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剛到土耳其,三架戰機就搶先落地,緊接著一筆80億英鎊的大單敲定——這波操作看似是英土合作的高光時刻,卻把土耳其自己吹了好幾年的“國之重器”按在地上摩擦,尷尬到了極點。
這事得從最近斯塔默訪土耳其說起。這位英國首相一到安卡拉,就搞出了個大新聞:兩國正式簽了協議,土耳其要花80億英鎊買20架歐洲“臺風”戰斗機。對英國來說,這可是近二十年最大的戰機出口訂單,不光能保住國內兩萬多個工作崗位,還能在歐洲防務圈刷一波存在感,簡直笑開了花。
![]()
但懂行的人一看就懵了:土耳其不是一直在造自己的五代機“可汗”嗎?甚至在斯塔默到訪前,土耳其官員還特意拉著英國首相團隊,興致勃勃地介紹“可汗”戰機的研發進展,把它吹成“國防自主的未來”“國家驕傲”。結果轉頭就砸80億買了歐洲的四代半戰機,這翻臉速度比翻書還快。
更諷刺的是簽約前的一個細節:土耳其官員正在會議室里對著“可汗”的模型唾沫橫飛地畫大餅呢,窗外突然傳來轟鳴聲——三架英國皇家空軍的“臺風”戰機直接降落在附近機場。一邊是還停留在模型階段、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用上的國產五代機,一邊是馬上就能提的現成貨,這場景跟公開處刑沒啥區別。
官方當然得找補幾句,說買“臺風”是為了給“可汗”當“過渡橋梁”。意思就是,自家五代機還沒形成戰斗力,老的F-16又快退役了,隔壁希臘的空中壓力又越來越大,先買批“臺風”頂一下,等“可汗”成熟了再換。這話聽著挺合理,但根本經不起細琢磨。
![]()
說白了,就是土耳其自己都對“可汗”沒信心。雖然土耳其官員嘴硬說2028年就能實現關鍵里程碑,但外界都看得明明白白,這戰機真要形成規模戰斗力,至少得等到2030年代后期。可國防這事兒能等嗎?敵人可不會等你研發完再動手。土耳其心里門兒清,不敢把整個國家的空防都押在一個沒經過考驗的“半成品”上。
更扎心的是價格——“臺風”單價高達4億英鎊,比美國的F-35還貴。放著自家五代機不優先投入,反而花大價錢買別人的四代半戰機當“過渡”,這行為本身就把態度擺得清清楚楚:比起自家“孩子”,還是別人家的成熟產品更靠譜。
![]()
更神奇的是,就在土耳其自己都對“可汗”沒底的時候,這款戰機居然還賣出了出口訂單——印尼早就和土耳其簽了協議,要引進“可汗”戰機。一邊是自己不敢用,轉頭就花高價買別人的,另一邊卻能把同款戰機賣給其他國家,這波“外銷內行、內用外行”的操作,著實讓人看不懂。
要知道,“可汗”戰機對土耳其來說可不是個普通武器項目。這些年土耳其砸了多少真金白銀,就是想靠它擺脫對外國武器的依賴,躋身能自主造五代機的“頂級俱樂部”,這可是埃爾多安政府反復強調的“民族尊嚴”。結果倒好,關鍵時刻掏出80億給歐洲,這不就是公開說“自家驕傲不如別人成熟”嗎?
![]()
平心而論,20架“臺風”確實能讓土耳其空軍短期內硬氣不少,跟北約盟友的關系也能更鐵。但從民族情感和國防自主的角度看,這波操作把“可汗”架在了火上烤。那些熬夜研發的工程師、喊著“支持國產”的民眾,看著窗外呼嘯的“臺風”,心里能好受嗎?自家旗艦項目被政府用真金白銀貼上“未成熟”的標簽,這侮辱性可比輸一場仗還強。
現在所有人都在看“可汗”的后續:是能知恥后勇,加快進度打個漂亮的翻身仗?還是會在“臺風”的陰影里,慢慢被質疑聲淹沒?畢竟國防自主從來不是喊口號,光有驕傲可不夠,得拿出真東西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