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我是一名記者,還是中國最頂尖的一家媒體的調查記者,雖然我在那兒只混了一年半沒混出啥名堂就離開了,但我還是以曾服務于此感到自豪。
當時,領導告訴我時任文化部副部長(正部級)的于幼軍出事了,讓我去他起家的廣州和深圳調查一下,爭取出篇稿子。
我早年初做記者時第一份工作是在南方報業,當時于幼軍還是廣東省委宣傳部長,他的官聲不錯,也正在他主初廣東意識形態領域時,廣州成為中國報業的中心,三大報業集團不僅有名也有利。
1998年金融危機,廣州許多地沒人買,不得不動員現金流最充沛的三大報業去買地,幾大集團的領導抱著被逼良為娼的心理買了些地,誰曾想十幾年后,媒體做不下去了,大家竟然要靠當年這些地帶來的收益養活自己。
這是題外話。
于幼軍最大的功績是頂住了中央的壓力,與謝非等老同志保住了南方周末,當時南方周末是京城左派的眼中釘,幾次要關掉,當然現在不用關,和人一樣,胖了嘻哈,陽萎顧家,也很顧家了。
再后來,于幼軍去深圳當了市長,當時有個深漂民間意見領袖叫咼中校,寫了一篇《深圳,你被誰拋棄》,于幼軍當時請了他與其它幾個民間人士坐談,成為一時熱點。
不過幾年后,于幼軍走了,咼中校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抓了。
![]()
于幼軍左邊是咼中校
我又扯遠了,
一般而言,官員落馬最好了解內情的方式就是去他當年工作過的地方找當年他得罪過的人,或許能有收獲。
我確實在兩個月里找了幾十個與于幼軍在不同階段有過交集的人,但沒法寫稿,都是說他好話的,我總不能在一個官員落馬時替他鳴冤吧。
最夸張的是廣東魯迅學會的幾個老頭很激動說要去北京為于幼軍站臺。
于幼軍起家是因為對魯迅的研究,當年他還是一個工廠里的青工時,因為寫了幾篇研究魯迅的論文而被發掘,漸漸從一個普通政工干部成為了主管一省意識形態的大佬。
![]()
和遍布廣東政壇的南下干部弟子一樣,于幼軍也是南下干部的后代,但并非傳說中的那么神,他的才華確實來自自身。
后來,我多少算是摸了點于幼軍的事發原因,一句話就是一個他不應該得罪的人請他辦事,他從湖南到山西都堅持不辦,于是大家反目成仇,被舉報以權謀私,但都是莫須有的事情,寫不了稿。
于幼軍也是神人,被閑置期間,每天準時帶水和面包去圖書館寫作,歷時三年,與另一個傳媒大佬原廣州日報主編黎元江(這也是神人,在監獄期間拿下了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學位)合著了三大卷數百萬字的《社會主義五百年》。
插幾句閑話,廣州媒體辦的最好并不是什么南方報業,廣州報業,而是一張內刊,名字叫《番禺監獄報》,廣東被抓的頂尖媒體人從廣州日報領頭羊黎元江到南方都市報創始人喻華峰,都在這兒當過編輯,業余辦的《番禺監獄報》質量一直在司法系統里評價最高。
![]()
喻華峰也是一個神人,他和黎元江一樣也是人大新聞系畢業,但他沒做內容一直負責經營,南方都市報初創時老發不出工資,他自己竟然偷偷墊了近一百萬。
據我一個朋友說,喻華峰快出監獄時,他們裝成家屬探視,希望獵頭請喻華峰出來后出任他們家的總經理,但喻華峰不好意思的說,一個全球知名的投行前不久也借與他妻子探視時已經來挖過他了。
喻華峰后來還是自己創業了,他做的生鮮電商品牌你可能聽過,叫本來生活。
人非圣賢,不要用過高的道德去苛求,只要他于官于己,問心無愧,就行了。
祝已經成為教書匠的于幼軍老師,好好休養,繼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