緩解。但反復發作數次后,患者會突然視力嚴重下降。
出現以上情況,即使視物模糊的癥狀暫時緩 解, 也不可猶豫,應立即前往醫院。
氣溫驟降
如何預防“眼中風”
?作好保暖防寒
氣溫下降時要注意頭頸部防寒,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慢性基礎疾病患者。寒冷環境會導致血管收縮異常,從頸動脈到眼底微血管的阻塞都可能引起眼部癥狀。
?控制基礎疾病
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癥是“眼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保持血壓、血糖、血脂平穩,有助于減輕血管負擔,預防栓塞。
?調整生活方式
參加適度的體育鍛煉,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
不要久蹲、久坐、久臥,多起身活動,以防血流滯緩而引發血管阻塞。
控制體重、調整飲食結構、戒煙限酒等。
避免用眼過度,不要熬夜。
?保持樂觀情緒
保持心態平和,防止因情緒激動而致血管突發痙攣,引起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低溫會對人體血管造成影響
若突然出現視力嚴重下降
應警惕“眼中風”
把握90分鐘黃金救治期
及時去醫院就診
切莫延誤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
部分內容和圖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原創文章版權屬《焦作日報》(微信號: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版權所有:焦作日報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41120180013
![]()
總值班:呂正軍 統 籌:王 鵬 梁易凝
責 編:聶 楠 審 核:趙曉曉
編 輯:賈天罡 校 對:黃小霞
本報全媒體常年法律顧問:律師呂曉燕 律師朱建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