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大叔在去年被查出罹患高血壓,之后一直服藥控制病情,醫生叮囑他日常飲食要注意減鹽。但吳大叔平常最喜歡吃飯配咸魚、咸菜,根本戒不了,一頓飯不來點都覺得嘴里沒味兒。
前陣子他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個研究,研究指出針對181國的研究發現,吃得越咸,壽命越長。自那之后,他就開始“放飛自我”了,幾乎頓頓都配咸魚、咸菜。
女兒回家后趕緊制止了他,但他根本不聽,還拿出了研究給她看。這讓女兒一時間也迷糊了,都說吃得太咸對身體不好,那這個研究又是怎么回事?
![]()
181國研究:
吃的越咸,壽命或越長,可信嗎??
有研究稱,鈉攝入量與預期壽命呈正相關關系,且與世界范圍內、高收入國家的全因死亡率成反比。
研究人員對全球181個國家的鈉消耗量、2010年出生人群的預期壽命、60歲時的健康預期壽命以及全因死亡率等結果進行了分析統計。
結果發現,哈薩克斯坦是所有國家里鈉消耗量最多的,每日攝入量為5.98g,肯尼亞攝入量最低,每日僅有1.48g;新加坡人群出生時的預期壽命最長,達到了74.8歲,中非共和國僅有42.7歲;60歲時健康預期壽命最長的為日本,達到了20.3歲,最低的為塞拉利昂的9.8歲。
![]()
全球中鈉攝入量的五分位數分布(克/天)
進一步分析發現,每日鈉攝入量平均增加1g(約2.5g食鹽),出生時預期壽命可能會延長2.6歲、60歲時的健康預期壽命可延長0.3歲。但如果鈉攝入量在4~5g/天時,相關性則不明顯。
那這是不是說明吃鹽越多身體越好?
答案是否定的。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僅僅只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可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很多,食鹽攝入只是其中的一個影響因素。
該研究更多是起到提醒作用,血壓正常的人沒必要過分控制自己的鹽分攝入。但我國本身就是高血壓大國,且國民普遍存在鈉攝入過量的問題,限鹽還是有必要的。
1100萬人死于吃錯飯,飲食決定壽命??
《柳葉刀》于2021年發布了一項涉及全球195個國家的大規模研究顯示,2017年全球范圍內約有1/5的死亡與不良飲食相關,換算一下約有1100萬人次,我國因飲食不良而造成的死亡人數占世界首位。
在所有不良的飲食習慣中,最致命的健康殺手為吃錯了鈉(鹽)、雜糧和水果,這顯然顛覆了過往認知中的攝入過量糖、油。而在我國,飲食問題最為嚴重,因飲食不良而造成了57.99%的心血管死亡、15.32%的癌癥死亡。
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食鹽攝入>8g,相較于研究報告中推薦的3g高出了許多;而全谷物的攝入量僅有30g左右,與研究報告內提倡的125g也存在較大差距;我國群眾的水果攝入量為80g,而報告內推薦攝入的量為250g。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與我國地大物博、飲食文化豐富相關。
國人對于味蕾上更多會追求咸香刺激,這直接導致了國人鹽攝入超標。且現在很多人對碳水化合物避之不及,忽略了膳食平衡,以至于讓群眾的飲食問題嚴重。
飲食上堅持3個原則,或可吃出健康和長壽?
一項研究分別對1.3萬余名中老年人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保持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模式,對老年人長壽有積極作用。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研究員唐芹指出,具體的飲食原則有三個:
食物多樣化
每日要攝入>12種的食物,每周攝入>25種的食物,這樣做可以保證身體攝入多樣化的營養。攝入的食物應保證有4大類,主食、蛋白質、蔬菜、水果。
吃動平衡
在熱量攝入和消耗上要保持基礎平衡,不要讓身體肥胖,也不要過瘦,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建議日常可適當進行運動,幫助消耗多余的熱量。
規律進食
日常的一日三餐要保持有規律性,這樣做可以減輕胃腸道負擔,讓身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變好。建議每餐飯進食的時間保持在15~20分鐘,盡量細嚼慢咽。
飲食對于健康而言十分重要,想要保持身體健康,要學會上述的健康飲食習慣哦!
版權聲明:
本文來自健康成都官微,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評論自動精選,留言請注意法律法規。歡迎轉發分享,轉載改編請標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